病毒血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病毒血症(英语:viremia)是病毒粒子(virion)出现在循环血液中的现象,病毒可由此进入身体其它部分[1][2],常以全身不适、畏寒、发热、背部及四肢疼痛为特征。病毒血症与菌血症相似,后者指细菌侵入血液[2]

阶段

初期病毒血症指的是病毒从最初感染点开始在血液中的扩散,一般持续4-5天;二期病毒血症指的是病毒通过血液系统感染了其它组织,此期间病毒(在新感染细胞内)已经进行了病毒复制英语Viral replication并再次进入血液循环[3]。通常情况下,二期病毒血症会有更大量的病毒排出英语Viral shedding病毒载量,这是因为病毒利用血液系统能找到自然宿主细胞,从而进行更高效地复制(相比在最初感染点)[4]

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狂犬病病毒,该病毒在最初感染点(如动物咬伤的肌肉处)可进行简短的复制,并引发初期病毒血症,此后病毒会散播到中枢神经系统、引发二期病毒血症,而患者也开始出现狂犬病症状[5]。当到了二期病毒血症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已经无效,病毒侵入大脑已无法被阻止[6]。因此,接种疫苗必须在二期病毒血症之前。

机制

主动型病毒血症是由于病毒的主动复制而导致病毒进入血液,典型的例子包括麻疹病毒[7]。而被动型病毒血症则无需病毒主动复制,典型例子包括蚊虫叮咬、输血、物理伤害等导致病毒直接进入血液[8]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