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洋葱
石蒜科葱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洋葱(学名:Allium cepa),又称圆葱、葱头、洋蒜,波斯语及新疆地区维吾尔语称 پىياز Piyaz(皮芽子),是一种常见的石蒜科葱属植物。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此条目在对应语言版为高品质条目。 (2015年4月16日) |
洋葱在全世界广泛栽培,主要用途为食用,既可生食也可烹熟后食用,还可腌渍或制成调味品,多搭配咸味菜肴。生洋葱气味较为辛辣刺鼻,可能会刺激眼睛。
Remove ads
形态
两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根弦线状。叶中空,浓绿色圆筒形中空,表面有蜡质;叶鞘肥厚呈鳞片状,密集于短缩茎的周围,形成鳞茎(俗称葱头),鳞叶呈白、黄或紫色,最外层一般干质、薄脆;伞状花序,白色小花;果实类型为蒴果。
历史
古籍中从西亚到东亚都有发现洋葱的记载,但洋葱的精确起源地还未能确定,有伊朗说、西印度次大陆说及中亚说等。现有很多不同的品种,已经用于世界各地的食物。
在公元前一千年的古埃及石刻中就有收获洋葱的图画,之后传到地中海区。西汉时,张骞通西域,从西域带回许多物种。当时在西域已经有种植洋葱的记录。
地理大发现之后,由欧洲向世界传播。16世纪,传入北美洲。17世纪传到日本。18世纪时,《岭南杂记》记载洋葱由欧洲白人传入澳门,在广东一带栽种。
台湾的洋葱可能在明末由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引入但未曾推广,日治时期曾试种洋葱,但未能成功[1]。根据台湾屏东县车城乡公所的资料,1912年一位在淡水任教的日本小学老师,首次把洋葱由日本引进台湾。台湾总督府农业试验所自1918年起,在台湾各地试验栽植洋葱,但是成效不佳。
二战结束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后,台湾省农业试验所在省农林厅和农复会的赞助下,继续引进各品种洋葱,在台湾各地试种。在台湾南部云林县、嘉义县、台南市、屏东县一带种植成功,现在屏东的恒春、枫港、车城等地成为台湾最大洋葱产地。
Remove ads
用途
洋葱的主要食用部位是鳞叶,主要作调味用。洋葱含有大蒜素,有很强烈的刺激味道。切洋葱时,这种味道会刺激人的眼睛和鼻子,使之流泪[2]。虽然生的时候味道辛辣,但是烹饪之后不会太刺激,且相反会带来甜味。煮得越熟的洋葱,甜度越高,这是因为洋葱中的碳水分合物每100克有9克,相对比其他蔬菜高,而且含水量高,有利在高温翻炒时,循序渐进地进行梅纳反应,当炒至如法式洋葱汤般黄褐色时,甜度会达至最高。熟练的厨师可以透过控制洋葱的生熟程度,来决定洋葱在菜式中带来的效果。洋葱有净化血液的功效,其中的二烯丙基二硫是刺鼻气味的主要成分,能够预防血液凝固、有效清血,并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其中,辛辣味轻的白色和黄色洋葱适合生吃,而辛辣味重的紫洋葱适合作为调味料来进行烹饪。

另外,洋葱头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水溶性维生素以及钙铁等矿物质之外,还含有部分植物活性营养物质,对糖尿病、骨质疏松、肥胖症等具有改善作用[3]。
洋葱也在生物实验课或生物课本中出现,因为洋葱获取方便,其细胞较大,易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且不具有叶绿体,常用于教学,和一般植物的叶细胞当做比较。
营养价值
![]() |
- 因为洋葱鳞茎和叶子含有一种称为硫化丙烯(二烯丙基二硫)的油脂性挥发物,具有辛简辣味,这种物质能抗寒,抵御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 洋葱营养丰富,且气味辛辣。能刺激胃、肠及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且洋葱脂肪含量极低,其精油中含有可降低胆固醇的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积内停等症;
- 洋葱是目前所知唯一含前列腺素A的。前列腺素A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因而会产生降血压、能减少外周血管和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预防血栓形成作用。对抗人体内儿茶酚胺等升压物质的作用,又能促进钠盐的排泄,从而使血压下降,经常食用对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病人都有保健作用;
- 洋葱有一定的提神作用,它能帮助细胞更好地利用葡萄糖,同时降低血糖,供给脑细胞热能,是糖尿病、神志萎顿患者的食疗佳蔬;
- 洋葱中含有一种名炎“栎皮黄素”9的物质,这是目前所知最有效的天然抗癌物质之一,它能阻止体内的生物化学机制出现变异,控制癌细胞的生长,从而具有防癌抗癌作用;
- 洋葱所含的微量元素硒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能消除体内的自由基,增强细胞的活力和代谢能力,具有防癌抗衰老的功效;
- 洋葱中还含有一定的钙质,近年来,瑞士科学家发现常吃洋葱能提高骨密度,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
- 洋葱中含有植物杀菌素如大蒜素等,因而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嚼生洋葱可以预防感冒。
Remove ads
宠物禁忌食材
栽培
洋葱最宜种植于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沙壤土因含硫量低而非常适合,而黏土通常含硫量较高,容易长出辛辣味浓的鳞茎。洋葱对土壤中的养分需求较高。磷在大部分农业用土中通常含量充足,但低温环境会让植株对磷的吸收变差,因此有时需在种植前施水溶性磷肥[5]。氮肥和钾肥可以在生长季节定期施用,氮肥的施用应在收获前至少四周停止。 [6]
洋葱的鳞茎发育对每天的日照时长十分敏感;只有当日照时间超过某个最低阈值时,鳞茎才会开始形成、生长。大多数欧洲传统栽培的洋葱多属于“长日照”品种,只有每天日照达到14小时或更久后才会结出鳞茎。南欧和北非品种通常被称为“中日照”类型,只需12-13小时的日照即可刺激球茎形成。近代培育出的一种“短日照”洋葱,只需要11到12小时的日照就能刺激鳞茎形成,在冬季较温和的地区的秋季种下,早春既可形成鳞茎。[7]洋葱喜较凉爽的气候[8],高温或其他胁迫会导致它们“抽薹”,即容易过早生长花茎,影响鳞茎品质。 [9]
洋葱可以由种子或以形成的较小鳞茎(称“小种球”)培育。洋葱种子寿命较短,新鲜种子播种在浅行或“条播”中会更容易发芽,每个条播的间距宜为30到45厘米。[10][11]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一些品种可以在夏末和秋季播种,在地里越冬,并在第二年产出早熟作物。[12]
在洋葱生长季节的日常养护中,需要保持田垄行间无杂草竞争,尤其是在植株尚幼小时。洋葱的根系较浅,一旦成活便对水分需求不高。鳞茎的膨大通常发生在12到18周后。若需储存鳞茎较长时间,应在叶片自然枯萎后再采收。在干燥天气下,鳞茎可在土壤表面晾晒几天,然后装入网袋中、编成串,或平铺在浅箱中分层储存,并置于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腐烂。[12]
-
用于结种的待植洋葱球茎
-
规模化洋葱种植
Remove ads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