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卢伟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卢伟力(1958年),香港戏剧学者及评论家、舞台剧导演及编剧、作家,曾长期任教于香港浸会大学,退休后在该校电影学院保留荣誉驻院作家名衔。2000年代曾主持香港电台电视部的时事讽刺性节目《头条新闻》。2014-2022年间担任香港艺术发展局辖下艺术评论组主席。

事实速览 卢伟力 副教授, 出生 ...

生平

卢伟力祖籍广东珠海,1958年生于香港[2]。中学时期(1970年代初)就读皇仁书院,当时已活跃于学界话剧圈子,主要受写实主义影响[3]。大专时期就读于香港浸会学院传理系,卢伟力自言系主任林年同对其影响至深[4],受林氏启发开始涉猎各种艺术流派,对布莱希特史诗剧理论尤具兴趣[3];在学期间曾任该校剧社主席、学联剧组干事,导演过一些大型剧目[3];1982年在该校毕业[2]。后继续活跃于舞台剧界,主要担任导演,亦偶有幕前演出,也是第四线剧社的创团成员(约成立于1985年)[3][5]:87

1984-86年间任职于香港电台,曾任《空中剧院》系列编导[3],亦曾任职电视台编导及杂志编辑[2]。1987-89年赴美国深造,在纽约新社会研究学院英语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修毕媒介学硕士[2][3]。1991-92年在母校香港浸会学院传理系担任讲师[2][1],1994年在纽约市立大学获得戏剧博士学位[3]

1994年返回香港后仍有执导舞台剧[6],在中英剧团香港影视剧团、第四线剧社、致群剧社等剧团担任客席导演[3][1]。教育方面,1994-97年间曾于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浸会学院升格后)、香港演艺学院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等校担任兼职讲师、客座讲师[1]。1997年起返回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担任助理教授,2005年晋升为副教授(电影电视系升格为电影学院后隶属该院),至2019年退休[1][4][注 1]。任教二十余年,讲授范畴包括中国电影史及美学、剧本创作、影视导演学[6]。退休后仍在电影学院[注 2]保留荣誉驻院作家名衔[6][1]

卢伟力是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英语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re Critics(香港分会)会员,常在报刊发表演艺评论,亦有在《香港文学》、《素叶文学》等刊物发表剧本、小说、诗歌创作。[2]

2000年初,卢伟力开始与舞台剧导演古天农香港电台电视部的时事讽刺性节目《头条新闻》担任主持,在节目中开创了剧场形式,两人戏仿了《如来神掌》、《黄飞鸿》、《上海滩》、《智取威虎山》等众多经典影视作品,从中讽刺时弊;卢伟力在参考英国讽刺剧《Yes Minister》的常设环节“今日搞边科”中,长期演出卢科长一角[8][9]。亦曾担任香港电台广播节目《讲东讲西》[10]、《演艺风流》[11]的主持。

卢伟力亦是新域剧团(1993年成立)及香港戏剧工程(2008年成立)的创团成员,2022年他接替蔡锡昌成为两剧团的艺术总监。[12]

卢伟力是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会会员,2000年代曾任该会艺术部主任。[13]

Remove ads

公职

卢伟力在2013年首次竞逐香港艺术发展局辖下艺术评论组的主席一职[14](兼在该局大会担任代表艺术评论范畴的民选委员[注 3]),并成功当选(任期为2014-16年)[16][17],随后于2017-19年[18][19]、2020-22年[20][21][22]两届均连任该些职位。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准备订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简称港区国安法),香港艺术发展局该届大会合共10名民选委员中,有9人均参与了艺术文化业界反对订立港区国安法的联署,卢伟力是其中之一,他亦是同年国安法生效后仍选择继续留任的4名民选委员之一,但不再竞逐下届连任。[23][15][24]

卢伟力亦曾在2017-22年间担任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辖下的电影检查审核委员会成员。[25][26][7]

舞台剧编导

学联剧组时期曾执导迪伦马特的《物理学家英语The Physicists》(1982年)及《专诚拜访英语The Visit (play)》(1983年)等剧目,又曾率团往广州作交流演出,执导布莱希特的《常规与例外英语The Exception and the Rule》(1980年)、阿尔比的《美国之梦英语The American Dream (play)》(1981年)。[3]

美国留学时期曾在纽约的华语剧团四海剧社担任导演,执导布莱希特的《高加索灰栏记》(1989年)、创作剧《勿街乜号》(1993年)等剧目[27]

1994年返回香港后数年间执导了《艾滋骚》、《当Dum一好人》、《上海屋檐下》、《万福一千年》、《日出》、《起航!讨海号》、《沙胆大娘 vs 沙胆大娘》、《爱情你我他》、《我系香港人II》等剧目[3]。后期执导作品有《马桶》(2012年)[28]、《听心的孩子—小奇的故事》(2023年)[29]等。

卢伟力早年创作的舞台剧本被收录于一些书籍,如收录他与达端、王卿的散文及剧本作品的《结集》(1993年)[2]、收录他1987-1995年间剧作的《出走戏游:卢伟力剧作初集》(2008年)[27](详见著作一章)。后期编剧作品有《布莱希特.周恩来.二三事》(2019年)[30]等。

自编自导作品有《香港电影第一Take——黎民伟.开麦拉!》(2003年,与一休合编)[31]、《曹禺—— 一个世纪的声音》(2010年)[32]、舞剧《生死萧红》(2013年)[33]丰子恺传记剧《丰子恺》(2023年)[34]等。

幕前演出

舞台剧

更多信息 年份, 剧团 ...

电视主持

著作

更多信息 出版年份, 书名 ...
Remove ads

奖项及提名

更多信息 年份, 颁奖礼 ...

个人生活

2004年10月,卢伟力与前影视演员黄曼凝结婚[注 4]。据两人透露,当时他们已相识八年,但直至半年前卢伟力一场大病,黄曼凝前往探望后才开始交往,卢伟力在同年7月父亲的生日会上求婚成功。[62][63]

备注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