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看守人级设标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看守人级设标船是一款服役于美国海岸警卫队的设标船,主要任务为维护沿岸的浮标与陆基标志,并同时执行海洋环境保护、搜救行动、执法任务以及轻度破冰作业。
相较于另一款同时服役于海岸警卫队的杜松子级,看守人级负责执行近海沿岸作业,而杜松子级则负责远至大西洋的远洋海洋作业,河岸作业则由内河设标船负责。
Remove ads
发展
由于美国海岸警卫队的设标船团在1990年代时已经面临老化的困境,甚至有部分船只从二战服役至今,[1]因此海岸警卫队的时任上层机关美国运输部[a]开始寻找解决方案,[2]并依照行政管理和预算局的第A-109号通告决定整体合约流程。[3]
随后该计划由交通系统采购与审查委员会(英语:Transportation Systems Acquisition and Review Council)进行审查,并于1992年3月25日获得批准。国会在1993财年预算中拨款2300万美元,作为第一阶段的采购经费。[4]1992年7月1日,海岸警卫队向造船业者发出提案请求(Request for Proposals, RFP)。1993年3月12日,完成技术与成本评估。1993年5月17日,完成最终合约谈判。1993年6月1日,美国海岸巡防队司令发布了一份名为《WLM(R) 要求通告》(WLM(R) Circular of Requirements)的文件,规定了舰艇设计的主要规格。[5]最终于1993年6月22日授予马里内特海洋公司合约。[6][7]此采购过程的一些方面后来受到了美国政府问责署的批评。[8]
该合约为固定价格合约,涵盖详细设计与首艘舰艇——艾达·刘易斯号的建造,固定成本为2200万美元,另附加各种绩效奖励机制,并包含额外13艘舰艇、备件与训练的选购条款。若海岸警卫队行使所有选购权,整体合约价值将达2.91亿美元。[9][10]海岸警卫队于1996年2月7日行使3艘追加舰艇的选购权,[11]于1997年2月行使6艘追加舰艇的选购权,[12]并于1997年9月行使最后 4 艘的选购权。[13]
在授予合约的同时,海岸警卫队宣布计划新款的14艘看守人级设标船取代老旧的白级及红级设标船,并将会节省大笔的维护预算。[7][14]同时因为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所需要的船员也减少为18名。[15]
在更换近海设标船的同时,海岸警卫队也将老旧的远洋设标船变更为杜松子级,因此两款船采用诸多相似的技术,例如Z型推进系统。为此,海岸警卫队在马里内特造船厂设立了一个由60人组成的专案驻地办公室,以同时监督并协助这两项的造舰计划。[16][17]
Remove ads

看守人级共14艘,并且皆由位于威斯康辛州马里内特的马里内特海洋公司建造。船体采用焊接钢板制成,与传统的龙骨起造方式不同,马里内特海洋公司采用了模组化建造方法。舰艇的 8 个大型模组先分别建造,然后再进行焊接组装。[18]
发动机则采用两具开拓重工3508 DITA(直喷、涡轮增压、后冷式)8缸柴油引擎,每具输出1,000匹马力(750千瓦特),驱动两具乌斯坦Z 型推进器。看守人级是美国海岸警卫队首批配备Z型推进器的巡逻舰,提升其在冰面等狭窄海域的机动性。Z型推进器配备四叶螺旋桨,直径为57.1英寸(145厘米) ,并设有导管螺旋桨。
Z型推进器可在舵模式下运作,即两个推进器朝同一方向转动以操控船只,或在Z-conn模式下运作,即两个推进器可朝不同方向转动。由于采用Z型推进器,该级舰艇不设倒档或舵机。如需倒退行驶,Z 型推进器会转向180度,使舰艇以船尾向前航行,螺旋桨仍维持原本的转动方向。[19]看守人级的燃料舱可容纳16,385美制加仑(62,020升;13,643英制加仑)的柴油,以10节(19千米每小时;12英里每小时)航行时的续航力可达2,000海里(3,700千米;2,300英里)。[20]舰艇配备一具500-匹马力(370-千瓦特)的艏侧推进器。Z型推进器与艏侧推进器可连接至动态定位系统,使看守人级能够在强劲水流、风浪中维持固定位置,并回收重达16,000磅(7,300千克)以上的浮标。
电力系统则由三具卡特彼勒3406 DITA 发电机提供,每具输出285kW。另配备一具210kW的紧急发电机[b]。
浮标甲板的作业面积为1,335平方英尺(124.0平方米)。舰艇装有一座起重机,吊臂长度42英尺(13米),可用于吊起浮标及其锚泊装置。起重机的最大负载能力为20,000磅(9,100千克)。舰艇的淡水舱可容纳7,339美制加仑(27,780升;6,111英制加仑)的淡水。另配备三座压载水舱,可注水以调整船体平衡。此外,还设有污油水舱、污水舱、灰水舱、新机油舱及废机油舱。
舰艇的居住空间自设计初期即考虑混合性别编制需求。舰员人数与编制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最开始为18人,并由一名准尉指挥。[2],到2000年时则增加至20人,近期的编制则为2名军官及22名士兵。[21] Currently, the crew is 2 officers and 22 enlisted personnel.[22]
Remove ads

看守人级的船体在水线附近加强了抗冰带,使其能够在结冰水域执行执行航标维护。抗冰带的船壳钢板比其他部分更厚,且在承受较大冰压的区域,骨架结构间距更小。此外,抗冰带部分的船壳钢板采用了更高等级的钢材,以防止在低温环境下出现裂痕。
看守人级的船首为倾斜设计,使其在遇到浮冰时不会直接撞击,而是压在冰层上,利用船体重量压碎冰面。这些舰艇能够以3节(5.6千米每小时;3.5英里每小时)的速度破除厚度达9-英寸(230-毫米) 的平坦冰层。
每艘看守人级皆配备一艘舰载小艇,并设有吊艇架。最初装备的是 CB-M 型小艇,但在2010年代中期更换为CB-ATON-M型小艇。这些小艇由Metal Shark Aluminum Boats制造,每艘造价约21万美元。[23]小艇全长18英尺(5.5米) ,配备一具Mercury Marine内外混合式柴油引擎。[24]
同级舰
Remove ads
补充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