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石围角 (选区)

香港荃湾区区议员选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圍角 (選區)
Remove ads

石围角(英语:Shek Wai Kok,代号K17)是香港荃湾区议会下辖的选区,1994年设立,2023年取消,末任区议员为新界社团联会成员兼公屋联会主席文裕明

事实速览 石围角 Shek Wai Kok, 国家/地区 ...

范围

选区位于荃湾区东北部,由石围角邨石兰楼、石葵楼、石芳楼、石荷楼、石莲楼与石桃楼(同邨之石菊楼及石翠楼属象石选区),以及城门道城门水塘一带的和宜合村所组成。选区内以石围角邨为主、人口最多,名称亦从此而来。与其相连的选区有荃威绿杨象石梨木树东以及梨木树西,并在大帽山元朗区连接、在草山大埔区沙田区连接,是荃湾区议会最东及北的选区。投票站设于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学院石围角小学

沿革

石围角选区的前身是1991年区议会选举中的石围角及象山双议席选区,当时由励进会杨福广港同盟罗金成当选议员。而在1985年区议会选举1988年区议会选举石围角及象山选区则称为荃湾东(北)双议席选区,1982年区议会选举则属于荃湾东单议席选区。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区议会,取消所有委任议席及双议席选区制度,全面实行单议席单票制,并改由选区分界及选举事务委员会制定,区议会选区数目亦随人口变动而大幅增加,石围角选区由原有的双议席石围角及象山选区分拆而成,当时只包括石围角邨石葵楼、石芳楼、石荷楼、石莲楼与石桃楼,而石兰楼、石菊楼及石翠楼则另划至象山选区。

杨福广自八十年代起与其家族活跃于荃湾政坛,一度与民主派在荃湾领军的代表人物陈伟业分庭抗礼,全盛时期杨氏一家有三名荃湾区议员,视为该区一方势力。

1994年区议会选举,新分拆出的石围角选区由创立全民(社会服务)联线的石围角及象山选区议员杨福广,对决获港同盟汇点推荐的徐玉卿,结果杨福广以七成得票连任。

1999年区议会选举,加入自由党的杨福广以七百多票之差,打败得到获建制派支持的新界社团联会公屋联会成员文裕明而连任。

2003年区议会选举,石兰楼由象石选区划入本选区;自由党的杨福广参选寻求连任,迎战得到陈伟业支持的刘维凤以及获建制派支持的文裕明。由于文裕明上次选举后留于本区发展,加上民主派改投刘维凤,自由党票源流失,导致杨福广以千票差距(922票对1,969票)败于文裕明,而刘维凤得871票。

2007年区议会选举,由公民党派出莫子杰参选,结果文裕明以七成半得票成功当选连任。

2011年区议会选举城门道城门水塘一带的和宜合村梨木树东选区划入本选区;文裕明在无对手下自动当选连任。

2015年区议会选举,议席由文裕明与以独立身份参选的民主阵线成员赖文辉争夺,最后文以接近七成得票击败赖胜出连任。2016年,文裕明当选为公屋联会主席。赖文辉则先后加入公民党及民主党,以便在区内继续活跃。

2019年区议会选举,民主党的赖文辉与公民党曾经就出选问题争执,最后以赖转战象石选区参选作结。今次由公民党的廖浩云参选石围角选区,挑战角逐连任的文裕明,结果文仅以220票之差成功保住议席。

值得一提的是,本选区是少数未曾落入过民主派手上的非乡村地带为主的选区,由1994年设立选区至2023年撤销期间多年均一直由建制派人士把持。

Remove ads

历届议员

更多信息 选区名称, 届别 ...

历届选举结果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