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民主民生协进会

香港政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
Remove ads

香港民主民生协进会(英语:Hong Kong Association for Democracy and People's Livelihood),简称民协(ADPL),成立于1986年10月26日,为香港首个参政的组织。最初活跃地区广泛(包括港岛区、葵青区等),其后香港主权移交、其他党派成立,渐渐主要集中在深水埗区,故有“深水埗党”之称。[3]

事实速览 香港民主民生协进会, 主席 ...
Thumb
2008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民协竞选活动

民协使命是“促进民主、改善民生”,致力为基层市民争取改善生活环境。民协特色是“又倾又砌”,“倾”是主张透过谈判去争取权益,必要时亦不排除“砌”,即透过以和平方式参与社会行动争取权益[4]

民协是一个“爱国爱港”的组织,成员在特区成立前后担任过港事顾问特区筹委会、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临时立法会等。所有议员于2021年“爱国者治港”原则下宣誓有效。民协其中一名指导人是香港政策研究所创办人及主席叶国华,多年来的路线立场偏在中间,光谱极大且非常温和。成员不少职业为注册社工和律师,着重民生工作和地区服务,故成员退会后的政治路向分别亦大。

Remove ads

使命

“促进民主、改善民生”

促进民主

坚决维护香港法治,保持香港司法制度独立,保障私有财产权,致力保障市民的基本人权和自由是民协的既定立场。在符合国家安全及香港利益的前提下,民协争取按照基本法尽快落实行政长官及立法机关透过全面普及而平等的选举产生。 扎根社区,服务群众是民协的特色。民协相信实践由下而上的社区参与模式,能对政府施政作出有效监察,且能促使政府开放更多渠道,让市民提出更有建设性的建议,推动香港社会进步。

改善民生

香港继续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在维持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前提下,民协要求政府制定和推行长远的经济策略,促进香港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并在适当的时候,对经济活动作出果断介入,以维护公众利益,收窄贫富悬殊,确保社会各阶层能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成果。 维护基层权益是本会的使命。促进政府透过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推行积极进取的社会及房屋等政策,从而令社会资源合理分配,提升基层市民的生活质素是本会一直以来的工作。民协认为透过积极介入,财富再分配等措施是达致公义社会的重要途径。

会章宗旨

  • 香港是根据中国宪法成立的特区,并以宪法、《基本法》、《港区国安法》和香港法律管治,民协支持上述宪制秩序。
  • 拥护《基本法》、效忠特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政府、拥护香港是国家不可分离的部分,支持全面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
  • 在符合国家安全和香港利益的前提下,争取按《基本法》尽快落实特首和立法机关透过全面普及而平等选举产生。
  • 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
  • 使社会资源合理的分配,改善中下阶层市民的生活素质。
  • 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一个公平公义而进步的社会,以有利于国家和香港的整体发展。
  • 以“促进民主,改善民生”作为民协的行动指南。

发展历史

八十年代

成立时期
1986年10月26日,由十一个压力团体、居民团体及议员办事处合组香港民主民生协进会,当中包括李永达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陈立侨的民主公义协会、张家敏的新香港学会、冯检基的深水埗民生关注组、王岸然北辰学社,为香港最早的参政组织之一。主要知名成员包括张家敏陈伟业黄仲棋李永达王岸然黄富荣等人,创会时有十四位议员。由于当时香港社会气氛对“党”字甚为抗拒,令人想起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的党争,故以“会”字命名。[5]民协曾与汇点太平山学会并为民主派(今称泛民主派)的三大组织。

1988年,民协积极投入争取八八直选运动,并加入民主政制促进联委会。民协其后派出多人参选八八、八九年之三级议员选举,共31人成为各级议员。

筹组港同盟
1989年六四事件后,当时各团体皆认为要团结集结力量,在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筹组的同时,认为政党与社会运动应分开,故民协、汇点太平山学会等研究结盟或合组政党的可能。其后,民协会员大会议决保留民协,但容许成员自行决定会否加入香港民主同盟。1990年4月23日,当时一半民协成员退出,与太平山学会、汇点成员合组港同盟,包括陈伟业单仲偕等,对民协的冲击很大。

Remove ads

九十年代

全盛时期
在分裂后,民协内部同意除了政策倡议外,基本上没有足够人力和物力处理覆盖全港的工作,故冯检基提出“苏格兰经验” -- 即集中有限资源在一个地区发展,以增加影响力。[6]

1991年香港立法局选举,立法局首次引入普选议席,冯检基、罗祥国周美德分别于九龙西及新界北竞逐议席,结果冯检基成功进入议会。而放弃继续从卫生界功能组别参选,转移到新界北选区参选的周美德不敌港同盟冯智活与汇点狄志远、自民联张汉忠、王志强两个参选组合,以票数排名尾二的成绩落败。

末届立法局政改方案与临时立法会
彭定康在1992年上任香港总督之后,在当年的首份施政报告推出政改方案,内容包括改变最后一届立法局的组成及取消所有区议会委任议席等。而彭定康政改方案掀起了中英争拗,民协在坚持民主进程、严守九七前不改基本法的原则下推出民协政改方案,惜未获立法局支持。尽管受到北京方面的强烈反对,彭定康的政改方案仍然成功在1994年6月30日获民主派占优的立法局通过,并在1995年香港立法局选举中落实。中国政府以政改方案违反了《中英联合声明》、《基本法》和中英两国的外交文件为由,不再承认“直通车”(即原来英中双方协议,最后一届立法局议员可全数过渡为特区第一届立法会议员)。

1994年香港区议会选举,民协在深水埗区议会21个议席中占11个,取得过半数议席。

1995年香港立法局选举,民协共取得四个立法局议席,连同九个市政局议席,廿八个区议会议席,为历届最多。其中立法局议席包括循地方直选的冯检基及廖成利,以及选举委员会的副主席罗祥国和市政局功能组别的黄大仙区议员莫应帆。其中廖成利更在九龙中选区击败民建联主席曾钰成

1995年立法局选举后,中方准备筹组临时立法会,民协就立法会脱轨提出另类方案,务求令临立会不用成立,惟未获中英双方接纳。

1996年,冯检基于人民大会堂公开递交了港人反对废法请愿信予钱其琛副总理,其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上就临立会成立上投下唯一的反对票,被鲁平斥责不准再参选。年底,民协会员大会认为:㈠应贯彻民协一向在建制内外争取民主与改善民生的策略;㈡确保有不同意见人士在议会中,争取民主改善民生;㈢1995年以后彭督方案选出的立法会议员中,有16位持海外护照,在外国享有居留权,违反《基本法》第六十七条,立法局将难以乘直通车过渡九七;㈣大多数选民支持。因此,民协通过参与临立会选举决定,而四位成员包括冯检基亦全数当选。[7]

香港主权移交后
1998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民协派出4人参选,结果悉数落败,并未能取得议席。有论者认为与民协参选及加入临立会有关,又有论者认为与选举制度改为分区名单比例代表制有关。大败后,民协检讨未来方向并建议加强在九龙西的地区民生工作。

1999年,成立职业训练中心,营办不同类别培训课程,协助失业、转行人士进修及转职,自力更生。[8]

Remove ads

千禧年代

2000年立法会选举,冯检基重回立法会,保一席位置。在主权移交后维持冯检基一人在立法会代表民协,被称为“一人党”。

政党以外的发展
2002年,民协成立三行工人就业支援中心,以社会企业的模式营运,为失业工友创造就业机会,同时减低工程界“判上判”制度,令顾客可享经济价格,工友收入亦不被剥削[9]。曾举办“关爱扶弱翻新工程计划”,得到一些商界、学界和专业人士的参与。计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政府的最低工资聘请综援、三行工人为西九龙区的长者家庭、残障人士家庭和长期病患者家庭提供室内维修服务。当中康业服务有限公司会免费提供维修材料,建筑师学会的专业人士会替有特别需要的家庭“度身”设计,维修工作则由民协三行工程公司负责。目的是让住在残旧楼宇内的弱势家庭,可以得到住所内环境的改善。[10]

同年成立社会服务中心,提供不同服务予弱势社群,并推行环保项目,如家庭互助幼儿中心、儿童发展中心、食物回收助人计划、楼宇复修支援计划、社区团体计划、家居源头分类计划等。民协社会企业有限公司的社企服务包括:三行工程、咖啡店、殡仪社企、清洁服务、旧衣回收、二手店、旅游服务等,惟现时已独立运作。[11][12]

回归后首次政改
2005年,时任行政长官曾荫权提出政改方案,民协要求政府提出更民主的方案,时任人大常委曾宪梓指责冯检基“食左老虎胆”[13]。民协与政府谈判到最后一分钟,但政府拒绝让步,民协最后投下反对票。

2007年香港区议会选举,民协雄心壮志,意欲派出更多地区人士出选以争取议席,更决心在深水埗区议会取得过半数议席,但在选举前一刻,两名现任区议员油尖旺许德亮、深水埗甄启荣脱离民协[14]变节转投西九新动力,议席保不住原有的25席,并失去8席,尤其是在民协主要的工作地区深水埗,袛能守着九龙城和黄大仙区,而屯门区4名区议员中有两人连任失败,包括:富新戴贤招悦湖官东荣,其后转投建制阵营,民协在屯门区的势力大大削弱。2007年区选失利后,出任了主席18年的冯检基引咎辞职,依会章由副主席廖成利署理主席一职。

2008年立法会选举,在黄毓民参选及被公民党及民主党加入夹击的情况下,冯检基成功保住其在九龙西的立法会议席。

Remove ads

一零年代

2010年,民协与民主党、一众温和民主派学者组织普选联,向政府争取更进步的政改方案。

2012年香港立法会选举中,民协派出冯检基出选超级区议员,主席廖成利及许锦成则分别出选新界西九龙东。但其后鉴于选举形势,民协决定撤回新界西及九龙东名单,并改为协助冯检基及副主席谭国侨出选九龙西[15]。惟最终谭国侨落败,失去民协保持12年的九龙西议席。而冯检基成功在区议会(第二)功能界别胜出,维持民协在立法会的一席,期间冯检基曾担任立法会泛民会议饭盒会召集人。

2013年3月21日,民协联同其他泛民主派政党及团体成立真普选联盟

伞运后的选举
2015年11月的区议会选举,为雨伞运动后首次全港性选举。民协目标除了保住现有16个议席外,更于个别新划选区派出代表参选,如启晴选区的李庭丰、南昌东选区的何启明等,合共26人,最终18人当选,当选率69.23%。时任立法会议员冯检基去届以稍多于50%的得票成功连任,今次选举遭到工联会派出25岁“小花”陈颖欣挑战,而冯的前党友黄仲祺在选举期突然加入战团,冯在受到工联会和前党友“鎅票”的夹击下,以99票之差败于陈颖欣,结束15年区议员生涯,成为两位在区议会选举中“落马”的泛民立法会议员之一(另一位为何俊仁),意味着两位不能再循“超级区议会”参选下届立法会选举。根据网台主持贿选案(案件编号:DCCC1084/15)庭上证供表示,有人支持传统泛民及建制派外的人到丽阁选区参选。

2016年香港立法会选举中,党团召集人谭国侨再次出选九龙西冯检基因未能参与超级区议会界别,而出选新界西,另外派出何启明出选超级区议员。及后何启明于投票日前公布弃选,由于法例规定提名有效后不能退选,故实质为停止其选举工程作放弃竞选。最终今届民协各区得票比上届更低,九龙西选区得票由上届排第六位跌至第八位,不单九龙西输给刘小丽游蕙祯两位新人,冯检基亦未能在新界西赢出和被前区局议员梁志祥击败,全军覆没,继1998年后再次失去立法会议席,变回地区政治团体。民协出现党员纷纷退党潮,包括区议员退党及转投民主党。第四任主席莫嘉娴为选举失利辞去主席,之后更因不满冯检基决意“永续参选”而正式退党,惟前屯门区议员严天生向党员发公开信,炮轰莫嘉娴称有六名区议员退党因与她想法相近,并非事实,又质疑她在去年立法会九龙西选举中令民协分裂,促请她不要再令民协受伤更深。[16]

立法会议员被DQ后的补选
2018年3月香港立法会补选冯检基欲战此场补选,故参与2018年香港立法会补选民主派初选,结果排名第二(23.52分)落选。2018年冯检基宣布退党,并称成立压力团体。[17]

2018年11月,冯检基在退出民协后自行参加11月另一次立法会补选。期间被传媒《苹果日报》报道揭发,指冯检基多年来勾连左派资金。冯检基召开记者会及民协在社交平台发表声明:亲中派商人叶国华以往的个人捐款是捐款给民协,并非冯检基个人收取,全数用作支持民协会务发展及地区工作,强调不接受任何人士的捐款是带有任何条件。 [18] [19]

2019年修例风波后的选举
2019年区议会选举,民协派出21人参选,除往年有派人参选的深水埗、屯门及黄大仙外,亦派人于观塘区参选。为冯检基退党后,民协面临的首场大型选举。最后有19人当选,当选率达90%,其中11人于“老巢”深水埗当选,民协连同友好继2003年后再次于深水埗区议会取得过半议席,继2007年后再次控制深水埗区议会,继续成为深水埗区议会第一大党。

二零年代

2020年香港立法会选举中,民协党内初选于6月13日接受报名,其后召开记者会,宣布党内大会中通过副主席、深水埗区议员何启明出选九龙西,而主席、黄大仙区议员施德来则出选九龙东,两人并会参与民主派初选协调。主席施德来提到不排除因应DQ及其他情况下,派出其他候选人参选,但暂不便透露具体人选。[20]在民主派初选方面,民协在何启明的一方较为重本。结果在初选中,只有何启明仅仅受惠于纸张得票较多而取得最后一席的出线资格,而施德来更加在六名参选人中敬陪末席。最终,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于2020年7月30日宣布,因疫情日益严峻并引述民调称有过半数市民认同要延后2020年立法会选举,决定行驶《紧急情况规例条例》,取消原定于2020年9月6日举行选举,原先所有程序作废。并将第七届立法会换届选举延后一年至2021年9月5日举行(其后中央改革选举制度,2021年立法会选举由9月5日押后至12月19日)。

卷入初选47人案
2021年香港民主派初选大搜捕事件中,分别参选九龙东的施德来及九龙西的何启明,于2021年1月6日突然在家被捕并不准保释,直于2月28日被正式起诉《港区国安法》颠覆国家政权罪。经过一轮审讯后,两人同时为3月4日获准保释的15人之内,不过律政司随即提出复核,两人需要继续还押至3月15日。因复核被高等法院驳回而获准保释。两人在翌日晚上请辞主席及副主席,不过保留民协成员身份。执委会暂时委任杨彧为署理主席及利瀚庭为署理副主席。

2021年3月,多个政党宣布停止参与民阵工作,民协在13日晚亦于facebook发声明,基于现时政治气氛及形势,民协执委会决定,未来将不参与民间人权阵线的工作及会议。

区议员宣誓风波
2021年7月,政府为全面落实《香港国家安全法》及“爱国者治港”方针,特意为2020-2023年度区议员增设宣誓仪式,要求区议员宣誓拥护《基本法》以及效忠香港特别行政区,同时向传媒放风,表示已订立“负面清单”,并已收集及审查各区议员一直以来的行为举止,若区议员一旦曾作出清单中的行为项目,被视为违反《国安法》判刑,即使冒险宣誓都会被判无效,即时丧失议员资格,甚至要追回任内全数薪金及营运津贴,结果引发区议员辞职潮,当中民协剩余八名区议员未有请辞,其后有两位退出民协。2021年9至10月,香港区议员宣誓仪式分批举行,民协六名区议员全数宣誓有效,没有作出“反中乱港”行为,可继续保留议员身份。宣誓风波为一众议员增添无形压力,不同于西方社会对宣誓仪式的惯例,监誓人不只宣誓人在宣誓仪式的表现,而同时参考宣誓人以往的言行,如监誓人觉得这些言行不符合誓词要求,就将判定为宣誓无效及不得重新宣誓,除丧失议员资格,并有违反《国安法》的法律后果。

国安法下的民协
2021年8月中旬,《港区国安法》实施对香港各个政治组织迎来冲击,不少政党或组织宣布解散。民协举行特别会员大会,探讨组织未来和确定定位,并通过了修改会章。在“宗旨”部分订明:香港是根据中国宪法成立的特区,以《宪法》、《基本法》、《港区国安法》及香港法律管治,民协支持上述的宪制秩序。民协拥护《基本法》、效忠特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政府、拥护香港是国家不可分离的部分,并支持全面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促进民主方面,党章列明在符合国家安全和香港利益的前提下,争取按《基本法》承诺尽快落实特首及立法机关透过全面普及而平等选举产生。新版本会章强调了现今香港情况,以及宪法已列明的条文,被外界解读为民协冀就组织立场和中港关系展示更清晰定位,并规管组织及会员不会违反《港区国安法》新订立的法律条文。[21]

爱国者治港原则后首场立法会选举
2021年10月14日晚,民协召开特别会员大会,讨论是否参选12月的立法会选举。署理主席杨彧表示,是次选举将参考以往一贯做法,开放给会员报名参选,不会设置任何特别门槛。如会员希望参选,可截止日期前填写和递交报名表格,执委会再处理申请,包括考虑报名者是否能代表民协、民协资源是否足够支援等。他又提到,有关大会暂时未有讨论派出何人参选问题。杨彧又指,以往参选人数“一个起两个止”,因本身已难支援多人参选,再加上有不少区议员辞职,能协助选举的资源大打折扣。[22]10月23日,民协在社交网站指,执委会没有收到党员报名参选立法会选举。何启明及施德来因牵涉违反《港区国安法》的案件,在起诉后的保释待审期间不得作出任何表态及参与选举,故延后一年的立法会选举没有再表态是否仍有兴趣参选。[23]

完善选举制度后的首场区议会选举
2023年香港区议会选举为特区政府完善选举制度后的首场区议会选举,并称为完善制度的最后一环选举,选举方式和区议会组成已大幅修改。提名期内,民协有意参选的成员未能获得“三会(分区委员会、地区扑灭罪行委员会及地区防火委员会的合称)”九名委员提名参选,故没有成员可参选今届区议会选举。其后特首亦没有委任民协成员为委任区议员,为民协成立以来首次在区议会得0席。

现时结构
民协早期的构成,成员多来自压力团体及居民团体,主要向基层提供服务、推崇民间共议改善社区,并鼓励地区领袖参选议会,代表自身及该区居民,故民协有不少成员出身自基层,甚至是家庭主妇,政治立场不特别鲜明。从地区居民组织开始,到争取改善社区,后来当选成为议员,例子有王桂云戴远名吴宝珊江凤仪等。由于历年来香港政治发展变化,以及议会面临专业化、其他新成立政党鲜明立场和强大的挑战,大多有关基层背景出身的成员已退出、失去议席或成为建制派。现时民协成员中,仍有不少为注册社工、执业律师及拥有认可调解员专业资格,为区内居民提供服务。[5]

Remove ads

历届选举结果

立法局/立法会选举
选举 民选得票 民选得票比例 地方选区议席
当选成员姓名(选区)
功能界别议席
当选成员姓名(界别)
总议席 +/-
1988 0席 1席
周美德 (卫生服务界)
1 / 60
1
1991 60,770 4.44% 1席
冯检基 (九龙西)
0席
1 / 60
0
1995 87,072 9.50% 2席
冯检基 (九龙西)
廖成利 (九龙中)
2席
莫应帆 (市政局)
罗祥国 (选举委员会)
4 / 60
3
选举 民选得票 民选得票比例 地方选区议席
当选成员姓名(选区)
功能界别议席
当选成员姓名(界别)
总议席 +/-
1998 59,034 3.99% 0席 0席
0 / 60
4
2000 62,717 4.75% 1席
冯检基 (九龙西)
0席
1 / 60
1
2004 74,671 4.18% 1席
冯检基 (九龙西)
0席
1 / 60
0
2008 42,211 2.79% 1席
冯检基 (九龙西)
1席
张国柱 (社会福利界)
*2010退出民协
1 / 60
0
2012 30,634 1.69% 0席 1席
冯检基 (区议会II)
1 / 70
0
2016 33,255 1.53% 0席 0席
0 / 70
1
2021 不适用 不适用 0席 0席
0 / 70
0
市政局/区域市政局选举
选举 民选得票 民选得票比例 市政局议席 区域市政局议席 总议席 +/-
1989 21,243 9.99% 2 2
4 / 27
4
1991 21,033 5.37% 2 0
2 / 27
2
1995 38,918 6.98% 5 3
8 / 59
6
区议会选举
选举 民选得票 民选得票比例 民选议席 委任议席 当然议席 总议席 +/-
1988 65,338 10.25% 27 0 0
27 / 462
27
1991 27,979 5.26% 15 0 0
15 / 441
12
1994 47,740 6.95% 29 不适用 0
29 / 373
14
1999 38,119 4.70% 19 0 0
19 / 519
10
2003 53,264 5.07% 25 0 0
25 / 529
6
2007 52,386 4.60% 17 0 0
17 / 534
8
2011 45,453 3.85% 15 0 0
15 / 507
2
2015 55,275 3.82% 18 不适用 0
18 / 458
3
2019 77,099 2.64% 19 不适用 0
19 / 479
1
2023 不适用 不适用 0 0 0
0 / 470
19
Remove ads

成员

中央常务委员/执行委员会

更多信息 任期, 主席 ...

区议员

2023年香港区议会选举中,民协未能成功获得九名“三会”委员提名参选,没有成员可参选今届区议会选举。其后特首没有委任民协成员为委任区议员,为民协成立以来首次在区议会得0席。

2020年至2023年

2019年香港区议会选举中,香港民主民生协进会在4个区议会中派出21位候选人,获得19个议席,而当中11名议员于2021年7月辞任,另有2名议员退出民协。

更多信息 区议会, 代号 ...

参选深水埗区议会(F20苏屋)陈铭基及观塘区议会(J09双顺)梁汉祺落败。

2016年至2019年

2016年至2019年,香港民主民生协进会在5个区议会共有18个议席,议员包括:

更多信息 区议会, 代号 ...
2012年至2015年

民协在5个区议会共有16个议席,议员包括

更多信息 区议会, 代号 ...
2007年至2011年

民协在4个区议会共有16个议席,议员包括

更多信息 区议会, 代号 ...

退党成员

维持在民主派阵营
  • 莫嘉娴:前黄大仙及九龙城区议员,2015年选举失败,在2017年中退党,并在2017年底转投民主党[27],2020年转区重夺议席,于2021年7月辞任。
  • 黎广伟:前九龙城区议员,在2017年初退党,并在2017年中转投民主党,于2021年7月辞任。
  • 邹颖恒:前深水埗区议员,在2017年初退党,并在2018年初转投民主党,于2021年7月辞任。
  • 吴宝珊:前油尖旺区议员,选举失败后一直担任助理,至2017年离开民协。退出后不时参与公民党活动。
  • 萧亮声:前九龙城区议会主席及议员,早年已有意离开民协,于2016年底正式退党,并在2017年初转投民主党,于2021年7月辞任区议员。
  • 黄永杰:前九龙城区议员,为萧亮声议员办事处助理,同为民协何文田社区主任,于2016年底退党,并在2017年初转投民主党,继续在何文田邨工作,在2020年夺得九龙城区议会议席,于2021年7月辞任。
  • 林健文:油尖旺区议会主席,在2016年底退党。
  • 欧阳东:2015年区议会选举民协参选人,选举后辞去职务,继续参与社会运动。
  • 任国栋:九龙城区议员,于2015年选举失败后退出民协,并在2017年中转投民主党[28],2020年转区重夺议席,2021年9月因被认定宣誓无效遭取消区议员资格。
  • 张国柱:转投工党
  • 王岸然:因不满民协参与临时立法会,与区玉霞等组建社会民主阵线,现时为时事评论员。
  • 欧玉霞:前观塘区议员,曾拥有民协和港同盟双重会籍,退出民协后一直都是民主党成员,到2007年因癌症逝世。
  • 邓世就:因不满民协参与临时立法会,与区玉霞等组建社会民主阵线
  • 严镇明:因不满民协参与临时立法会,与区玉霞等组建社会民主阵线
  • 李永达:民协创会成员,之后转投港同盟民主党
  • 陈伟业:民协创会成员,90年因加入港同盟而退出民协,后来再转投社民连人民力量。2017年,回流温哥华定居。[29]在2019年6月9日,他在当地出席反对《逃犯条例》集会,认为条例“足以毁灭香港法治”。[30]
  • 黄国桐:九龙城区议员,前黄大仙区议员,曾为民主党成员,在2020年转区重夺议席。
  • 甄启荣:前深水埗区议员,因白田公共图书馆迁往石硖尾邨一事而选择退出民协,其后甄启荣2008年曾支持梁美芬参选立法会,及后更于2015年加入经民联成为建制派一员,但后来因白田商场清拆一事而选择退出经民联,政治立场开始转向中间派,更在2018年2月先在深水埗区议会房屋事务委员会自行辞去主席一职,以反对废除委员会主席每2年重选的一贯做法。此后甄启荣开始多次支持泛民主派议员的动议,更不时一同行动,包括全力声援“反送中”行动,亦以自己深水埗区议会房屋事务委员会主席身份,批准在会内讨论及通过“反送中”动议。2019年区议会选举,甄启荣重新以独立民主派身份争取及成功连任,更称曾加入建制派是遗憾一生[31],于2021年7月辞任。
  • 丁衍华:1995年退党,至2006年时与多名葵青区民主派区议员合组葵青民生动力。2012年时成立城乡居民共和协会英语Third Force (Hong Kong),但在2019年后,与朱凯廸团队地区工作者重新在社区工作。
转投建制派阵营
  • 张家敏:后成为全国政协委员
  • 罗祥国:转投公民力量新世纪论坛
  • 区能发:转投公民力量新民党
  • 朱耀华:曾加入自由党,期后退出,2013年转投新民党,2017年跟随田北辰退出新民党,并与田北辰连同其余五名新界西区议员,七人组成实政圆桌
  • 许德亮:油尖旺区议员,2007年选举后加入西九新动力,2022年加盟工联会
  • 张文韬:2000年退党,当时只加入了9个月。2002年转投民建联,2008年转职任发展局政治助理至2012年。
  • 陈少棠:前油尖旺区议员(佐敦西),转投民建联多年,2011年及2015年两届区选后皆未获支持,未能角逐油尖旺区议会主席一职,终于2016年退出民建联,及后转投经民联,2019年选举落败。
  • 戴贤招:前屯门区议员(富新),2007年选举失败后转投何君尧阵营,并继续四出参选区议会选举,2011年及2015年两届区选后皆未获支持。
  • 官东荣:前屯门区议员(悦湖),2007年选举失败后转投何君尧阵营,并继续四出参选区议会选举,2011年、2015年及2019年三届区选后皆未获支持。
  • 梁广昌:称不满民协参与临时立法会,之后又有加入民权党民主倒董力量社民连,后期政治立场大幅转变,成立葵青民生动力
  • 陈笑文:前葵青区议员(青衣邨),从1991年起于此区工作。2015年区议会选举被时任长安选区候选人的青年新政黄俊杰揭发,他有建制组织“福建社团联会”推荐连任,当时令外界质疑陈笑文已由泛民主派转投建制派阵营,2019年选举落败。
  • 杨振宇:九龙城区议员(宋皇台),在2016年底退党。2021年6月退出民主派群组,投票意转向建制。
  • 陆嘉名:2021年加入紫荆党
  • 麦伟明:深水埗区议员(宝丽),于2021年7月退出民协,不满党内不同意其妻子吴美参选区议会主席。[32]2021年8月区议会大会,麦氏夫妇就建制倡区会委员会职能加爱国教育投下赞成票。
  • 吴美(龙坪及上白田):深水埗区议员,在2017年初退党。2021年8月区议会大会,麦氏夫妇就建制倡区会委员会职能加爱国教育投下赞成票。
不明确政治立场
  • 黄志勇:前深水埗区议员,于2015年完成任期后不争取连任,并退出民协重返社福界工作。[33]
  • 冯检基:前立法会议员,前深水埗区议员(丽阁),于2018年退出民协。现立场处于中间偏向建制。
  • 江凤仪:屯门区议员(安定),于2021年7月退出民协,消息指不满党内不支持其参选区议会主席。[34]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