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石宛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石宛珠(1926年3月16日—2017年5月18日),中华民国教育工作者、政治人物,生于辽宁辽阳,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石坚之女。毕业于中国大学法律系,长期在多所职业学校、中高等女子学校任职任教,曾任新竹县议会议员、第二届国民大会代表。
生平
1926年3月16日,石宛珠出生于中华民国奉天省辽阳县,[1],其父石坚在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即加入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东北地下反日组织,1939年为满洲国政府侦破,举家逃难。时年15岁的石宛珠与弟弟先到北平市依亲,后1943年在父亲安排下到重庆市。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返回北平,进入中国大学法律系就读,完成学业。[2]:163
1949年随中枢迁台,任教于职业学校、中等学校[1]。自革命实践研究院19期及议员、讲习第3期结业[1]。1957年当选新竹县议会第四届县议员,仍兼任省立工业学校(今国立新竹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教师,1959年6月获遴派担任新竹县立第一女子中学(今新竹市立光华国民中学)校长。[2]:163[3]1967年7月3日,台湾省政府派她接任台湾省立虎尾女子高级中学(今国立虎尾高级中学)校长[4],她在任内致力于推行生活教育[5],首创高级中学学生辅导制度[2]:163。1970年奉教育厅令改制为省立高级中学,停招初中部,招生愈致困难,石宛珠仍设立乐队、仪队、体育实验班,鼓励学生发展多元兴趣,并在虎尾镇民族路上兴建教职员宿舍,也将任内完工的礼堂兼体育馆命名为“金英馆”,纪念虎尾女中前故校长曹金英。[2]:43-441973年春因眼疾短暂赴美就医[2]:163。
1974年8月调职嘉义女中校长,推动正常化教学,鼓励学生课外活动,并成立校友会。1984年2月调任台南女中校长,设立音乐实验班、射箭队,并将校训由“公、诚、勤”修改为“公、诚、勤、朴”。1987年8月调台中女中,任内推展校务工作电脑化,建立教学资源大楼、地下太阳能温水游泳池、学生宿舍,也创办《绿园学粹》、《中女青年》等刊物。[2]:163-1641991年8月1日届龄退休,改任中华日报社董事[6]。1991年12月当选第二届国大代表[1],为中国国民党籍全国不分区代表[7]。
她也曾经担任中国国民党文工会文宣指导委员、台湾省党部评议委员,中国童子军会女童军台湾省分区常务理事、台中市理事长。[6]2017年5月18日,石宛珠离世,享年92岁。[8]
Remove ads
家庭
荣誉
石宛珠1984年获全国教育团体颁赠优良教育人员木铎奖,1985年获救国团颁赠一等服务奖章、行政院颁发公务人员一等服务奖章、教育厅颁发师铎奖,象征中华民国教育人员最高荣誉。[2]:164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