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石冈农会碾米谷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岡農會碾米穀倉map
Remove ads

24.275576°N 120.776423°E / 24.275576; 120.776423

事实速览 石冈农会碾米谷仓, 位置 ...

石冈农会碾米谷仓,位于台湾台中市石冈区万安里,为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特地加设抗震,1942年兴建,在1999年921大地震时幸存,今列历史建筑

历史

建立

石冈谷仓创为日治时期为因应太平洋战争储粮而兴建[1],面积占有一百八十坪[2],建材为红桧梁柱及竹编夹泥墙面[1]。因之前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因此1942年建立时采用斜撑工法,借此减轻部分建材重量,达到抗震的效果[3]。今建物处于万安里农会大楼后方忠孝街旁[4],附近有东丰自行车道九房村路段[5]

根据石冈乡长者回忆,早年此地居民以种水稻为主,故此谷仓是农会为农民碾米之处,但果树产业后来居上,水田转作果树,至1980年代时乡内几无水稻生产,谷仓就荒废[4]。九二一大震灾后,对比石冈乡房舍倒塌严重,此谷仓依然屹立不摇,遂被地方人士提议纳入地震纪念物[4]。据有大木作建筑经验的鹿港镇师傅施坤玉判断,此与良好的抗震条件有关,包括使用梁柱、楼板、内外墙面斜撑材及良好的榫接施工法、适当的五金补强[6]

修复

Thumb
内部

2000年8月1日,台中县九二一地震灾区文化资产重建之旅,台中县文化局长洪庆峰探查白冷圳等受损情形时,学者建议将石冈乡农会榖仓重修保存,当场获允[7]。25日,石冈乡公所对行政院九二一震灾灾后重建推动委员会报请八大九二一震灾重建计划,其中农会谷仓计划以新台币九百万元修复[8]。谷仓保存障碍在于石冈乡农会将这块地规划为农会办公大楼,故于次月1日招开开农会谷仓闲置空间再利用协调会,石冈乡长谢震颖、文化局长洪庆峰等参加[2]

2001年8月31日,台中县文化局将石冈石冈农会谷仓以“石冈农会碾米谷仓”列为历史建筑[9]。修复工程请来已八旬的施坤玉现场指导,重绘施工原图[6]

原先九二一震灾重建委员会应允补助一千四百多万元,但至2002年依然停在公文往返阶段,使得乡民代表会会主席吴维章和乡代吕理全认为这栋旧建筑恐怕禁不起大风雨侵袭[2]文建会至2003年1月8日才核定补助七百万元[10]、石冈乡公所自筹七百五十五万元发包进行修复[3][11]。2005年1月8日重新开放,由文建会主委陈其南、九二一重建会副执行长丁育群、台中县长黄仲生等人共同剪彩,客家歌手谢宇威演唱歌谣[12]

活化

修复后,因产权方石冈农会无法支付额外开支,便由石冈文史工作者吕理全自费管理,后于2015年初因欠缺经费休馆[13]。经台中市休闲农业发展协会,向劳动部申请多元就业开发方案,于2017年2月重新开放作农产品展售[1]。之后,进行石冈城市规划时,石冈区农会辖下土地从机关用地变更为商业用地后,石冈区农会同意将石冈谷仓产权一并移交市府,于2019年5月9日政府公告产权需于一年内转移[3]

2020年底,区公所将原有围墙拆除[11]

2024年初,台中市文化资产处以月租底标1万元方式委外经营,但接连3月20日、5月30日皆流标[14]。之后月租底标降至9千元,9月4日依然流标[15]。对屡次无人经营活化,石冈区社区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吕嘉珊、万安里长林子晏认为,委外经营年限多两年、及禁止使用明火,导致厂商却步[16]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