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石冈区

台湾台中市的市辖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岡區
Remove ads

石冈区,旧称“石岗仔”,前身“石冈乡”[3],位于台湾台中市中部偏北,大甲溪中游河谷南岸[4],北边多为大甲溪冲积平原,南方则属新社河阶地与丰原丘陵的一部分。全境地势南高北低,聚落多呈散村景观,住商与工业主要聚集在丰势路两侧一带。境内居民以客家人为主,在语言方面则同时采行台湾客家话台湾话[5]

事实速览 石冈区Shigang District 旧称:石岗仔、石硿仔、石缸仔, 国家 ...
事实速览 台湾语言写法及拼音, 汉字 ...

乾隆时期曾为汉番分界处[6]道光年间后始有大量汉人入垦[7]:4,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在清代晚期已成为东势新社八仙山等地的樟脑、木炭、木材货物集散地[7]:5。之后尚有日治时期开通的八仙山森林铁路、五分车、台车,以及战后时期的丰势路、台铁东势线(今东丰自行车绿廊)等,成为通往山区的主要通道,是丰原、东势之间与通往中横公路的必经地[7]:5-6。经济产业主要为农业,原为种植水稻、竹子与果树,现则多改产水果与菇类[5],有白玉苦瓜文心兰、菱角丝瓜、柳松菇、栟柑、高接梨、葡萄等农特产。

Remove ads

历史

石冈区区治所在聚落旧称“石岗仔”[3](或称“石硿仔”、“石缸仔”),乃因地处大甲溪南岸沙洲,在满布石磊之坑谷口处建庄而得名。日治大正九年(1920年),区境独立设行政区“石冈庄”,并将该聚落易名为“石冈”而作为庄役场所在地。

石冈地区古时为平埔原住民噶哈巫族(Kaxabu)朴仔篱群(Varutto)社寮角社社域,早期也是有泰雅族(Atayal)出没的地区。

康熙末年当地开始有来自大埔县等地的客语族群移入垦殖,至乾隆廿六年(1761年),汉人垦拓已达现今的土牛里,筑有十九个土牛作为汉番之界,并严禁汉人越界进垦。

清代,原属彰化县猫雾栜东、西堡,至乾隆中叶改为捒东上下堡,同时以石冈及东势丰原为上堡。光绪十三年(1887年)台湾陞建行省,石冈隶属于台湾府台湾县捒东上堡[8]

日治初期,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台湾县改设台湾民政支部,旋改民政支部为台中县,下设办务署,石冈属于台中县葫芦墩办务署捒东上堡辖域,遂置石岗区庄长,辖有石岗仔庄、仙塘坪、社寮角、土牛及朴仔口庄等。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废三县三厅及办务署制,遂改县为厅,全台设二十厅,厅下各设支厅管辖。大正九年(1920年)七月,地方政制改为五州三厅,下设郡街庄,台中厅改州,支厅改为郡;将原石岗区所属之朴仔口庄,以埤头为界合并葫芦墩区,而石岗区改称为台中州东势郡石岡庄[9]

1945年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改为台中县东势区石冈乡。1950年底,裁撤区署,改称台中县石冈乡[3],下分石冈村、万安村、九房村、金星村、龙兴村、万兴村、梅子村、土牛村、德兴村、和盛村等10个村[10]:105

民国88年(1999年)的921大地震对石冈乡造成严重损失,全乡死亡人数达177人,占当时居住人口数的1.14%,是该次地震受灾乡镇市行政区中,地震死亡率最高的[11]。设置于大甲溪石冈水坝因位于车笼埔断层带上,右岸坝及第16、17、18号溢洪闸门毁损。

2010年12月25日,配合台中县市合并改制为直辖市台中市,石冈乡改制为“石冈区”[3]

Remove ads

地理

地形

石冈区位于台中市中部偏北,地处大甲溪溪南岸狭长的河谷平原地带与新社河阶群的交会处,西与丰原区相邻,南与新社区衔接,东及北与东势区大甲溪为界。全区幅员不大,东西略寛(6.37公里),南北略窄(4.58公里),轮廓呈东西横置之树叶形状。境内北半部为大甲溪河谷平原,海拔约283米(区公所处),为区内精华区;南半部则为不同时期因地盘上升及大甲溪冲积作用而形成的各个河阶地,包括金星面河阶、仙塘坪河阶及南眉河阶,都属于新社河阶群的一部分。全区最高点海拔约565米,即在金星里西南方之河阶台地上[12]:17-18

水文

大甲溪台湾中部的重要河川,属于中央管河川,主流上游发源于南湖大山东峰[13],向西注入台湾海峡,流域主要分布于台中市,并包括南投县宜兰县之一小部分。大甲溪中游自石冈区东南端石仔倔流入,环绕区境东侧及北侧,于石冈区西北端米粉寮附近流出,形成石冈区与东势区的天然边界。

食水嵙溪是大甲溪南岸支流之一,全长大约有15公里,发源地是在新社区永源村马力埔湳堀,其水流经过大南水头、番社岭、水尾、双翠水坝后往新社食水嵙、石冈食水坑,最终于石冈水坝下游处汇入大甲溪。食水嵙溪沿岸生态资源丰富,是多种鸟类的栖息地。

气候

石冈区全境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内,终年温和,适于农作。依据石冈水坝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为摄氏21.9度。月平均温度最低者为一月份之14.2度,最高则为七月之28.3度。全年平均降雨量为2,113.7毫米,而各月降雨量多寡则受季风所支配。夏半季为雨季,三月至八月平均降雨量占全年的75.3%;冬半季东北季风因受中央山脉阻挡影响,降雨量大减,十月至翌年一月平均降雨量仅占全年的5.7%[12]:25-28

人口

更多信息 年份, 人口 ...

根据台中市政府民政局统计,2024年底石冈区户数计有5,021户,人口计有13,877人,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梅子里与龙兴里,2024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1,995人与670人[1]。与台中市山线其他行政区相同,石冈区的人口持续衰退[14],2019年底时石冈区尚有14,758人,至2024年底时已下滑至13,877人[1]。石冈区和台中市其他地区相同,面临人口老化少子化的问题。2024年底时,石冈区的人口年龄构成中,约有8.57%是0至14岁人口,67.69%是15至64岁人口,23.74%是65岁以上人口,老化指数约为277.04%,是台中市幼年人口比例最低且老化指数最高的行政区[15]

Remove ads

政治

历任首长

日治时期

石岗区庄长
更多信息 任次, 姓名[12]:78 ...
石冈庄长
更多信息 任次, 姓名[12]:81 ...

民国时期

石冈庄庄长
更多信息 届次, 姓名[12]:93 ...
石冈乡乡长
更多信息 届次, 姓名[12]:93 ...
石冈区区长
更多信息 届次, 姓名 ...
Remove ads

区政组织

Thumb
石冈区公所

石冈区公所台中市政府在石冈区的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执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台中市政府。区长市长任命,其任期为无任期保障[18]。在区长及主任秘书之下,设有4课4室等8个内部单位[19]

行政区

现今石冈区行政范围的确立,来自于1920年,日本将台湾十二厅改为五州二厅,设石冈庄属台中州东势郡[20]:183。石冈庄辖石冈、仙塘坪、社寮角、土牛等4个大字[20]:184。1945年,改为“石冈乡”,属台中县东势区[20]:183-184。1950年,裁撤区署,石冈乡改直隶于台中县[20]:184。2010年12月25日,台中县市合并改制为直辖市,石冈乡改制为市辖区“石冈区”,隶属台中市。

石冈区共辖10里,其行政区域分布情形为:

更多信息 编号, 里名 ...

选举

石冈区与丰原区新社区东势区和平区划分为台中市第八选举区,现任立委是江启臣

经济

石冈区早期为典型的农业社会,居民多以务农为生,主要耕地分布于大甲溪南岸之河谷平原,聚落多为散村型态。近年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部分居民逐渐迁往交通便利处,形成市街与集村。其中以石冈街区规模最大,具有都市化雏型,人口占全区三分之一,为区内行政、商业中心[12]:215[21]

农业为石冈区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全区耕地面积约七百余公顷,其中水田约占三分之二,主要作物为水稻旱田约占三分之一,主要作物为柑桔水梨葡萄香蕉凤梨水果及各种蔬菜。依据1973年的统计资料,各类作物年产量较多者为稻米2,173公吨、蔬菜1,980公吨、柑桔1,177公吨[12]:218

畜牧业以禽类为主,年产量较多者为鸡45,863只、鸭14,534只、鹅4,668只。渔业多为淡水池塘养殖型态,养殖面积约8公顷,鱼种以鲢鱼草鱼福寿鱼鲤鱼为主[12]:221

在工商业方面,由于石冈区河谷平原狭小,北有大甲溪阻隔,南有新社河阶地限制腹地规模,再加上东西两侧距离东势丰原两大城镇皆甚近,工商活动被其吸引,因而自古以来皆难以发展。省道台3线扩宽以后原有招来较大规模工商业投资机会,然因受限于“石冈水坝特定区计划”的影响,无法顺利展开。依据1976年的统计,境内工厂仅有39家,规模均不大。业别以以邻近丘陵地生产之竹、木制材业17家最多,其余较多者为化工业7家、食品工业5家、非金属制品业5家;商户仅有111家,家数较多者为零售业79家、个人服务业17家、交通运输业14家。商业活动主要服务当地居民日常生活所需,专业服务则仰赖东势、丰原或台中市区等大型城镇[12]:216

宗教

石冈区民的宗教信仰主要为道教佛教台湾民间信仰,而基督新教亦设有据点。主要的道教及佛道混合宫观有位于万兴里的万兴宫、位于万安里的万安宫、位于金星里的石忠宫、位于土牛里的慈云宫、位于龙兴里的龙兴宫及位于九房里的广兴宫等,佛教寺院则有位于土牛里的明山寺,基督新教礼拜堂有位于九房里的石冈基督长老教会及位于和盛里的土牛基督教神召会[12]:260-266

文化

Thumb
土牛客家文化馆

石冈区图书馆位于石冈街区南侧,濒临食水嵙溪,楼高四层,馆舍面积900余坪,藏书达8万余册,为区内民众阅读研究的最佳处所[22]。该馆三楼为设有“石冈客家文物馆”,馆藏品多属民众捐献或清洁队拾获,较无系统化搜集,但也呈现出社区博物馆的克难精神,也算是一大特色。该馆设有3D魔幻剧场,参观者可以观赏立体化之客家山歌演唱,亦可学习客语及客家诗词、客家童谣等[23]

土牛客家文化馆位于土牛里南方,为土牛望族刘家的老伙房改建而成,两侧厢房仍有刘家后人居住,为全台第一座活的客家文化馆[24]。其历史起源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土牛刘家开台始祖刘元龙自广东潮州府大埔县渡台,初居在嘉义,刘元龙56岁时返乡,其子永万、永顺与其孙刘文进(永顺之子)留台并迁往土牛(石冈)地区发展;刘文进号启成,经营日用杂货买卖与豆腐生意谋生,因经营得法,渐有积蓄,家业日益兴隆,而老伙房即刘家来台第三代祖先刘文进在清嘉庆末年(约1820年间)时所兴建。

教育

国民中学

国民小学

  • 台中市石冈区石冈国民小学:位于石冈里,学区为石冈区西部各里。该校前身为“石冈公学校”,创立于日治时期的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为区内最古老的学校。昭和十六年(1941年)更名为“石冈国民学校”,民国57年(1968年)再更名为“石冈国民小学”。
  • 台中市石冈区土牛国民小学:位于土牛里,学区为石冈区东部各里。该校前身为“石冈公学校土牛分教场”,创立于大正十年(1921年)。大正十五年(1926年)独立为“土牛公学校”,昭和十六年(1941年)更名为“土牛国民学校”,民国57年再更名为“土牛国民小学”。

交通

公车客运

台中市市区公车
  • 本表更新时间为2024年3月2日。
更多信息 路线号码, 经营业者 ...
小黄公车

台中市小黄公车是由台中市政府交通局推动的公车系统之一,于2017年4月1日启用,路线皆采固定时间发车且免费搭乘,乘车需于前一天预约,预约人数较多时则安排多辆计程车以提供载客服务,当中仅无台中市市区公车行驶、停靠之路段可随招随停,以扩大公共运输服务范围至年长者、行动不便、偏远地区、携带大型行李的民众[25]。行经石冈区的小黄公车路线有黄17路(中兴岭至石冈区公所)[26]等1条,提供金星、石冈、万安、九房等4个里的居民搭乘[27]

国道客运
更多信息 路线号码, 经营业者 ...

公路

省道台3线是石冈区最主的联外道路,以略呈东南东-西北西走向穿越全乡精华区所在的大甲溪南岸河谷平原。经由该道路向西转西南出区界约1公里,即可连接国道4号的丰原端,由此可连接国道1号(中山高速公路)、国道3号(福尔摩沙高速公路),快速前往南北各地,每逢上下班高峰时段车流偏大,因此时常造成石冈区明德路至丰原区丰势路二段之间大塞车。

若由省道台3线向西南续行,则可通往丰原,再转向南可经由潭子北屯进入台中市中心,亦可续行前往南部各地。若由省道台3线向东出区界经东势大桥大甲溪,即可到达东势区。在东势大桥东侧可沿台3线转向北通往苗栗县卓兰大湖等地,续行可通往北部山线各地;亦可在东势大桥东侧向南转接省道台8线,前往天冷和平谷关等地,或在天冷转接省道台21线前往国姓埔里等地。

市道129号是石冈区东部的一条联外道路,起点位于省道台3线东势大桥西侧附近的土牛,向南可通往新社大坑太平大里等地。

区内另有多条乡道可供区域性连络,其中属于连外道路性质的为中44-1线(石冈向北经长庚大桥过大甲溪通往东势区下湾)、中93线(社寮角往南通往新社区十分、昆山、中兴岭、茅埔角等地)及中90线(金星面往南经下坑溪金坪桥通往丰原区公老坪、北坑口、丰原等地),而属于区内连络道路的仅有中91线(石冈经金星面通往仙塘坪)[28][29][30]

东丰快速道路目前计划兴建中,未来将与国道四号连结,惟石冈当地的石冈反征收自救会进行抗争中[31][32]

公共自行车

台中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iBike)是台中市政府推动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2013年6月开始规划建置[33],2014年7月18日开始营运,2017年5月16日使用次数突破一千万人次[34],石冈区则于2018年6月20日正式引进YouBike1.0系统,并于2021年7月28日引进YouBike2.0系统,2023年6月28日全面停止营运YouBike1.0系统,改为仅营运YouBike2.0系统[35]。资料截至2024年12月31日,YouBike2.0系统已于石冈区设有2个站点[36],并可甲地租车、乙地还车,提供民众租借使用[37]

旅游

Thumb
石冈水坝

石冈区为参山国家风景区谷关游憩区的入口城镇,因地处石冈水坝水源保护区,工业、农牧业发展受限,因此得以保有自然生态环境及传统文化特色。区内主要的旅游景点除区公所规划的石冈水坝、金星石珠、情人木桥、五福临门、梅子社区、土牛客家文化馆及两圳生态步道等风景线外[38],尚有东丰自行车绿廊、石冈农会碾米谷仓梅子社区百年芒果树、挑物古道等知名景点。

石冈水坝位于石冈区西北部,是大甲溪的一个拦河堰,于1977年完工营运,其上游流域面积1,061平方公里,约占大甲溪全流域面积之85%,为大甲溪流域中下游水资源运用枢纽;主要功能在于调节大甲溪流域尖峰发电尾水及河川水资源,并提供大台中地区公共给水及灌溉用水。九二一大地震造成右岸坝及第16、17、18号溢洪闸门毁损。震后,石冈水坝部分受损坝体目前被保留起来,曾为九二一地震国家纪念地,并于第16号溢洪道后方设置鱼道,维护大甲溪鱼类生态。

Thumb
东丰自行车绿廊

金星石珠”是位于金星面庄中福德祠门口两侧的大石球,置于木架之上。临近有张家百忍堂、金星石锁、石忠宫、石冈图书馆等值得驻足之处[39]。“情人木桥”位于万兴里社寮角聚落,横越食水嵙溪,为远东跨距最长的胶合木桥,临近规划有客家美食区、情人商店家、石农广场、食水嵙休闲农业区等观光据点[40]。“五福临门”位于龙兴里火烧坪,原为樟树相思树榕树朴树楠树五棵树木紧密相邻,其后朴树、楠树相继枯死,补植香楠,加上天然繁衍的树杞,仍然凑足“五福”之数[41]。“梅子社区”位于梅子里,社区四周遍植梅树921大地震灾情惨重,居民协力重建,营造许多景点,包括五分车怀旧公园、震临泉、梅子古道、瓮墙等[42]。“两圳生态步道”指八宝圳及其分流电火圳旁的生态步道,横跨德兴里、土牛里、梅子里、万兴里等四里南部,动、植物生态丰富。临近尚有土牛五分车站纪念公园、福仙祠、南眉101步道、社寮角发电厂等景点,值得一游[43]

Thumb
2006年6月水灾冲断的东丰自行车道梅子铁桥(2008年5月修复)

东丰自行车绿廊是位于东势区、石冈区及丰原区之间的一条自行车道,全长约12公里,系由旧东势至丰原间的废弃铁道改建而成,沿线仍保留有多处车站月台建筑。其中石冈车站月台附近原为平地,经九二一地震后出现约十米高低落差,为体验地震断层的极佳地点。沿线设有夜间照明设备,并可以在丰原端与后丰铁马道相接。然于2006年6月9日因大水冲击,导致连接东势及石冈之梅子铁桥受损中断,直到2008年5月31日,该桥修复完成,重新启用。[44]

Thumb
石冈农会碾米谷仓

石冈农会碾米谷仓位于万安里石冈街区忠孝街,建于日治昭和十七年(1942年),为日式杉木结合编竹夹泥墙建筑。近年来石冈稻田面积已逐渐减少,该建筑实为农业社会时期的历史见证。其木制结构颇为精密,系日本技师经历昭和十年(1935年)关刀山大地震后采用的防震结构工法施作成果,在1999年的921大地震中并无重大毁损,获得建筑学界的重视。2002年4月公告为历史建筑,经整修后于2005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45][46]

挑物古道位于金星里东侧与九房里、龙兴里交界处,是昔日石岗仔庄往来仙塘坪庄(今龙兴里)的一条山径,2001年底重新整修为登山步道。步道起点位于石忠宫旁,终点位于五福临门神木,全长约4.7公里。全程最陡峭的路段称为“瘦身坡”,可考验登山者的体力[47]

国际交流

姊妹市

更多信息 国家, 城市 ...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