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石狩市

日本北海道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狩市
Remove ads

石狩市(日语:石狩市いしかりし Ishikari shi */?)是位于北海道石狩振兴局北部的一个城市,邻近札幌市北边的郊区。石狩市是石狩振兴局内唯一面向大海的城市,其海岸线相当长。西边的石狩川在此形成河口并注入石狩湾;南边则隔着发寒川茨户川与札幌市接壤。东边邻近当别町,北边邻近新十津川町增毛町,且位于暑寒别天卖烧尻国定公园的山区内[1]。当地曾盛行渔业[2],但二战结束后则作为札幌市的通勤城镇发展[2]

事实速览 石狩市 石狩市, 日文转写 ...

市名“石狩”源自从辖区中流过的石狩川,石狩川的名称则是源自阿伊努语的“i-sikar-a-pet”,意思是“弯弯曲曲的河川”。[3]

Remove ads

历史

庆长年间松前藩在此设置“石狩场所”以来,此地变成为日本和人阿伊努族交易中心[4];又因为位于石狩川下游出海口,也逐渐成为北海道内陆对外运送货物的中继点。

年表

  • 1871年:设置花畔村、生振村。
  • 1882年:设置樽川村。
  • 1902年4月1日:
    • 位于石狩川河口附近的石狩市街与生振村合并成立石狩町,并成为北海道二级町。
    • 花畔村和樽川村合并成花川村,并成为北海道二级村。
    • 厚田郡厚田村、别狩村、小谷村、押琴村、古潭村、安瀬村、浓昼村合并成厚田村,并成为北海道二级村。
    • 滨益郡茂生村、郡别村合并成滨益村,并成为北海道二级村。
  • 1907年4月1日:
    • 花川村并入石狩町,并成为北海道一级町。
    • 望来村并入厚田村,并成为北海道一级村。
    • 黄金村并入滨益村,并成为北海道一级村。
  • 1975年:石狩町的部分地区(现在的小樽市钱函4~5丁目)并入小樽市
  • 1996年9月1日:石狩町改制为石狩市。
  • 2005年10月1日:厚田郡厚田村、滨益郡滨益村并入石狩市。

交通

铁道

由于石狩市辖区内一直无铁路通过,市内居民必须自行开车或搭乘巴士才能前往札幌工作或就学,一旦积雪就常造成交通堵塞之问题。早从大正时期就曾经多次提出在石狩地区建设铁路的计划,在1922年社至铁路省之后,曾经提出计划兴建由札幌经石狩通往增毛地区的铁路,但一直未曾动工兴建。在1956年也曾经由石狩町政府自行筹资设立“石狩铁路株式会社”(后于1963年更名为“札幌接连港口铁路株式会社”),并取得桑园地区至石狩之间的事业经营许可执照,更进一步的在1959年开始动工,但因资金不足而停止兴建,最后在1998年归还执照并解散公司。

港口

  • 石狩湾新港(重要港湾):有定期航线驶往中国和韩国,现货运量为北海道第六大。
  • 石狩港
  • 厚田渔港
  • 滨益渔港

道路

一般国道
  • 国道231号
  • 国道337号
  • 国道451号
主要地方道
  • 北海道道11号月形厚田线
  • 北海道道28号当别滨益港线
  • 北海道道44号石狩手稻线
  • 北海道道81号岩见泽石狩线
道道
  • 北海道道225号小樽石狩线
  • 北海道道273号花畔札幌线
  • 北海道道508号矢臼场札幌线
  • 北海道道527号望来当别线
  • 北海道道865号樽川篠路线
  • 北海道道1066号石狩湾新港线

巴士

教育

大学

高等学校

中学

  • 石狩市立石狩中学校
  • 石狩市立樽川中学校
  • 石狩市立花川中学校
  • 石狩市立花川南中学校
  • 石狩市立花川北中学校
  • 石狩市立厚田中学校
  • 石狩市立望来中学校
  • 石狩市立聚富中学校
  • 石狩市立滨益中学校

小学

  • 石狩市立石狩小学校
  • 石狩市立生振小学校
  • 石狩市立红南小学校
  • 石狩市立花川小学校
  • 石狩市立花川南小学校
  • 石狩市立南线小学校
  • 石狩市立红叶山小学校
  • 石狩市立八幡小学校
  • 石狩市立绿苑台小学校
  • 石狩市立若叶小学校
  • 石狩市立厚田小学校
  • 石狩市立望来小学校
  • 石狩市立聚富小学校
  • 石狩市立滨益小学校

姊妹市・友好都市

海外

本地出身之名人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