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社头清水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社頭清水岩map
Remove ads

23.886360°N 120.614017°E / 23.886360; 120.614017

事实速览 清水岩寺, 基本信息 ...

社头清水岩,又称清水岩寺清水岩观音亭,是位于台湾彰化县社头乡清水村的岩仔观音寺,为彰化八景“清水春光”,今列县定古迹

早期历史

相传社头清水岩香火由来,是住在寺址南方的村民萧东生接待一名旅者。翌日一早,旅人不辞而别,留下一包裹。此后,村民发现萧东生住家每晚均发出祥光,但前往查看却又没发现类似烧柴等情形,直到打开包裹才知是三宝佛香火,遂于雍正六年(1728年)合议建堂供祀。[1]

Thumb
三川殿
Thumb
神像
Thumb
左侧重修清水岩寺碑载1918年重修时萧载福、萧敦仁为发起人;右侧清水滴心碑,纪录渠道因年久失修而损毁,1918年重修,1920年竣工。

乾隆初年,开山住持悟意禅师开始募款建寺,获朱文玉等人帮助,于乾隆十年(1745年)移址于今址上方山坡地的许厝寮观音坪,以软身材质的千手观音为开山神像[2]。乾隆十一年(1746年),觉通禅师到台湾,日后到社头清水岩与徒众合力砌井导渠,吸引居民移入附近[3]。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第二代住持觉通禅师与仕绅共同将寺再次迁移至现址,称“清水岩观音亭”,获潮州海邑人罗元捷献“南海慈航”匾[2]。相传该地为好风水“丝线吊铜钟”而香火鼎盛[1]

嘉庆四年(1799年)增筑三间瓦栋,后加两廊,增祀十八罗汉[2]。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重修[1][2]。中台湾所谓“三岩二寺”之说,三岩就是虎山岩、清水岩、碧山岩[4]。道光十三年(1833年),江西候补县丞朱英献“慈云广被”匾[2]

彰化县志》卷五.祀典志:

光绪五年(1879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住持应信禅师邀仕绅重建清水岩[2]。寺碑纪录为监生萧贞吉、生员萧锦江等士绅倡议重修。

1918年到1920年,社头清水岩增长护龙与增设左右过水门,成为今日的两殿两廊两护龙三院格局[2]

Remove ads

现代历史

龙柱、过水廊、左右护龙分别于1954年、1963年、1976年改成水泥建筑[2]。1976年改建时,有柯奂章、柯天赐参与彩绘[2]

除主祀观世音外,正殿右边奉清水祖师,左配祀注生娘娘[5]。左右过水廊的地藏菩萨药王菩萨为1963年增祀[2]

内政部曾取消古迹资格,但寺方管理单位积极争取恢复古迹资格,于2004年恢复[2]。2007年1月9日,成功大学建筑系教授张嘉祥、黄斌与文建会中部办公室科长林满圆会勘,初估需斥资新台币3300万元整修[6]。经一年九月以1879万多元整修,于2010年10月23日由主委萧秀梅、彰化县副县长张瑞滨、县府文化局长萧青杉、立委萧景田、社头乡长萧如意等共同主持入火安座仪式[7]

挑盐古道

自清朝,商旅会从社头清水岩走2千3百米远的十八弯古道(挑盐古道)至名间乡运送货物或买卖交易[8]。名间乡田仔村人张清州说,老辈曾以“看到清水岩岩目屎就流不停”来描述十八弯古道的艰险[9]

清水春光

Thumb
多一点的“清水岩”庙匾与“清水春光”匾
Thumb
甘露泉

由于社头清水岩后面是八卦山脉,具林泉之美,吸引骚人墨客在此赋诗吟唱,在清朝就以彰化八景“清水春光”闻名[1]。相传寺匾上的“岩”字多了一点,与嘉庆君游台湾来此寺取水的传说有关[5]。光绪十年(1884年)住持应信禅师献“清水春光”匾[2]。逢端午节,会总吸引大量民众前来取午时水作为祈福、药引、镇宅避邪之用[10]。后来泉水因地下水过量抽用遭破坏,寺方自半公里外的清水岩坑重引泉水,2003年12月23日启用[11]

年节抽签

社头清水岩传统上会在农历十二月廿四日送神日把信众问吉凶的签封存,等到过年初五再启封[12]。该日,庙委会以一次圣筊来抽出三支签卜问国事、农畜、工商[13]。乡民陈萧丹说,1959年抽出的签诗“风云致雨落洋洋、天灾时气必有伤、命内此事难和合、更逢一足出外乡”,是预言当年八七水灾发生,因此他全家和许多乡民逃到清水岩寺避难,让信众大为叹服[12]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