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若狭号列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若狭(日语:わかさ Wakasa */?)号列车是由西日本旅客铁道(JR西日本)运行于京都站、西舞鹤站至敦贺站、福井站、金泽站之间的急行列车。曾经该列车由日本国有铁道(国铁)营运。列车途经山阴本线、舞鹤线、小滨线和北陆本线。
此条目同时记载途经小滨线的优等列车之演变。
概要
在1961年,于小滨线内首次开设优等列车,当时连接若狭和福井市、金泽市等北陆地方。后来于1966年升级为急行列车。在1972年开始驶入山阴本线内,后来随着山阴本线电气化,列车只于小滨线才设有急行服务。最后随着舞鹤线电气化而废除。
运行概况
在西舞鹤站至金泽站之间设有1个往返班次。列车敦贺站至金泽站之间与名古屋站至金泽站至高山站至名古屋站之间的循环准急进行结并运输。
在1963年增加至2个往返班次,但是不再行走福井站至金泽站之间,运输区间改为东舞鹤站至福井站之间。在1964年开设了急行“朝潮”(日语:あさしお),行走于金泽站至出云市站之间,使“若狭”回到1个往返班次。在1970年10月,增加1个往返班次,行走于东舞鹤站至敦贺站之间。在1972年3月起,下行列车于东舞鹤站至京都站之间与急行“丹后”结并,同年10月起与上行列车结并,使“若狭”途经山阴本线进入京都站。
在1986年11月起,于福井站到发的1个往返班次被取消。在1996年3月,山阴本线园部站至绫部站之间电气化完成,“若狭”不再驶入京都站,只剩下1个往返班次,行走于东舞鹤站至敦贺站之间。舞鹤线在1999年10月电气化,新设了特急“舞鹤”,行走于京都站至东舞鹤站之间,“若狭”于同时废除。自此,小滨线内再没有定期优等列车行走。
- KiHa20系
- KiHa55系
- KiHa58系
资料截至1997年10月[1]。当时只有1个往返班次。
临时列车
在1997年度夏天开设了临时急行列车“海洋若狭”(日语:マリンわかさ)(设有2个往返班次),急行“海洋高滨”(日语:マリンたかはま)(设有1.5个往返班次)[2]。“海洋若狭”行走于大阪站至若狭高滨站之间,途经湖西线,使用KiHa65形内燃动车组行走。而“海洋高滨”则行走于新大阪站至若狭高滨站之间,途经福知山线,在新大阪站至福知山站之间与“高贵北近畿”或“高贵鸟取”结并。此外,于同一年度之冬季开设急行“品味之旅若狭”(日语:味めぐりわかさ),该列车行走于新大阪站至若狭高滨站之间[3]。
随着小滨线于2003年电气化,在“舞鹤”列车中,1个往返会在多客时期延长至小滨站,但是在2008年以后便没有这个安排[4][5][6][7][8][9][10][11][12][13][14][15]。
在延长区间中(东舞鹤站至小滨站),列车停靠若狭高滨站和若狭本乡站。
途经小滨线的优等列车简介
在1964年12月,开设了急行“朝潮”(日语:あさしお),以连接北陆地方和山阴地方之间较多观光资源的地方,当时行走于金泽站至出云市站之间,只有1个往返班次。在米子站 → 出云市站之间与准急“皆生”结并运输,因此在该区间以准急列车的身份行走,在运输时间较短和编成较短的情况下,能够做到高乘车率。后来随着“大社”开始行走,列车于1968年废除。
列车名称取自“早上的潮涨”。

(1985年 新疋田站)
在1966年10月,开设了急行“大社”(日语:大社),当时为了连接中京圈和山阴地方之间之新需要而开设,当时行走于名古屋站至出云市站、大社站之间(出云市站 → 大社站之间为普通列车)。在敦贺站至出云市站之间与“朝潮”结并运输。在1968年与“朝潮”整合,运输区间改为行走于名古屋站、金泽站至出云市站、大社站之间。
在夏季海滩季节,于名古屋站到发的编成会有十分多人乘车,因此开设了临时急行“祖母绿”(日语:エメラルド)以辅助“大社”。当时“祖母绿”行走于名古屋站至东舞鹤站之间,在城际列车中,“祖母绿”可保持较高的乘车率。但是在1978年起,运输区间开始缩短和削减服务,最后在1982年废除。后来直至1995年前,“祖母绿”仍然会在海滩季节提供服务。

(1988年 西舞鹤站)
在1982年,当“大社”被废除后,便开设了“桥立”(日语:はしだて),行走于天桥立站至福井站之间。在1986年,下行班次缩短至天桥立站 → 敦贺站之间,上行列车在福井站 → 敦贺站之间为普通列车。在国铁分割民营化和宫津线由北近畿丹后铁道(现时:京都丹后铁道)继承后仍然设有服务。“桥立”最后在1992年废除。
途经小滨线的优等列车之演变
大社 | |||||||||||||||||||||||||||
←大社、米子方向 名古屋、金泽方向→
| |||||||||||||||||||||||||||
| |||||||||||||||||||||||||||
|
- 1961年(昭和36年)3月1日:开设准急“若狭”(日语:わかさ),行走于西舞鹤站至金泽站之间。
- 1963年(昭和38年)4月20日:“若狭”增加1个往返班次,行走于东舞鹤站、西舞鹤站至福井站之间。
- 1964年(昭和39年)
- 10月1日:“若狭”的1个往返班次被取消。但是,直至11月30日前以临时列车的名义继续行驶。
- 12月1日:开设急行“朝潮”(日语:あさしお),行走于金泽站至出云市站之间。
- 1966年(昭和41年)
- 3月5日:“若狭”升级为急行列车。
- 10月1日:开设急行“大社”(日语:大社),行走于名古屋站至敦贺站至出云市站之间。当中敦贺站至米子站之间与急行“朝潮”结并运输。
- 1968年(昭和43年)
- 7月:为了补充“大社”的服务,开设了“祖母绿”(日语:エメラルド),行走于名古屋站至东舞鹤站之间。
- 10月1日:急行“朝潮”整合至“大社”而废除。“大社”变成行走于名古屋站、金泽站至出云市站之间。
- 1970年(昭和45年)10月1日:“若狭”增加1个往返班次,共有2个往返班次。
- 1972年(昭和47年)3月15日:“若狭”开始驶入舞鹤线和山阴本线,开始单向驶入京都站。
- 1978年(昭和53年)10月2日:“大社”于金泽站到发编成之行走区间变成福井站至天桥立站之间。
- 基本上,列车首先在东舞鹤站于早上行走第一班“若狭”1号,驶往福井站。然后在福井站折返,行走“大社”的1个往返班次,来往天桥立站。最后在当日黄昏行走“若狭”4号,回到东舞鹤站。
- 1982年(昭和57年)
- 7月1日:“大社”于名古屋站到发编成之行走区间变成名古屋站至天桥立站之间。
- 11月15日:“大社”废除。同日开设急行“桥立”(日语:はしだて),行走于天桥立站至福井站之间。
- 1986年(昭和61年)11月1日:于福井站到发的“若狭”1个往返班次被废除。
- 1992年(平成4年)3月13日:“桥立”被废除。
- 1996年(平成8年)3月16日:急行“丹后”被废除,使“若狭”变成行走于东舞鹤站至敦贺站之间。
- 1999年(平成11年)10月2日:随着舞鹤线电气化,实施时间表修正。开设电力动车组特急“舞鹤”,行走于京都站至东舞鹤站之间,“若狭”被废除,变成快速列车[17]。
- 2003年(平成15年)3月8日:开设急行“若狭”之复活运输班次,行走于敦贺站 - 东舞鹤站 - 京都站之间,只有1个往返班次[18]。
注脚
相关条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