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福州院校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清末,福州开埠,城内因而出现创办新学的浪潮。1848年,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在保福山教堂设立附属学塾,开启了福州教会学校的历史,促使福州成为中国最早兴办近代教育的城市之一。
此后,文山女中、陶淑女中、华南女子中学、鹤龄英华书院等教会中等学校相继成立,很多近现代的著名学者、官员和社会人士都毕业于这些教会学校或官办新学。幼稚园也于清末在福州出现。
而福州高等教育,则始于1902年创建的全闽大学堂。至1911年,包括教会大学在内,福州有5所高等学府。民国时期,福州高等教育继续发展,到了1949年,共有7所高等院校。
现今福州学校多源自近代学校,为使各位能深入了解,本页面列出福州院校列表。
普通高等学校
福州高等教育可以追溯到1898年成立的福州东文学堂,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全闽大学堂。至清朝结束前夕(1911年),包括教会大学在内,福州有5所高等学府。民国时期,福州高等教育继续发展,至1949年,共有7所高等院校。
福州现有普通高等学校19所(含3所大学独立学院)。其中,私立普通高校8所(含3所大学独立学院)、公立普通高校11所。公立普通高校中,省部共建本科高校5所,一般省属高校6所。
此外,福州市境内亦有两所外地高校的分校或校区及两所外地高校的研究系所,另有三所外地高校的校区筹建、拟建中。
下面为各位列出现存的福州本科普通高等院校:
- 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学院
- 天津大学福州国际联合学院
- 中国人民大学福州研究院
- 厦门大学平潭研究院
- 复旦大学医学研究所福建校区(筹建)
- 东南大学福州校区(筹建)
- 厦门大学福州校区(拟新建)
高等专科学校
福州专科教育始于大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船政大臣沈葆祯于马尾港所设的海军学院,1867年改名为“船政学堂”,开展造船、航海教育。其后,多所学校亦开设专科教育,亦有不少专科学校开办。
1912年,民国肇始。在1949年被中国共产党接管之前,福州亦有不少专科学校,专科教育成果丰硕:1937年成立“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1940年成立“福建省立农学专科学校”、“福建省立音乐专科学校”(1942年改国立,中共接管后被并入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乃今上海音乐学院前身之一)、1941年成立“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今之高等专科学校,多以上述院校为基础,为让各位深入了解,下面列出现存的福州高等专科学校:
成人高等学校
高级中等学校
福州近现代中等教育始于1848年,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在保福山(即 吉祥山)教堂设立附属学塾。教会学校的创办,使许多福州女性开始有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此后,文山女子中学、陶淑女子中学、华南女子中学、鹤龄英华书院等教会中等学校相继成立,影响不断扩大,教会学校的生源也由早期的社会中下层为主发展到民国时期的中上阶层为主。
福州现今之高级中学,依省政府之等级查核分有三类,其中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31所(民间俗称“一类校”)、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26所(民间俗称“二类校”)、福建省三级达标高中22所(民间俗称“三类校”),剩余未评级学校共25所[1] [2]。
截至目前,福州市域(包含平潭,但暂不包括马祖)的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共31所(已评级的私立中学不在列表内,详见私立高级中学部分)。其中,福建省属高中3所、福州市属及六城区属高中16所、各县属高中共12所。
下面列出现存的福州一级达标高中[3]:
- 闽侯第一中学
- 闽清第一中学
- 连江第一中学
- 连江尚德中学
- 连江黄如论中学
- 罗源第一中学
截至目前,福州市域(包含平潭,但暂不包括马祖)的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共26所(已评级的私立中学不计入且不在列表内,详见私立高级中学部分)。其中,福建省属高中1所、福州市属及六城区属高中14所、各县属高中共11所。
下面列出现存的福州二级达标高中:
- 福建师范大学平潭附属中学
- 福州铜盘中学高中部
- 福州第四十中学高中部
- 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高中部
- 福州第十五中学高中部
-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中部
- 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高中部
- 闽江学院附属中学高中部
- 福州第十中学高中部
- 福州延安中学高中部
- 福州鼓山中学高中部
- 福州亭江中学高中部
- 长乐高级中学
- 长乐第二中学高中部
- 长乐第七中学高中部
- 永泰第二中学高中部
- 永泰第三中学高中部
- 连江文笔中学高中部
- 闽侯第二中学高中部
- 闽侯第三中学高中部
- 闽侯第四中学高中部[5]
- 闽清高级中学
- 平潭城关中学高中部
截至目前,福州市域(包含平潭,但暂不包括马祖)的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共22所(已评级的私立中学不在列表内,详见私立高级中学部分)。其中,福州市属及六城区属高中3所、各县属高中共19所。
下面列出现存的福州三级达标高中:
- 闽侯第八中学高中部
- 闽侯第六中学高中部
- 连江第二中学高中部
- 连江第五中学高中部
- 连江华侨中学高中部
- 罗源第二中学高中部
- 永泰城关中学高中部
- 福清虞阳中学高中部
- 福清元载中学高中部
- 福清龙西中学高中部
- 福清康辉中学高中部
- 福清海口中学高中部
- 福清三山中学高中部
- 福清东张中学
- 福清洪宽中学高中部
- 福清宏路中学高中部
- 福清港头中学高中部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福州学校
- 长乐第四中学高中部
截至目前,福州市域(包含平潭,但暂不包括马祖)的私立高级中学共23所。其中,福州市辖高中17所、高新区辖高中共2所、福清市辖高中4所。
下面列出现存的福州私立高级中学[2]:
- 福州文博中学高中部
- 福州黎明中学高中部
- 福州左海学校高中部
- 福州超德中学高中部
- 福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部
- 福州华威高级中学
- 闽江涵雅艺术实验高中
- 福州恒一高级中学
- 福州青鸟北附高级中学
- 至一华伦高级中学
- 福州市赛德文高级中学
- 福州市星纪园高中
- 福外高级中学
- 福州卓壹高级中学
- 福州树德学校
- 福州市新启明学校
- 福州三状元高级中学
- 福州耀华高级中学
- 福州辅仁学校
- 福清西山学校
- 福清京师高级中学
- 福州市书生实验学校
- 福清市文光高级中学
公元19世纪70-90年代,由于中国大陆盛行铁饭碗、包分配之风,诸多中等专科学校兴办起来,而诸多完全中学的高中部亦改建为中等专科学校。
但随着千禧年代后学历的大量需要和学历贬值,高中再度兴办起来,诸多由完中高中部转设而成的中等专科学校被迫与初中部切割。为解决这个困境,2024年起福州市教育局批准中等专科学校设立综合高中班。
下面列出福州目前开设的综合高中班[2]:
- 福建工贸学校综合高中班
- 福建经济学校综合高中班
- 福州财政金融职业中专学校综合高中班
- 福州商贸职业中专学校综合高中班
- 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综合高中艺术特色班
- 福州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综合高中班
- 长乐职业中专学校综合高中班
- 长乐职业中专学校综合高中体艺特色班
- 闽侯职业中专学校综合高中班
- 闽侯县美术中等职业学校综合高中班
- 连江县职业中专学校综合高中班
- 罗源县高级职业中学综合高中班
- 闽清职业中专学校综合高中班
- 永泰城乡职业建设中专学校综合高中班
中等专科学校
公元19世纪70-90年代,由于中国大陆盛行铁饭碗、包分配之风,诸多中等专科学校兴办起来,而诸多完全中学的高中部亦改建为中等专科学校。
但随着千禧年代后学历的大量需要和学历贬值,高中再度兴办起来,诸多由完中高中部转设而成的中等专科学校被迫与初中部切割。
下面列出现存的福州中等专科学校:
- 福建工业学校
- 福建理工学校
- 福建建筑学校
- 福建邮电学校
- 福建经济学校
- 福建商贸学校
- 福建工贸学校
- 福建经贸学校
- 福建民政学校
- 福建航运学校
- 福建技师学院
- 福建铁路机电学校
- 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
- 福建海洋职业技术学校
-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 福建省船舶工程技术学校
- 福建省第二高级技工学校
- 福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福建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 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原福州第六中学高中部)
- 福州财政金融职业中专学校(原福州第十三中学高中部)
- 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原福州第十六中学高中部)
- 福州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原福州第十七中学高中部、福州第二十五中学高中部)
- 福州商贸职业中专学校(原福州第二十二中学高中部)
- 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原福州第二十三中学高中部)
-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专学校(原福州第二十四中学高中部)
- 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原福州第二十九中学高中部)
- 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跨洋校区(原福州跨洋中等职业学校,由福州十二中高中部转设)
- 福州对外贸易职业中专学校(原福州第十四中学高中部,后福州商务职高并入)
- 福州盲校
- 福州艺术学校(现为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学校)
- 福州聋哑学校
- 福州体育运动学校
- 福州第一技师学院
- 福州第二技师学院
- 长乐职业中专学校
- 闽侯县职业中专学校(原闽侯县第五中学)
- 闽侯县美术中等职业学校
- 闽清职业中专学校
- 永泰城乡建设职业中专学校
- 连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罗源县高级职业中学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附属龙华职业技术学校
- 福清三华职业技术学校
- 福清西山职业技术学校
- 福清智铭职业技术学校
- 福州市旅游技术学校
- 福建中华技师学院
- 福建省飞毛腿技师学院
- 福建省闽江职业技术学校
- 福建省新华技术学校
- 福建财茂工业技术学校
- 福建省新东方技工学校
- 福州市华帜技工学校
- 福州市国融技工学校
- 福建省东南技术学校
初级中等学校
福州之初级中学多为完全中学之初中部,亦有因完中时期之高中部转设中等专科学校或独立的初级中学。因公元20世纪90年代优质高中停办初中部、优质初中停办高中部,许多优质高中便私办私立初中,如福州第一中学创办的福州三牧中学系列学校、福州第三中学创办的福州立志中学、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办的福州时代中学等等。
后优质高中复办初中部、私立初中采取摇号政策,加之私立初中转设为公立学校初中部,私立初中渐渐没落,不少由优质公立高中创办的私立初中渐渐与优质公立高中脱钩,不再有所关联。
下面列出现存的福州初级中等学校[6]:
- 福州市第一中学初中部
-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原福州时代中学)
- 福建师范大学平潭附属中学初中部
- 福州市第三中学晋安校区
- 福州市第三中学罗源校区初中部
- 福州市第四中学橘园洲中学
- 福州格致中学保福校区
- 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初中部
- 福州市第六中学
- 福州市第八中学初中部
- 福州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 福州市第十一中学初中部
- 福州市第十六中学
- 福州市第十八中学初中部
- 福州市第十九中学
- 福州市第十九中学滨海校区
- 福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 福州市第二十五中学初中部
- 福州高级中学初中部
-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初中部
- 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初中部
- 闽江学院附属中学初中部
- 福州华侨中学初中部
- 福州江南水都中学(原福州八中江南水都校区)初中部
- 福州铜盘中学初中部
- 福州金山中学初中部
- 福州屏东中学初中部
- 福州屏东中学屏北分校
- 福州屏东中学软件园办学点(临时)
- 福州滨海实验学校初中部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福州学校初中部
- 福州延安中学教育集团初中部
- 福州杨桥中学初中部
- 福州第十四中学
- 福州第十五中学初中部
- 福州第三十六中学
- 福州第三十六中学荷塘校区(原福州第三十一中学)
- 福州鳌峯学校(原福州第三十四中学、福州八中鳌峯初级中学与福州第三十八中合并成立)
- 福州红山中学
- 福州螺洲中学
- 福州永南中学
- 福州盘屿中学
- 福州第十二中学
- 福州第二十一中学
- 福州第二十九中学
- 福州第三十中学
- 福州第三十九中学
- 福州第四十中学
- 福州城门中学初中部
- 福州高盖山实验学校初中部(原福州盖山中学)
- 福州仓山实验中学(原福州第四十中学凤岗里分校)
- 福州仓山实验中学金山分校(原福州第四十中学金山分校)
- 福州仓山金港湾实验学校(原仓山七期中学)
- 福州北峯中学
- 福州鼓山中学
- 福州则徐中学
- 福州则徐中学桂湖校区初中部
- 福州第七中学初中部
- 福州七中琴亭校区
- 福州七中主题校区
- 福州第二十中学(福建开放大学附属中学)
- 福建开放大学附属中学鳝溪学校
- 福州象峰学校
- 福州象峰学校二部
- 福州横屿学校
- 福州第三十二中学
- 福州秀山初级中学
- 福州宦溪初级中学
- 福州第十中学初中部
- 马尾第二中学
- 福州江滨中学
- 福州快安学校(福州江滨中学快安校区)
- 福州第二十四中学
- 福州金砂初级中学
- 福州海云初级中学
- 马尾第一中学初中部
- 福州亭江中学初中部
- 福州琅岐中学初中部
- 长乐第一中学首占校区
- 长乐第二中学初中部
- 长乐第三中学初中部
- 长乐第四中学初中部
- 长乐第五中学初中部
- 长乐第六中学初中部
- 长乐第七中学初中部
- 长乐华侨中学初中部
- 长乐城关中学
- 长乐朝阳中学
- 长乐吴航中学
- 长乐航城中学
- 长乐琅峰中学
- 长乐鹤上中学
- 长乐文岭中学
- 长乐文武砂初级中学
- 闽侯昙石山中学(闽侯第一中学初中部)
- 闽侯实验中学(原闽侯第一中学初中部)
- 闽侯第二中学初中部
- 闽侯第三中学初中部
- 闽侯第四中学初中部
- 闽侯第六中学初中部
- 闽侯第八中学初中部
- 闽侯鸿尾中学
- 闽侯大义中学
- 闽侯七里学校
- 闽侯洋里中学
- 闽侯廷坪中学
- 闽侯大湖中学
- 闽侯小箬初级中学
- 闽侯罗桥初级中学
- 闽侯上街实验学校(加挂“福州大学附属上街实验学校”牌子)
- 闽侯竹岐初级中学
- 闽侯白沙初级中学
- 闽侯荆溪初级中学
- 闽侯尚干初级中学
- 闽侯青圃初级中学
- 闽侯祥谦初级中学
- 闽侯虎峯初级中学
- 闽侯关源初级中学
- 闽侯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
- 平潭第一中学初中部
- 岚城校区
- 北街校区
- 平潭城关中学初中部
- 本部
- 强兴校区
- 平潭城南学校
- 本部
- 龙南校区
- 闽侯淘江中学
- 闽侯英才学校初中部
- 闽侯东南学校
- 平潭岚华中学
- 平潭翰英中学
- 平潭新世纪学校初中部
- 平潭赛尔双语学校
小学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