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空军第八战术战斗机大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空军第八战术战斗机大队简称第八大队,原为空军第八重轰炸机大队,目前已裁撤。[1]
历史沿革
- 1936年空军第八大队在江西南昌成立,下辖第10、19、30中队,装备6架Savoia-Marchetti S.72、6架He111-A0轰炸机,5架马丁139W轰炸机。[2]
- 1938年,第14中队队长徐焕昇率领第19中队副队长佟彦博曾经飞临日本上空,空投传单,进行“人道远征”。
- 1944年,第八大队抽调飞行机组人员与相关技工至美国进行B-24轰炸机训练,这批人员被称为八大队30机组,也是最先完成训练的30组B-24轰炸机人员。
- 1944年初,第八大队解编,军委会运用在美国的换训人员成立新的第八大队,队长洪养孚,下辖第33、34、35中队,操作机种B-24M。但这批机组人员因相关指挥与给养给行政问题等原因一直到抗战胜利才回国。[3]
- 1946年,第八大队进驻上海大场机场,操作美国由租借法案提供的37架B-24M轰炸机。同年接受美军资产3架C-87运输机、1架C-109运油机,但在评估状况后只留用2架C-87,其余拆解作为备料。[4]
- 国共内战中,34中队在1946年中秋节前派遣3架B-24轰炸机至北平协助华北作战。
- 1947年3月,14架B-24进驻陕西户县支援陕北战役。
- 1948年7、8月间,B-24轰炸机18架派赴山西省太原作战。1948年底徐蚌会战期间,B-24主要驻地为南京与北平,由两地穿梭支援华北战场,掩护当时遭包围的国军部队突围。
- 1949年2月25日,重庆号巡洋舰投共;第八大队首先在3月3日派遣4架B-24轰炸机搜索行踪,3月16日7架B-24进驻山东青岛机场,由陈嘉尚指挥搜索渤海湾,最终共派出9架B-24追击,3月17日负责侦查的RP-38侦察机在烟台北方60海里处发现,青岛机场派出9架B-24未能寻获。3月18日在葫芦岛寻获,由4架B-24将其炸伤,3月19日将7架调派的B-24集中轰炸重创重庆号,3月20日再派出4架轰炸,逼使该舰在同日自沉。
- 1949年5月,第八大队的6架B-24撤出北京南苑机场,随后第八大队撤往台湾,并将驻地设在新竹基地。
- 1949年7月第八大队开始执行轰炸南京、上海等任务,为上海大轰炸国军主力空袭部队。同年古宁头战役期间八大队轰炸金门周遭的解放军炮兵阵地。
- 1953年,第八大队和第二十空运大队组成最初的第二联队,同年因应B-24轰炸机耗损严重,第八大队开始换装PB4Y-2私掠者巡逻机。第4中队改隶第八大队,翌年第六战术侦察大队在桃园基地成立,第4中队再度改隶第六大队。
- 1957年10月,第八轻轰炸大队改番号为第八混合大队。
- 1958年8月1日因PB4Y-2机体零件缺乏,第八大队奉令裁撤。至此,第二联队成为第十一大队的直属联队。而第八大队下辖的第33、34、35中队,升格为独立队。
- 1982年,空军第828联队在花莲基地成立,下辖第14、15、16中队,由联队直接指挥,接收其他联队淘汰下来的F-5A/B自由斗士战斗机。
- 1986年,第八大队复编,番号全衔改为“空军第八战术战斗机大队”,开始换装F-5E/F中正号战斗机。
- 1992年,第828联队裁撤,第八大队改隶空军东部指挥部。
- 1995年,空军向美国租借的40架T-38A鹰爪式教练机抵达花莲港,第八大队成为空军换装二代机的训练单位。
- 1998年,第八大队和桃园基地的第401联队互换驻地。第八大队改隶空军桃园基地指挥部。同年T-38A鹰爪式教练机因三年租约到期归还美国。第四中队在桃园基地恢复建制,操作RF-5E虎眼式侦照机。
- 2005年,第八大队连同空军桃园基地指挥部一同裁撤,剩余的F-5E/F中正号战斗机移交给第737联队。第四中队东迁花莲,并入第12战术侦察机队,成为其下辖的“虎眼分队”,仍操作RF-5E虎眼式侦照机。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