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竹围仔 (盐水区)
臺灣臺南市鹽水區的一個傳統聚落名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竹围仔是台湾台南市盐水区的一个传统聚落名称,她曾经是旧时学甲十三庄学甲寮庄头中的角头聚落之一,并且为学甲慈济宫八区中的东北郊区,行政区曾经规划为盐水镇饭店里,2018年4月30日台南县市合并后实施邻调整部,饭店里与邻近的大丰、田寮等三里合并,目前归为为盐水区三和里。[1]
地理位置
位于学甲区宅港西稍偏北边,两聚落间有一间庙即宅港龙安府,再往西北不远约1公里便是同盐水行政区的麻油寮聚落。另外,急水溪从聚落西北向东南分两路径,分别流经聚落的南北两边,流经聚落北边的是急水溪分流田寮大排,南边的则是急水溪主河道。[2][3]
聚落脉络
早期所谓“学甲十三庄”,即是以学甲慈济宫为中心而向四周拓建的13个庄头,其范围大致分布在八掌溪与将军溪间的中下游地带。13庄分别为:学甲区的学甲、中洲(含东头角、过港仔、头前寮、西廍、头港仔)、大湾、草坔(下草坔、中草坔、顶草坔)、山寮(含瓦寮)、宅仔港(含德安寮、二港仔)、学甲寮(含大埔口、盐水麻油仔寮、竹围仔)、倒风寮(含红茄萣仔、红虾港),和北门区的三寮湾、溪底寮、二重港、渡仔头(含北马仔)、灰窑港(含西埔内)等。[2]
竹围仔(台湾话:Tit-uî-á)为学甲寮庄头中的角头之一,聚落一开始为学甲李姓所迁拓之地,然而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惟碍于聚落南北皆为河道所限,况且两河道又将此地区斜切限制了所在区域的扩张,故而此聚落腹地甚小不易形成大的聚落,目前全庄仅不到10来户。早期此聚落称为竹围庄后又称竹围仔,而之所以有如是的名称,乃是以本村庄内住户前后周围均种有刺竹围而得名。[2][1]
Remove ads
交通
聚落虽有急水溪及田寮大排的经过,然因目前两溪的运输效果全无,因而仅能以陆路为主。且仅台19号线分支路经此聚落,也是是唯一的联外道路。道路由东北向西南沿着聚落边缘,在庄头的西南方与河堤道路交会。[4][5][6]
宗教
盐水竹围仔一来由于腹地甚小,加之聚落内居民户数甚少不到10户,居民又多以务农为主经济能力较为薄弱,因而庄内并无任何寺庙,惟居民以虎爷为庄神,并寄奉于一般民家的神坛(黑虎大将坛)之中,而虽如此,每逢慈济宫的年度庆典,仍然是会出神轿参与刈香与谒祖等盛事。[2][7]
图集
-
盐水竹围仔-空照1
-
盐水竹围仔-空照2
-
盐水竹围仔-空照3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