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竹莲里传统聚落古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竹蓮里傳統聚落古井map
Remove ads

竹莲里传统聚落古井,是位于台湾新竹市东区竹莲里、新竹竹莲寺后的水井,列为新竹市古迹

事实速览 竹莲里传统聚落古井, 位置 ...

状况

竹莲里在清治时期曾是汉人与原住民交界处,清廷在此成立巡司埔,作为部队驻地[1]。该里有口八角形的古井,井口先平铺薄砖,再平砌八块厚石板,上竖八块石板,水面以下构造为卵石交叠砌造,依聚落形成年代推测,至少创建同治前,极有可能就是《淡水厅志》记载的巡司埔井[2][3]。此井水源来自十八尖山的地下水[4]。因水质很好,不仅有人安奉井神,日治时代北门郑家煮鸦片用的水,都指定要挑这口井的水,并要求挑夫上必须附有一片古井旁大树树叶,故又名“鸦片井”[5]。依据《新竹郑利源号典藏古文书》,北门郑家雇员李锡金曾帮助一名商人走私藏在面线的鸦片膏,而共同获得批货权[6]

战后地址为南大路388巷内[3],巷又称“中井巷”[4],里名曾称为“中井里”[7]

二十世纪中叶,因台铁蒸汽火车需添水加煤,就在这附近设立机关库抽地下水,导致断水,引发民怨。台铁因此另铺自来水管连接,水龙头就装在井口供民众取用,也造就全台湾仅有的“由水龙头出水的古井”。[4]

自来水普及后,位在竹莲寺后方的此井反成小巷的路障,于是当地里长郑焕堃奔走市府,要求列入市定古绩[4]。2016年3月7日,新竹市文化局文化资产审议委员会,将此井以“竹莲里传统聚落古井”列为市定古迹[3][2]。文化局将此井结合新竹竹莲寺浴佛、泰国泼水节,举行过泼水节活动[2]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