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竹市

台湾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竹市map
Remove ads

新竹市中华民国台湾省,位于台湾西北部。北边、东北边与新竹县相连,西临台湾海峡,南邻苗栗县。新竹市为新竹都会区的中心城市,全市划分为3个,总面积约为104.1526平方公里,全境除南半部属竹东丘陵外,其余均为地势低平的平原。建城于1718年,是北台湾闽南人最早建立的城市。新竹市古名“竹堑”,系源于平埔原住民道卡斯族“竹堑社”[2],因九降风特别强盛,而又名“风城”。

事实速览 新竹市Hsinchu City 旧称:竹堑(qiàn)、风城简称:竹、新竹、竹市, 国家 ...
事实速览 汉语, 标音 ...

新竹市是全球高科技代工产业的重镇,早在日治时期,1936年台湾总督府在新竹市成立天然瓦斯研究所,是台湾最早成立的工业研究机构,战后先后经历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天然气研究所、中国石油公司新竹研究所、经济部联合工业研究所,至1973年起与联合矿业研究所金属工业研究所合并设立工业技术研究院。1980年代初期复因新竹科学园区的设立,吸引大批国内与国际厂商的投资与高科技人力的移居,加速了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Remove ads

历史

Thumb
清代新竹北郭园摄影

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台湾进入日治时期,新竹划属于台北县新竹支厅竹北一堡[3]:148。三十年(1897年)改隶新竹县。三十一年(1898年)废除新竹县,改隶台北县新竹辨务署。三十四年(1901年)废县置厅,改隶新竹厅しんちくちょう Shinchiku chō)。四十二年(1909年)废除竹北一堡,划归于新竹区大正九年(1920年)废厅置州,废除新竹区,改隶新竹州新竹街[3]:148昭和五年(1930年)升为新竹市[3]:148。十六年(1941年)香山庄与部分旧港庄六家庄并入新竹市。1945年台湾光复,新竹划属于台湾省新竹市。1946年新竹县竹东区竹东镇宝山乡并入新竹市,成为竹东区宝山区。1950年新竹县分拆出桃园县苗栗县,新竹市划属新竹县新竹市[3]:148,同时自新竹市分出竹东区、宝山区与香山区,改制为新竹县竹东镇、宝山乡与香山乡。1982年新竹市与新竹县之香山乡合并,同时重新升格为台湾省新竹市。[3]:148

Remove ads

明郑时期

新竹故名“竹堑”(台湾话Tek-chhàm),原为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堑社社域[2]:102。1626年西班牙统治北台湾后,曾有西班牙传教士行至此地。新竹地区的开发要追溯到1661年郑成功自金门挥兵、经过澎湖,向支配台湾岛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军,取得统治权后,大量的汉人来台开垦,入台令部属屯垦算起,主要屯田蓬山后垅地区,势力广及竹堑。隶属天兴县,并置通事管理“竹堑番社”。

清治时期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纳入大清版图,二十三年(1684年)竹堑划属诸罗县。三十年(1691年)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王世杰获准带领亲族180余人与同安县同乡以暗街仔为中心向市区发展,同时向竹堑社族人取得土地垦植,广兴水利开发良田,形成闽南人移民聚落。

Thumb
新竹竹莲寺所供俸的监生王世杰与钦加知州衔候选州同王春塘长生禄位
Thumb
淡水厅城东门,道光八年(1828年)署理淡水抚民同知李慎彝监造
Thumb
新竹长和宫郑用锡之子郑如梁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所立“海邦赫濯”

雍正元年(1723年)配合北台湾的开发,改隶新成立的彰化县淡水厅。九年(1731年)淡水厅升格为散厅,由淡水抚民同知管理。十一年(1733年)淡水厅治从彰化县沙辘移至竹堑,并以莿竹建城,自此竹堑逐渐成为北台湾的政经中心。道光七年(1827年)进士郑用锡等人呈请兴建新城获准,由淡水抚民同知李慎彝擘划,于八年(1828年)淡水厅城开始改以砖石建造城墙与四座城楼

光绪元年(1875年)台湾府分设二大甲以北设台北府,分淡水厅淡水县新竹县基隆厅,同时竹堑改称新竹淡水厅城成为新竹县城。系取竹堑之“竹”,加“新”字而为新竹,意即新的竹堑城,仍以竹堑城为县治。自此以后,竹堑城渐被改称为新竹城,竹堑地区亦渐改名新竹地区[4]十三年(1887年)设立福建台湾省,并分三府,新竹仍属台北府,同时分新竹县南部成立苗栗县

日治时期

Thumb
新竹州厅(今新竹市政府大楼)

1895年乙未战争中新竹成为抵抗日军接收北台湾的重要据点。战后总督府福建台湾省的3府1州改为3县(台湾府改为台中县台东直隶州降级归台南县管辖),原府下辖的县改为县辖的支厅;台北府新竹县因此改为台北县新竹支厅管理,辖区约为今之新竹县市与桃园市南侧、苗栗县北侧。1897年新竹支厅升格为新竹县,并扩大南侧的辖区至今之苗栗县南侧,下辖数个辨务署,其中新竹辨务署的辖区已与今之新竹市差不多,并多管辖今竹北除了旧港(原称竹堑港,竹北沿海)一带。隔年新竹县被废,今之苗栗县中南侧地区并入台中县管理,其余归台北县所辖;而新竹辨务署辖区南扩大到台中台北2县县界和今之新竹县(不含湖口新丰新埔关西)。隔年全台辨务署整并,新竹辨务署并入今湖口、新丰、新埔等地区。

1901年废县置厅,基本上原辨务署直接变成一级的厅,新竹辨务署改为新竹厅,辖区不变。1909年苗栗厅废厅,被并入新竹厅及台中厅,新竹厅范围扩大到约今之苗栗县与新竹县市;今之新竹市范围约为新竹厅直辖(不设支厅地区)的新竹区(约今之东南西北四大路围起来的地方)、树林头区(今北区和东区)、香山区。1920年废厅置州,合并新竹厅、桃园厅为“新竹州”,州治设于新竹郡新竹街,新竹郡郡治亦设于新竹街;新竹街之范围约为今之北区、东区不含南寮地区。1930年1月新竹街升格为新竹市,自新竹郡分出,置市役所,仍为州厅和郡役所之所在地。1941年合并香山庄全部及旧港六家庄之一部分,扩大行政区域,下设25个区会协助推行市政。

Remove ads

中华民国时期

Thumb
1945年到1950年间的新竹市行政区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将新竹州改为台湾省新竹县,并接收新竹市役所,改为新竹市政府,隶属于接管委员会,将原日治时期所设25区改为9区,同时接收原新竹州各郡役所。1945年10月30日改为台湾省新竹市,新竹县县治则改至桃园镇,新竹市政府迁入原州厅办公室;1946年将原辖的9区整并东、西、南、北、香山等5区,东区区公所设于中正路40号、西区区公所设于省立新竹医院(今远百)、南区区公所设于新竹寺(今南门公园)、北区区公所设于北门派出所。总面积约101平方公里,由于由日治州辖市改制的省辖市比起当时中华民国其他省份的省辖市,规模与人口都不足,因此同年将新竹县竹东区竹东镇宝山乡并入新竹市成为竹东区和宝山区,总面积约209平方公里,为当时全台9个省辖市中面积仅次屏东市第2大,人口约120,000人则为第4多,人口密度则位列第6。

1950年底实施地方自治,台湾省行政区划重划,新竹县改划分为桃园县新竹县苗栗县等3县,新竹县、市合并,新竹市降为县辖市,并将竹东、宝山、香山等3区自新竹市析出,改制为竹东镇、宝山乡、香山乡,隶属新竹县,此时新竹市总面积约49平方公里。原新竹市政府办公处改为新竹县政府办公处,新竹市公所址则置于中正路原东区区公所,1955年夏迁入林森路原县立中学办公(今中兴百货处),1975年再迁至民族路今东区区公所址。而东、南、西、北四区虽废除,但仍作为新竹县议会的选区划分。

1982年7月1日新竹市与新竹县之香山乡合并,再次升格为省辖市,并成立新竹市政府,初不设区[5],1990年11月1日,将市区依照自战后以来划分的议员选区,以原东区和南区选区为东区、北区和西区选区为北区、以及香山区并置区公所,正式分区治事[6]。但东、南、西、北四选区仍继续存在于今新竹市议会选区划分。

Remove ads

地理

Thumb
十八尖山所见之新竹市景
Thumb
新竹市区街道

水文

新竹市的河川由北而南依次为头前溪、客雅溪、三姓公溪大庄溪顶寮溪汫水港溪海山川盐水港溪,均为由东向西流入海。其中除头前溪发源于雪山山脉西麓外,其余均发源于竹东丘陵[7]

头前溪流经本市北部边界于南寮北侧入海,水系全长63.04公里,为新竹市、最大的河川,也是形成新竹平原的两大主要冲积源之一。中、下游建有许多水利工程,以灌溉包括本市在内的新竹平原农地。客雅溪发源于竹东丘陵,全长约24公里,流经本市闹区南侧而于罟寮附近入海。盐港溪也是发源于竹东丘陵,流经本市最南端的内湖地区而于灰窑附近入海。

气候

事实速览 新竹观测站, 气候图表 ...

新竹市属于海洋性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有雨,但夏冬两季较易缺水,夏季的降水贡献,主要来自在西太平洋形成的台风,其次是午后对流雨,冬春两季以锋面雨较多。全年无雪,在2016年1月24日有下雪花的纪录。(虽气象局称其为冰霰,但其实许多市民捡到完整的雪花)竹风兰雨是台湾北部秋冬的气候特色,自苗栗县到新北市为风区,新北市到宜兰县为雨区,两者交界大约在淡水、八里一带。新竹市于5、6月梅雨季时,总雨量时常为彰化以北半个台湾之中,相对较高的,与其特殊地形有关。除冬季东北季风肆虐时,风寒效应造成之低温,新竹市全年气候相当平和、舒适。

春季受大陆冷高压影响,仍盛行东北风,偶有南风,偶有暖湿气流交会之平流雾。春末时新竹市处于相当舒适的季节。

夏季前期盛行西南风,后期受太平洋高气压北移、西伸影响,地面风场转吹东南风至东风,吹偏南风时易有午后雷阵雨,偶有台风侵台出现大量的降雨。

秋季盛行风逐渐转为东北风,风场转向时,配合天气系统影响,吹强烈东风时,受地形影响产生作用,温度偏高,仍有台风带来降雨之机会。

冬季盛行东北风,常受大陆冷高压影响,温度偏低,于高压东移出海时,温度回升,地面风场转东风时,放晴机会较高。于12-2月时,由于强烈大陆冷气团的来袭所形成的数波寒流影响,常有数天因辐射冷却效应使清晨低温异于正常。

更多信息 新竹(平均数据1992-2020年,极端数据1938-2023年更新中), 月份 ...
Remove ads

族群分布

1926年的普查统计中,显示出新竹市区闽南移民对于广东移民拥有压倒性的人口优势。(以移民时清朝明朝的区域划分福建省广东省。)

更多信息 省份/居民(千人), 福建 53.5 ...
Thumb
1927 闽客(粤)两族分布图

早期的大新竹地区(今桃竹苗地区)原本是台湾原住民竹堑社(为平埔原住民道卡斯族的一支)的传统世居地,周遭的山区则有赛夏族泰雅族分布。在汉人开始移居台湾之后,因市区有大面积耕作田园,多次大规模闽客械斗,客家人侵犯市区的闽南人,在几波的攻击无法进犯下,退居新竹郊区、中坜地区和苗栗山区等地,民国三十九年(1950年)8月,新竹市废除省辖市资格降为县辖市,客家人当地方行政首长,民国71年(1982年),新竹再次改制为省辖市前夕,大量抛售市府资产(案例:新竹州图书馆),造成日后地方选举上壁垒分明的态势。市区与竹堑城周边与沿海以闽南人主要的移居地区,客家人则多分布于大新竹郊区。

现今新竹市还是以闽南人为多数,但比例相对以往下降,而客家人居次,及民国38年后来台占有一定比例的外省人共融的城市。今日的新竹市,客家人与外省人,多数分布在本市的东区,闽南人主要分布于北区及香山区。另外,依据中华民国客家委员会2010年至2011年的全国客家人口基础资料调查研究,新竹市市区闽南人60%多,客家人口占25%,其他占10%多。在其它行政区比例,东区的闽南人55%、客家人口占37%,香山区闽南人70%、客家人口占21%,两区被列为台湾客家文化重点发展区[8][9]

区划人口

新竹市行政区划示意图
Thumb
更多信息 年份, 人口 ...

新竹市在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改制为省辖市,初分为九区[10]:55-56,后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划分为东、西、南、北、香山五区,同时竹东、宝山自新竹县划入,并为竹东区宝山区[10]:56。民国三十九年(1950年)调整行政区域,新竹市改为东、西、南、北四区及香山、竹东、宝山等一镇二乡[10]:66-67。民国四十年(1951年)将东、西、南、北四区撤销为一个县辖市[10]:67。民国七十一年(1982年)与香山乡合并升格为省辖市后,行政区划于民国七十九年(1990年)行政区再度划分为香山等三[10]:69,在区与里之间设有“联里”以促进生活圈相近的里发展;东区、北区各设有六个联里,香山则设有三个[11][12][13]

Remove ads

政治

市政组织

Thumb
2022年第11届新竹市议会议席分布:
  中国国民党:14席
  民主进步党:8席
  无党籍:7席
  时代力量:3席
  台湾民众党:2席

新竹市政府是新竹市的地方自治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自治的行政机关,并负责执行中央机关委办事项,新竹市的自治监督机关为行政院各部会(主要为内政部)。市长由全体市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新竹市政府并置市政会议,为市政最高决策机构,在市长及副市长之下,设有15个一级单位、6个所属一级机关、3个区公所、18个所属二级机关、46所各级学校、1所幼儿园[14]

新竹市市长是新竹市政府之行政首长,负责综理市政,并指挥、监督所属职员及机构,本届市长原为台湾民众党籍的高虹安[15];2024年7月26日因贪污案一审有罪而被停职,由同党籍副市长邱臣远代理市长职务。

新竹市议会是新竹市的立法机关,代表新竹市全体市民立法和监察市政。市议员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新竹市议会共有23位市议员,分别为第一选区12席市议员[16]、第二选区4席市议员[17]、第三选区2席市议员[18]、第四选区9席市议员[19]、第五选区6席市议员[20]、第六选区1席市议员[21][注 3],议长、副议长由34位市议员互选产生[22]

选民结构及政治势力

Thumb
2022年第11届新竹市市长选举,各“里”得票分布。

新竹市位于台湾西北部沿海地区,于1982年升格为省辖市。随着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设立,吸引了大批国内与国际厂商的投资,及许多高科技人力移居,带动新竹市的发展与人口成长。[23]

新竹市原本为泛蓝基本盘极高的地区,泛蓝领先泛绿十几个百分点左右,唯近期呈现泛绿领先的态势。由于经济与都市化的发展,及高学历人口的流入,本市传统地方派系也随着式微,转由政党、理念、宗亲主导当地选举[24]

该市选举史上,政党光谱相当多元,执政权曾在蓝绿间数度轮替,党外力量亦曾潮起潮落。1980年代初期,新竹市曾为党外重镇,“施家班”势力如日中天。在全盛时期,家族成员曾同时掌握市府、及本市唯一一席省议员。经过激烈竞争,国民党迟至1985年,方首度夺得执政权。民进党亦于1990年代末期,首度夺得市长宝座。亲民党则于2001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时,一举超越蓝绿阵营,高居各党得票之首。2010年至2018的年市议会龙头,更是由第三势力,无党籍“新民意问政联盟”掌握[23]。2018年至2020年间,中国国民党为议会多数党。

该市立法委员选举按中华民国现行选制,全境同属一个立法委员选区新竹市选举区,得选出一位立法委员。现任新竹市选举区所选出的立法委员是2024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选出的中国国民党郑正钤[25]

历任市长

更多信息 届次, 市长 ...

司法暨检察机关

台湾新竹地方法院是新竹地区的司法机关,属于普通法院[27],当地居民之民、刑诉讼和审理由该机关办理,其上诉法院为台湾高等法院[28]台湾新竹地方检察署是新竹地区的检察机关[29],为当地检察官执行检察事务之执行机关。

城市奖项、荣誉、国际会展主办

新竹市为2010年第七届世界科技城市联盟的主办城市[30],主题为面临全球气候变迁之科技城市应对经验及策略,全球共三十四国外宾与会。

新竹市于2020年10月1日至10月11日举办台湾设计展;原定将于2021年2月26日至3月7日举办台湾灯会,但为了避免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扩大传染,新竹市政府紧急停办2021台湾灯会。

新竹市在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简称GaWC)发表的2020年世界级城市名册中被定义和归属于Sufficiency(自足)级别的国际城市[31],但在2022的名册中被除名[32]

经济

税收

  • 106年度 (2017) 台湾各县市所得税排名统计资料:
行政区 人口数 营利事业所得税小计 ( 单位:千元 ) 综合所得税小计 ( 单位:千元 ) 所得税总计 ( 单位:千元 )
台北市 2,658,615人 155,516,645 221,749,595 377,266,240
新竹市 447,081人 75,852,879 51,218,695 127,071,574
新北市(台北县_改制后) 4,003,297人 60,157,372 53,127,324 113,284,696
台中市(改制后) 2,809,545人 41,476,126 31,963,234 73,439,360
桃园市(改制后) 2,232,623人 37,586,839 29,068,722 66,655,561
高雄市(改制后) 2,773,026人 34,841,979 30,251,871 65,093,850
台南市(改制后) 1,886,465人 22,774,147 16,671,499 39,445,646

新竹市东区关新里的所得总额中位数高达252.9万,比台北市2017年度之冠文山区政大里的121.3万高出许多,成为该年度的全台之冠[33]

统计

2016年6月,15岁以上之民间人口约有35万4千,劳动力有21万2千,就业者有20万4千,失业者8千,非劳动力14万2千,劳动力参与率60.0%,失业率3.9%[34]

圣诞灯泡产业

1966(民国55)年,圣诞灯泡和装饰灯制造厂激增至八十余家。60年代,台湾是全世界生产圣诞灯泡最多的地区,完全有赖于新竹倾全城之力赶工。

天然气瓦斯

1936年8月成立的“天然瓦斯研究所”,隶属于台湾总督府。新竹市是台湾首先使用瓦斯的地区。

工业

石油天然气

台湾中油已先后在新竹外海等地钻探,迄今钻井共132口,在新竹外海的长康(CBK)油田,是迄今最成功的案例,1986年10月31日开始生产,曾经平均每天可生产天然气约60万立方米及原油数千桶。

台湾荔枝故乡

台湾的荔枝明郑时期由汉人移民引入台湾种植,于两百多年前即于新竹郡香山庄有栽种纪录[35],目前仍以香山地区为台湾最北、收成最晚的荔枝产地,每年六、七月收成。

新竹市主要栽种有黑叶、糯米、桂味三种荔枝,品质与南部不同,其中以黑叶荔枝为大宗。市政府亦透过举行“新竹市荔枝节”,制作荔枝贡丸、辅导果园开放民众采果,以宣传农产品、增加新竹荔枝的能见度。[36][37]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Thumb
新竹科学园区行政大楼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并不是正式的行政区划,而是一个跨越新竹市东区、新竹县宝山乡,毗邻但未跨越竹东的一个科学工业园区,也是台湾第一个科学园区。

因为座落于新竹县市,又以新竹市为主要的腹地,常有人错以为是新竹市的一个行政区。往往在写地址时,科学园区必须明确被标示出,这样才容易辨视所在地点。因为有些路跨越新竹县市或乡镇,但门牌号码却延续而没有因为跨越乡镇而重编号码,所以若不写明“新竹科学园区”往往会造成信件投递者及用路人的误判。

市中心

原先市区范围位于东门(迎曦门)、西门(挹爽门)、南门(歌薰门)、北门(拱辰门)四大城门内,目前主要位于北区东区的交界地带,大致以站前商圈为核心,站前广场也重新装修开幕,里面进驻多家餐厅,早期的商业中心是目前的北门街一带,目前已转移至站前商圈为主,新竹市区的发展范围已经越过早期四大街(即北大路-南大路-西大路-东大路)的范围,目前新竹市核心繁荣区大致范围西抵成功路,北抵湳雅-旧社,东抵关东桥,南抵牛埔路,而一般人口中的市区主要还是在铁路和经国路围成的半圆内。除了新竹市区本身外,新竹市郊区也有规模不一但没有跟新竹市区连成一体的市区,例如新竹南寮渔港一带的市区、三姓桥-大庄路周边。

文化

Thumb
新竹都城隍庙

语言

新竹市通行现代标准汉语,其他通行的汉语以台语(台湾闽南语)为主,另有市郊不少客语(台湾客话)的使用者,市郊居民多能通晓这二至三种语言。部分受过台湾日治时期教育的年长市民能以日语沟通。

新竹市通行台语为偏泉腔[注 4][38][39]而市郊客语主要腔调的比例,可以尝试用来推测市郊台湾客家人来自各祖籍的比例,但这样的做法容易造成疏漏,各地不同腔调人群彼此影响同化的现象广泛存在于台湾。调查结果发现,在符合《客家基本法》定义且会说客家话的客家民众当中,与他人沟通的客家话腔调以“海陆腔”的比例最多,其次为“饶平腔”。[8][40]

文学

目前为止,还没有“新竹文学”、“新竹文学发展”之类的专著出版;硕博士论文则有张宏诚〈台湾解严后县市文学奖研究(1987~2010)〉、薛建蓉〈清朝台湾本土士绅角色扮演及在地意识研究—以竹堑文人郑用锡林占梅为探讨对象〉、许枫萱〈清朝明志书院研究〉、武丽芳〈日据时期竹堑地区诗社研究〉、黄美娥〈清朝台湾竹堑地区传统文学研究〉等文章;期刊论文则有黄美娥〈北台文学之冠─清代竹堑地区的文人及其文学活动〉等文章。

  • 古典文学作品的编辑成果,目前已知的有:苏子建编辑《堑城诗荟》上册‧诗话篇、下册‧诗掇篇[41]与《乡诗俚谚采风情漫笔篇》、《乡诗俚谚采风情(乡音篇)》、《乡诗俚谚采风情(岁时篇)》、《乡诗俚谚采风情(余谈篇)》詹雅能编辑《竹梅吟社与《竹梅吟社师钞》》、《梅鹤斋吟草》(作者:林锺英)、《林占梅资料汇编》、《张纯甫全集》等。
  • 民间文学作品的编辑成果,目前已知的有:苏子建编辑《乡诗俚谚采风情漫笔篇》。
  • 现代文学作品的成果,目前已知的有:“陈秀喜全集”、“周伯阳全集”、《邵僩散文精选集》、《有情‧有义‧眷村情-眷村征文作品集》等。

新竹市文化及改制前的新竹市文化中心,持续举办的活动有:全国文艺季竹堑文学奖征文活动与作品集出版、竹堑文献杂志、文化讲座。

推广、赞助文学活动的基金会有“台积电文教基金会”与“新竹社会教育馆社会教育基金会”与福田基金会 [42];至于全国与地方性的文学社团,目前似乎没有一个[43]

新竹市籍的作家除了陈秀喜(台湾第一位女诗人),境内还有林柏燕郑世璠邵僩吕诚敏洪惠冠等现代文学作家。确定出生在新竹县市的作家、文学评论者有:田新彬江上(本名:江文双)、法蓝西斯(本名:谢岱玲)、袁琼琼张守礼张曼娟野声(本名:曾继雄)、黄娟(本名:黄瑞娟)、杨维晨诗薇(本名:罗秀珍)、赵妍如赵莒玲刘贤妹郑明娳郑明痕李东霖澍文(本名:唐美惠)[44]。不确定是否在新竹市、新竹县出生,但是归入新竹市籍者,有范文芳王安祈张武恭冯菊枝陈铭磻郭光仁郭兀李舫李启华等人。

古迹

“新竹市中心腹地有限,只能就现有的规模整理、更新;但是,由于城市的历史文化悠久,遗留下来的资产无限”从清朝到日治时期,新竹一直身为北部政经要镇,拥有国定古迹5处,市定古迹26处,及历史建筑11处, 这个身份为新竹遗留下一笔丰厚的文化资产。时代变迁下,新竹曾一度被遗忘、蒙尘,如今只要擦亮这个“百宝箱”,就能让新竹市再现耀眼光彩。[45]

文化资产

在有形文化资产方面,新竹市文化局及改制前的新竹市文化中心,已经调查研究并且出版成果的有形文化资产有:

古迹、历史建筑、聚落:

文化景观

而在无形文化资产方面。至2012年2月10日为止,新竹市文化局及改制前的新竹市文化中心,已经调查研究并且出版成果的无形文化资产有:

传统艺术

  • 漆艺家彭坤炎[46]
  • 新竹蓪草-世界手工艺博览会法国巴黎主办创意奖殊荣。
  • 新竹国际玻璃工艺节。
  • 竹堑北管艺术团。
  • 新竹市竹堑国乐节。
  • 新竹地区荔枝节
  • 新竹市贡丸米粉节
  • 湄洲祖庙 正三妈绕境18乡镇活动。
  • 寒单爷的故乡—新竹市[47]
  • 古物
  • 唐朝 古琴 万壑松[48]
  • 竹堑古文书
  • 十八罗汉渡江图 [49]
  • 淡新档案 [50]
  • 淡水厅筑城案卷。

饮食文化

新竹市为北台湾的古城,亦有“风城”的封号。美食主要以台菜为主(新竹都城隍庙周边代表),融合各地外省菜系以及客家菜。当地著名的特产小吃包括有:新竹贡丸米粉肉圆蚵仔煎粄条牛肉面小笼包等。小吃多数集中在城隍庙与市区一带北门街商圈,其他小吃则散布于各夜市如: 树林头夜市、虎林夜市、清大夜市等。

体育

新竹市立体育场内的设施以田径场、自由车场,及中正棒球场为代表。新竹市立田径场自民国43年以来多次举办省运动会、区运动会,及市运动会;因看台建物老旧,有钢条裸露及排水不佳、积水不退等问题,于2020年完成看台及周边围墙拆除,新竹市立自由车场则为北部地区唯一符合国际标准的自由车竞赛场地;而新竹市立中正棒球场原计划命名为“新竹市立王贞治纪念棒球场”在1976年落成启用,并预计邀请王贞治莅临球场落成及铜像揭幕典礼,唯总统蒋中正于兴建期间过世,球场便顺势改名为“新竹市立中正棒球场”。2017年行政院的“前瞻基础建设计划”预计来进行“新竹市棒球场拆除重建计划”,将原有的比赛场地重建整平、并强化排水设施,新场地救援投手练习区将不设在界外区,而是专属牛棚、而且增加复健室,随着内野观众席的重建,移动内野灯柱至观众席后排,减少灯柱挡住观看视线的情形,并增设外野LED记分板,惟左右外野本垒打墙离本垒距离由原先330英尺缩短为325英尺。2019年,味全龙球团宣布自从2022年开始至2037年为止主埸将位于新竹中正棒球场。

除此之外,新竹市立体育场还包含一个体育馆(内有标准篮球场及羽球场)、四个网球场、两个游泳池、香山综合运动场、多功能竞技馆、棒垒球场暨网球场等多项运动设施。[51]

教育

Thumb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竹湖

明志书院迁建于今西大路和西门街交会点附近后,成为新竹最早的公学[52]日治时代设立各级中小学。[53]

新竹市为北台湾重点教育中心之一,目前拥有大专院校5所,分别为国立清华大学国立阳明交通大学中华大学玄奘大学元培医事科技大学等五校。其中“国立清华大学”与“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已纳入中华民国教育部迈向顶尖大学计划为政府重点发展大学。公私立高级中等学校12所,分别有国立新竹高级中学国立新竹女子高级中学国立新竹科学园区实验高级中等学校新竹市立建功高级中学新竹市立成德高级中学等普通型高级中等学校五校,国立新竹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国立新竹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新竹市私立世界高级中学等技术型高级中等学校三校,以及新竹市立香山高级中学新竹市私立光复高级中学新竹市私立天主教磐石高级中学新竹市私立曙光女子高级中学等普通高中及技职类科兼办的综合型高级中等学校共四校,共十二校。其他公私立教育机构计有12所国民中学、33所国民小学、1所幼儿园。

医疗院所

Thumb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马偕医疗财团法人新竹马偕纪念医院

市民卡

新竹市市民卡是台湾首次整合市政建设发行之悠游卡。设籍新竹市之市民可免费申请市民卡,作为市民身份识别,具有交通、文化、健康及社会福利等市政服务功能。

交通

机场

新竹机场开辟于日治时期,为军用机场,可利用驿前大道(今中正路)直通新竹火车站---城市轴线,目前为中华民国空军新竹基地的一部分。1998年元旦开放为军民两用,有7家航空业者服务,但同年因国华航空自新竹起飞,预定飞往高雄之航班因机件故障坠毁,而于9月起停止民航。地方近年则有希望重启新竹机场民航服务的呼声,以提供新竹居民与竹科厂商飞行两岸与区域国际航线的客货运服务。

铁路

台铁

新竹车站位于新竹市区的中心,与新竹科学园区距离2公里,桃竹苗生活区之区间的通勤多仰赖铁路运输。新竹市的铁路最早可追溯到清末,当时的铁路由鸡笼通车至新竹。日治时期,纵贯铁路由新竹继续向南兴筑,并自新竹驿开辟支线西北向新竹机场、东向竹东(后来的内湾线),使新竹车站取代北门街成为新竹城市的中心,成为新竹地区的交通枢纽。配合台铁捷运化政策,内湾线新竹市段全数高架化,也新增三座通勤车站,促使沿线的新竹科技特定区关埔重划区得到更好的发展,也让新竹市民能更快速、便利的到达高铁车站。未来更在研议新竹市区铁路地下化的方案,希望借由铁路地下化,改善市区道路容易壅塞的问题,并带动新竹市区高度发展,打通东西两边市区的交通,铁路两侧市区得到平衡的发展,借由延续前站高度的商业发展,达成行政院提出的新竹后站都市更新案的目标-时尚购物中心。

Thumb
台铁新竹车站(国定古迹,德国哥特式建筑,融合巴洛克式)
位于新竹市的台铁车站

公交车

市区公交车

新竹市连接18乡镇的大众运输主要为公共汽车,有诸多班次和线路,以新竹车站为中心往复行驶,服务学生以及老年人为主,其中以蓝1区和蓝15区的运输机能较发达,其他线路车次甚少,线路主除了绿线、50路~53路、81路、83路及182路外皆由新竹客运行驶,全票15元 半票8元。

城际客运

市郊及邻近18乡镇城际间的运输由新竹客运中坜客运苗栗客运营运,由新竹市区通往新竹县桃园市苗栗县

与城区的客运相比,行经国道的长途客运则相当发达,班次频繁,中山高新竹互通立交附近平均三分钟就有一班。大多来往于新竹至台北,目前于新竹提供服务的客运公司有:新竹客运苗栗客运中坜客运台中客运三重客运统联客运豪泰客运和欣客运阿罗哈客运国光客运亚联客运日豪客运,到其他县市相当的方便。目前国道客运皆已全数移至2016年启用的新竹交通枢纽内营运,改善以往火车站前的交通混乱。

园区免费专车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有免费专车维持园区内的大众运输。

自行车

新竹市拥有的新竹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YouBike微笑自行车,2016年5月启用,截至2017年6月8日共有37个站点。

海运

Thumb
新竹南寮渔港码头区

新竹市现有渔港包括新竹渔港海山渔港,无工商业货物运输,主要功能为近海渔业及观光游憩。 争取新竹港规划为“观光科技港”,已完成可行性评估。新竹港内将划设部分陆域与泊地,作为“客货运专用区”,先行试航,中长期规划南侧以BOT方式辟建观光科技港,成为竹科专用港及台中港辅助港。距离中国大陆最近的县市,约68海里,从新竹乘船到平潭约仅两小时。新竹渔港规划为商港,缘于竹科产业及台商需求。

新竹渔港前身为南寮渔港,1981年动工改建,于1991年完工启用。可以容纳50吨级渔船600艘,150吨级渔船可以全天候进出渔港,为台湾西北部地区最优良之避风港。海山渔港位于香山区海山渔村,天然条件稍差。新竹市现有动力船筏133艘,其中动力舢板32艘;20吨以下渔船48艘;20至50吨渔船32艘,50吨级以上渔船21艘。[54]

公路

国道
省道

新竹市的公路建设长期受到省政府中央政府的漠视,以致于现有省道多为南北向通过性质,而无以新竹市为中心规划之公路建设,如历史悠久的县道122号南清公路,亦只是县道等级。

县道
自行车道

目前新竹市自行车道主要以游憩型为主,最著名的案例即为十七公里海岸风景区新竹海八景自行车道的布设,每每假日吸引无数游客前往旅游。未来亦将以新竹为中心向南北扩大线路,布设头前溪沿岸的自行车路网。

至于通勤型自行车道,由于新竹市区路幅较小,目前尚未出现。未来将随着绿园道的规划,人行道的拓宽,将规划数条自行车道,建构完善的绿色通勤路网。

休闲旅游

艺文设施

Thumb
新竹市消防博物馆
Thumb
新竹市立玻璃工艺博物馆
Thumb
新竹市眷村博物馆的外墙

中华民国博物馆学会列入《台湾博物馆名录》之博物馆有:

景点

Thumb
新竹青草湖风景区
Thumb
港南滨海风景区海景

新竹新八景

新竹夜八景

新竹海八景

节庆

  • 春:十八尖山赏花月(雅山芳迹)
  • 夏:十七公里海岸线风景看海月(香山观海)
  • 秋:贡丸米粉节(北门旌旗)
  • 冬:玻璃艺术节(东门迎曦)

自然景点

  • 十九公顷青青草原风景区
  • 香山湿地:景点,香山观海

商圈

Thumb
Big City远东巨城购物中心

新竹市区本身除上述提到之站前商圈外其它包括东门环岛、护城河两侧,目前东门环岛、护城河也是新竹市主要的商业活动与商店聚集地之一,周五晚上与周六晚上在护城河与东门环岛内的表演舞台常有艺文节目,让艺术气氛导入商圈,近年也会因应节日在东门环岛上做摆设,且护城河(林森路至世界街段)接新竹市演艺厅为护城河最优美的一段,同时经过新竹市区的精华与新竹市政府后方,为缺乏公园与道路绿化的新竹市区增添珍贵的绿地与休闲之地。此外还有:东门商圈(东门市场周边)、东门街商圈,中正台与国际戏院附近(复兴路、文昌街等),以及城隍庙、Big City远东巨城购物中心、大远百(远东百货)周边是为新竹市区精华部分,也成为新竹市服务经济与商业活动核心---北门街商圈, 还有清大商圈、光复路竹科商圈、金山商圈、大庄商圈、后站夜市商圈、光华湳雅商圈等。

绿地

新竹市区在清朝时已开始发展,缺乏城市规划,因此市区路幅较狭小,公园绿地面积不足。新竹公园是目前新竹市内最大的公园,位于东区占地约13公顷的公园,前市长林政则认为新竹市为一座小而美的城市,因此提出花园城市的政策,利用多处空地辟建公园绿地,例如十九公顷青青草原、文化局北大路侧之公园。未来城市规划中,更将市区部分路幅宽大、交通需求较小、上方已有高架桥的道路更改为绿大型园道,东大路部分路段将缩小路幅为十五米宽,一侧规划三十米宽的公园绿地,武陵路亦将于高架路下设置大型带状公园,经国路旁设置绿园道,以及其他道路绿园道,构成新竹绿园道,结合自行车道、大众运输工具,其他道路则拓宽人行道,广种植栽,期望打造充满魅力友善的绿色生活城市。未来新增的城市规划区如新竹科技特定区关埔重划区亦规划多处公园及林荫小道,使全市都具有新竹科学园区中绿色园道的景观。

国际交流

姐妹城市

目前新竹市和11个城市[56]缔结为姐妹城市。其中嘉义市为国内城市,其余10个城市分属国外5个国家。

更多信息 洲别, 国家 ...

友好城市

更多信息 洲别, 国家 ...

全球最佳大学城市排名

台湾则有2个城市上榜,分别是新竹市与台北市[注 5]

全球十大道地美食目的地

新竹市以结合在地食材与料理方式,让到访旅客惊艳,与韩国全州市并列“街头小吃精选城市”的亚洲代表城市[注 6]

市民

参见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