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一尚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一尚氏是对尚思绍王即位(1406年)到尚德王被杀(1470年)的64年间统治琉球国的王室及其姓氏的通称。是琉球最早的一个统一王朝。正式名称为尚氏,为了与第二尚氏做区别,一般称其为第一尚氏,又称佐敷王统。第一尚氏从初代尚思绍王到末代尚中和王,共传位八代。
相传,第一尚氏王朝初代国王尚思绍王的父亲鲛川大主是大城按司的女婿,生尚思绍王。尚思绍成年之后,被拥戴为佐敷按司。 当时正处于战乱的三山时代,尚思绍见其子尚巴志善于治国,且有军事才能,于是退隐,让位给尚巴志。1406年,尚巴志起兵击败中山王武宁,攻占浦添城。尚思绍被儿子拥立为名义上的国王。
1421年,尚思绍王死去,尚巴志王即位,国力十分强盛。于1416年和1429年先后攻灭北山国怕尼芝王朝和南山国大里王朝。次年接受明朝册封,被赐姓“尚”,改国号为“琉球”。此后琉球国开始逐渐兴盛起来。
1453年尚金福王死后,琉球国发生争夺王位的内乱(“志鲁布里之乱”),首里城几乎全毁,琉球国国力被销弱。但后来尚德王不思整顿国家,反而不断对外用兵,终于引起大臣的不满。1469年,尚德王去世,世子即位为尚中和王,但旋即被与第一尚氏没有任何血源关系的御物城御锁侧官金丸篡位。自此,第一尚氏王朝灭亡。
尚德王第三子屋比久大屋子幸免于难,后任佐敷间切屋比久地头职。屋比久大屋子的第四子照屋亲云上长太,出任兼城间切照屋地头职,是为明氏龟谷家元祖。
此外,孙氏平田家也自称是第一尚氏的后裔。
Remove ads
系图
1.尚思绍王 | |||||||||||||||||||||
2.尚巴志王 | |||||||||||||||||||||
3.尚忠王 | 5.尚金福王 | 6.尚泰久王 | |||||||||||||||||||
4.尚思达王 | 7.尚德王 | ||||||||||||||||||||
8.尚中和王 | |||||||||||||||||||||
Remove ads
第一尚氏祖先的疑问
根据《遗老传》的说法,第一尚氏的始祖鲛川大主是叶壁住人,后来迁居到了佐敷间切新里村场天之地。娶大城按司的女儿,生下了一男一女。其中男为尚思绍,女为场天的祝女。思绍成年后迁居苗代村,称苗代大亲。后受百姓拥戴,成为佐敷按司。又娶佐敷村美里子的女儿,生下了尚巴志。此说法被收录到了琉球官修史书《中山世谱》中。[3]
而日本民俗学者折口信夫又提出了第一尚氏的祖先是日本氏族名和氏后代的说法。根据日本史料记载,名和氏(日语:名和氏/なわしろ Nawashiro)是村上源氏的旁支,原据点为伯耆。建武新政后被赐予肥后国八代郡的一个地头。在日本南北朝内战时期,名和氏支持南朝的怀良亲王,积极同明朝、朝鲜、东南亚进行海上贸易。[2]
折口信夫认为此时名和氏的族人渡海来到了正处于四分五裂的琉球,建立了佐敷城。其名字来源于肥后佐敷(今熊本县芦北町)。而“尚思绍”这一名字是明朝史书的误记,其真名为“尚思絽”,是“名和”的同音。[2]
折口信夫的观点受到了东恩纳宽惇、嘉手纳宗德等学者的反驳。因为在《明实录》中,思绍一直都是以“中山王思绍”为名字登场的,其生前并没有使用“尚”姓。而根据《中山世鉴》的记载,尚姓是明朝在册封巴志时赐予的,此后琉球王室才世袭“尚”这一姓氏。[2]
此外,有学者在折口信夫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琉球王室是自己将“名和”(日语:名和/なわ Nawa)改为汉式姓“尚”(日语:尚/なお Nao)的。[2]
Remove ads
第一尚氏的后裔
尚德王被杀后,其长子和次子都一起被杀害。第三子年仅三岁,由乳母抱着逃到了佐敷城。后来被授予佐敷间切屋比久地头,称屋比久大屋子。是为明氏的始祖。其“明”字左“日”右“月”,“日”指的是太阳,代表国王;“月”(月しろ)是第一尚氏的守护神。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第一尚氏受明朝统治者承认的正统性。
后来明氏分为安次富家和龟谷家两家,龟谷家成为了首里士族。明氏龟谷家的家纹为“丸菱右巴”,该家现在的当主为龟谷长健。[4]
参考文献
相关条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