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米哈伊尔·格罗莫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米哈伊尔·列昂尼多维奇·格罗莫夫(俄语:Михаил Леонидович Громов,法语:Mikhaïl Leonidovitch Gromov,1943年12月23日—),生于博克西托戈尔斯克的俄罗斯数学家,1992年加入法国国籍。他以极富原创性的观点在“在整体黎曼几何、辛几何、代数拓扑学、几何群论和偏微分方程理论等领域作出了革命性的贡献”(1993年沃尔夫数学奖授奖词[1])。他是法国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IHÉS)的永久教授成员,也是纽约大学的数学教授。
Remove ads
传记
米哈伊尔·格罗莫夫在1943年12月23日出生于苏联博克西托戈尔斯克。 他的俄罗斯父亲列昂尼德·格罗莫夫(Leonid Gromov)和他的犹太[2]母亲莉亚·拉比诺维茨(Lea Rabinovitz)[3][4]都是病理学家[5] 。
格罗莫夫在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学习数学,1965年获得硕士学位,1969年获得博士学位,并于1973年通过博士后论文答辩。他的论文导师是苏联数学家Vladimir Rokhlin [6]。
成果
格罗莫夫最具影响力的工作包括:黎曼几何方面,系统地考察了黎曼流形的收敛性,他在这方面的一系列结果奠定了现代整体黎曼几何研究的基础;几何群论方面,描述了多项式增长群和双曲群,为离散群的研究带来全新的观点;辛几何方面,引入伪全纯曲线的概念,由此形成了格罗莫夫-威滕不变量理论;偏微分方程方面,他提出的同伦原理构成偏微分方程几何理论的基础。
奖项和荣誉
- 奥斯瓦尔德·维布伦几何奖(1981)
- 沃尔夫数学奖(1993)
- 勒罗伊·斯蒂尔奖研究贡献奖 (美国数学学会AMS) (1997)
- 巴尔赞奖数学奖(1999)
- 京都奖(2002)
- 弗雷德里克·埃瑟·内默斯数学奖(2004)[7]
- 波利亚奖(2005)
- 阿贝尔奖(2009)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