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索予明
中華民國故宮國寶押運人、故宮研究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索予明(1920年10月18日—2022年6月19日),湖北江陵人,国立故宫博物院人物,漆器研究专家,为1949年将故宫文物押运到台湾的人员中最末存世的。
生平
索予明为1920年生于湖北江陵[1][2],曾在当铺作学徒[1]。对日抗战期间跟随江陵中学迁到四川省[1],考入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1][2][3]。1941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落脚四川省南溪县李庄时,他应征上绘图人员[1][2]。当时他在李庄的工作是要将青铜器与漆器等画成线绘图[3],还曾与李济、曾昭燏等知名考古学家工作过[1]。
1949年农历除夕,索予明奉命押运第三批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到台湾[1]。当时徐蚌会战失利,很多海军眷属也搭乘军舰要一起逃到台湾[4]。昆仑舰靠岸后,面临码头工人消极不愿搬文物登舰,是他几经协调疏通才让文物登舱[1]。为了搬文物上船,他被迫把个人行囊丢弃,身上只留一件母亲手缝的布衫和钱币[1][2]。为增加空间还拆掉舰上餐厅,但从南京库房来的只有1,248箱上船[5]。舰一离开南京便受炮火攻击[1]。
相较于前两船运批分别只花5天、4天即抵台湾,昆仑舰却走了24天[5]。原因是舰长沈彝懋打算北航投共,但最终才由副舰长褚廉方主导[1][4]。副舰长控制舰长后,在索予明坚持下,文物前两批一起到了台中糖厂[5]。
1974年,索予明注释国立故宫博物院得到的《髹饰录》影印本[6]。索予明的《兼葭堂本髹饰录解说》,是一本台湾学生研究相关艺术史所需读的书[7]。曾任职图书文献处的简松村回忆,索予明特别文质彬彬,对晚辈丝毫不摆架子[7]。器物处前研究员廖宝秀表示,自己在日本第一篇论文谈日本漆器,就请索予明先看过[5]。1985年10月9日,故宫博物院一甲子院庆,索予明因文物迁徙有功与工作资深,获得资深同仁服务奖[8]。
1980年代,索予明负责编辑《古典工艺菁华》此书,分别就中国陶瓷器、青铜器、玉器、漆器、织绣等雕琢技艺作解说[9]。至于索予明过去绘的线绘图,依然典藏在故宫器物处[3]。
索予明于1987年以故宫研究员身份退休[5],住在紧邻故宫的员工宿舍[10]。次年,他返回江陵老家,母亲已天人永隔,亲人也多失散[1]。他将母亲临别所送的蓝背心保存完好,留存给后代子孙[2]。
退休后,索予明仍心念国宝文物[2]。如1991年,年纪已七旬的他还参与《故宫文物宝藏新编》的执笔,读者对象设定在国小高年级到国中学生[11]。儿子表示故宫南院展出翠玉白菜、《龙藏经》时,高龄的父亲仍去一睹[2]。
2015年,故宫九十周年院庆,总统马英九颁感谢状,表彰索予明的贡献[5]。2019年10月18日,索予明百岁生日[1]。前故宫院长冯明珠及张临生、何传馨、林柏亭三位前副院长、与索予明共事在职与退休故宫同仁约百人,在故宫晶华餐厅为其贺寿[5]。
2022年6月19日中午11点,索予明于家中去世。冯明珠说:“当年的文物押运人,索公是存世的最后一位,他的离去,也是一个时代的结束。”[2]
Remove ads
出版书籍
- 索予明. 《故宮文物淺說》. 正中书局. 1959.
- 索予明. 《明太祖御筆釋例》. 国立故宫博物院. 1967.
- 索予明. 《中國古瓷的整理與硏究: 為博物院藏品编目工作提供一種方案》. 国立故宫博物院. 1969.
- 索予明. 《蒹葭堂本髹飾錄解說》. 国立故宫博物院. 1974.
- 索予明. 《中國漆工藝硏究論集》. 国立故宫博物院. 1977.
- 索予明. 《古典工藝菁華》.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1984.
- 索予明. 《文房四寶》.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1986.
- 索予明. 《漆藝鑑賞: 古老的精密工業》.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1987.
- 索予明. 《雕漆器的故事》. 景行出版社. 1995. ISBN 9789622330313.
- 索予明. 《漆園外摭: 故宮文物雜談》. 国立故宫博物院. 2000. ISBN 9789575623845.
- 索予明. 《文具的故事》. 龙冈数位文化公司. 2009. ISBN 9789868244078.
Remove ads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