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扎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扎作,[2]又称彩扎、[3]糊紙、[4]纸扎或扎作技艺,是华人地区的一种传统工艺,一般用于制作装饰、祈福及祭祀用品,包括花灯(灯笼)或纸扎祭品等,多用于各种传统节庆(例如中秋节和农历正月十五)及宗教仪式上。扎作传承着不同族群的历史和文化,甚具社会和文化价值。[2]

扎作成品的物料
扎作成品的材料可包括竹篾、纱纸、色纸、绢布等,[2]纸扎花灯由竹篾、绢布和纱纸制作而成,[5]而纸扎祭品则是用竹篾及彩纸扎成物品的外壳形状,然后按不同需要而剪裁出的纸,糊在竹篾上,使祭品外观上与实际物品相似。因为可以任意扭曲,可以随意造型,所以纸扎祭品的种类,可谓包罗万象,如纸扎大屋、佣人等等。
装饰玩乐

扎作制成品可用作实用、装饰或玩乐用途,例如纸扎灯笼在香港新界乡村的正月添丁点灯仪式以及中秋节花灯活动中就很常见。[5]在香港亦有殡仪从业员推出纸扎公仔灯笼,将部分收益捐给慈善机构“龙耳”作慈善用途[6][7]。此外,龙、狮、和麒麟等皆为常见的扎作制成品。香港亦有一间以制造创新纸扎品而闻名的店铺,叫做宝华扎作。[8]
祭祀祈福


用于祭祀仪式的纸扎祭品有很多,如盂兰节时盂兰胜会中常见的普渡公、城隍、判官、山神、土地神等神明的纸扎塑像,还有纸扎灵位、金童玉女、佛船(或称仙船、精灵船)、幡上的纸灯笼等。在神诞、醮会如太平清醮等除大士爷外则有五色马。另外还有神诞用的花炮以及祈福用的孔明灯(不过香港禁止放孔明灯)。
给先人的祭品通常是些生活必需品及奢侈品,例如房子、汽车、仆人、纸衣等,并以实物呈现,不同于货币样式的纸钱。有些人相信燃烧纸扎祭品可传送到阴间给神明或先人。
有些绘在纸上的,称作经衣,可代替逐件制作。
现在的纸扎祭品中也有纸制的电脑(手提或桌上)、平板电脑、手提电话、游戏机、麻将桌、按摩椅、保养品、化妆品,甚至有电影明星、宠物等。
相关条目
参考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