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绿汇学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綠匯學苑map
Remove ads

22.446422°N 114.1697352°E / 22.446422; 114.1697352

事实速览 绿汇学苑, 曾用名 ...

绿汇学苑(英语:Green Hub)位于香港新界大埔区运头塘运头角里11号,邻近大埔墟,前身是1899年兴建的旧大埔警署(英语:Old Tai Po Police Station),该警署为1898年签定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以后,香港政府新界设立的首所警署[2]

Remove ads

历史

Thumb
摄于1905年,港英政府在新界六日战后在运头角建立起大埔警署以加强管治。
Thumb
1896年铸造的大埔野战炮,曾驻守于旧大埔警署,现藏于警队博物馆

满清政府在1898年签定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大埔成为当时新界的行政中心,香港政府选址在运头角里圆岗上兴建警署,1899年3月27日,香港总督卜力遣警察司梅含理率人在此搭警棚准备接收新界,并于4月17日举行升旗礼,正式接收新界租地,故把圆岗改称为“旗杆山”(Flagstaff Hill)。连同附近的旧北区理民府、前新界分区警司官邸及位于元洲仔前新界华民政务司官邸,成为象征殖民地统治权力的建筑群[2]:3-4

警署建于1899年,原由两座单层式建筑物组成,分别是主楼、职员宿舍大楼,建筑群由草坪连接,主楼俯瞰吐露港,正面矗立一枝旗杆及炮台[2]:6-7。主楼内设有报案室、警司办公室、会议室、囚室、枪房等设施,而宿舍大楼则设有12个房间,供5位欧籍及32位印度籍或华籍警员使用,1930年代加建了单层的食堂大楼。主楼属殖民地建筑风格,具有外廊、红砖墙、烟囱及斜尖,屋顶则受中式风格影响为金字瓦顶[2]:4

香港重光后,建筑物先后改作警察分区办事处、新界北总区防止罪案组办事处及水警北分区临时宿舍和办事处[2]:4。1987年,大埔分区警署搬迁至大埔中心一带的现址[3],至2006年起空置[4]。旧大埔警署在1988年获评定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2009年12月18日改列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 2021年7月16日改列为法定古迹

Remove ads

复修及活化

Thumb
复修前的旧大埔警署

发展局在2008年推出首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供非牟利机构申请活化保育,获列为首批活化历史建筑之一的旧大埔警署,建议作为旅舍、度假营、教育机构、文化艺术村等用途,项目共接获23份申请[5]。但当局于2009年公布的最终结果,旧大埔警署却宣告流标[6]

2009年中,发展局重推旧大埔警署作为第二期活化历史建筑计划的资料,获20份申请[7],其中包括圣保禄学校,建议发展为“圣保禄创意交流培训中心”[8]。活化历史建筑咨询委员会在2010年9月完成评审建议书,经发展局局长接纳及批准,由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公司建议的“绿汇学苑”方案获选[9]

复修工程耗资5,030万元,由政府作非经常性资助。嘉道理农场将旧大埔警署活化为低碳生活的教育中心,取名为“绿汇学苑”,提供启迪教育课程及培训,向公众宣扬环境保育讯息,并设立烹饪训练区向学校团体推广低碳饮食文化,又会设立称为“福艺坊”的民间工艺工场,推广民间工艺。机构亦计划开辟文物径,把旧大埔警署与大埔区内具生态及文化价值的文物资源连结。工程在2012年6月展开,预计在2014年第一季启用[4]。2015年11月6日,绿汇学苑正式开幕,特首梁振英出席开幕仪式并且致词。[10]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参见条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