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纪传体

東亞史書體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皇族、外戚、一般人物称“”,列国诸侯称“世家”或“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或“”,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称“”)的方式记叙史实。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五史”及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纪传体体例编纂而成,“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1]。而朝鲜的《三国史记》《高丽史》以及日本的《大日本史》是以纪传体写成的。

体例

本纪

本纪简称,记一国大事,详述帝王兴废,为全书的总纲,为帝王的传记。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在《史记》中,历代的帝王传记称为“本纪”,不过也有例外,如吕雉不是皇帝,但其传记也称本纪。另外项羽也是无皇帝之实,却列本纪者,主要是因为司马迁认为,其在当时有如同皇帝般的领导力,为实质的国家元首。之后的史书从陈寿《三国志》开始,开国皇帝的先祖及后来即位为皇帝,但其父为藩王的人物也被列入本纪,少数如《魏书》、《金史》、《秦史》,叙述帝王称帝前的先祖时,取古《尚书》世纪名,称“世纪”。

列传

列传简称,为该朝大臣与其他知名人物生平之传记。

《史记》在一般的列传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列传称“类传”,即同一类的人物放在一起作传,如〈刺客列传〉、〈循吏列传〉、〈儒林列传〉、〈酷吏列传〉、〈游侠列传〉、〈佞幸列传〉、〈滑稽列传〉、〈日者列传〉、〈龟策列传〉、〈货殖列传〉,范晔《后汉书》体例新增了七篇类传,即〈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其中〈文苑传〉是独立自〈儒林传〉之外,代表文学经学的区别,后来的正史如《明史》皆沿用之。

其余如〈风教传〉为谢承《后汉书》所独创,〈清介〉、〈纯固〉、〈勇侠〉、〈知足〉、〈游说〉等类传为鱼豢魏略》所新增。

欧阳修撰《新五代史》亦广立类传,且最具特色,例如〈家人传〉、〈臣传〉、〈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唐六臣传〉、〈义儿传〉、〈伶官传〉、〈杂传〉等等。

世家

世家始见于《史记》,内容记载了自西周至西汉初各主要诸侯国的兴衰历史。其叙事方法,大体与本纪相同,即以编年之体记载列国诸侯之事。因为“王侯开国,子孙世袭”而名。后人总结为“公侯传国则为世家”(《后汉书·班彪传》),“司马迁之记诸国也,其编次之体与《本纪》不殊。盖欲抑彼诸侯,异乎天子,故假以他称,名为《世家》”(刘知几史通》),“世家以纪侯国”(赵翼廿二史札记》)。不过《史记》也有例外,如孔子不是诸侯,但其传记也称世家,主要是因为司马迁认为孔子有诸侯般的影响力。

《汉书》之后多数史著取消《世家》改为《列传》,遭到了赵翼等一些学者的批评:“《传》者,传一人之生平也;王侯开国,子孙世袭,故称《世家》。今改作《传》,而其子孙嗣爵者,又不能不附其后,究非体矣。”[2]所以《世家》一体,后代史书也屡屡采用,有欧阳修新五代史》撰有《世家》10卷,《宋史》有《世家》6卷。有的虽改名目,其体例依然,如《东观汉记》、《晋书》、《西魏书》、《十国春秋》、《西夏书》之“载记”、《辽史》之“外记”,《西夏书》叙其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先祖之“世记”。清代王鸣盛曾言:“考《世家》之名,《晋书》改称《载记》,要皆不过小小立异,大指总在司马氏牢笼中”(《十七史商榷》)。可见《世家》一体的重要影响。

Remove ads

又作(见《史记》)、(见《东观汉记》)、(见王隐《晋书》)、(见《新五代史》)、(见华峤《汉后书》)和(见郝经《续后汉书》),其记载重点是记录社会、经济、交通、天文与学术的事物演变。

类别方面,有礼、仪、乐、律、历、刑法(又称刑罚)、天文(又称天象)、符瑞(又称祥瑞)、五行(又称灾异)、封禅(又称郊祀、祭祀)、河渠(又称沟洫)、食货、艺文(又称经籍)、地理(又称地形、州郡、郡国、疆域)、职官(又称百官)、舆服(又称车服)、释老、兵、选举、朝会、交通、邦交等20余类。

,一作(见华峤《汉后书》),与本、传、志不同,以纪年为主,把重要的历史大事或历史人物,按年代或时期用表格的方式表示出来,目的在指示史实的体年,以简驭繁,一目了然,以使人易于理解,可补其他体例的不足。

优点

优点是“〈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序其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3]

缺点

纪传体也有缺点,像是记事重复互见,例如《史记》写“鸿门宴”事,此一事件在《项羽本纪》描写最为详尽,但《高祖本记》、《留侯世家》、《樊哙滕灌列传》中又一再出现。刘知几说:“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而擢居首帙,先辈而抑归末章。”[3]

纪传体史书列表

中国

通史

更多信息 书名, 朝代 ...

断代史

先秦史
更多信息 书名, 朝代 ...
秦史
更多信息 书名, 朝代 ...
汉史
更多信息 书名, 朝代 ...
三国史
更多信息 书名, 朝代 ...
晋史
更多信息 书名, 朝代 ...
十六国史
更多信息 书名, 朝代 ...
南朝史
更多信息 书名, 朝代 ...
北朝史
更多信息 书名, 朝代 ...
唐史
更多信息 书名, 朝代 ...
五代十国史
更多信息 书名, 朝代 ...
宋史
更多信息 书名, 朝代 ...
辽金西夏史
更多信息 书名, 朝代 ...
元史
更多信息 书名, 朝代 ...
明史
更多信息 书名, 朝代 ...
清史
更多信息 书名, 朝代 ...


传 (以专书为主)

更多信息 书名, 朝代 ...

志 (以专书为主)

更多信息 书名, 朝代 ...

表 (以专书为主)

更多信息 书名, 朝代 ...

地方志

更多信息 书名, 朝代 ...

朝鲜

更多信息 书名, 朝代 ...

日本

更多信息 书名, 时代 ...

越南

更多信息 书名, 时代 ...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