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罗伯特·希琴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罗伯特·希琴斯(英语:Robert Hichens,1882年9月16日—1940年9月23日),英格兰海员,亦为英国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舵手。当铁达尼号撞上冰山时,其正值班掌舵。后来其负责指挥6号救生艇[1],不断侮辱男乘客亚瑟·戈弗雷·佩钦,并拒绝返回沉船现场救人,与女乘客玛格丽特·布朗及海伦·丘吉尔·坎迪等人发生口角争执,因此其于灾难后留下了恶名[2]。其于晚年成为一位贫困酗酒者,并且因杀人未遂入狱服刑[1]。
Remove ads
早年生活
1882年9月16日,罗伯特·希琴斯出生在康沃尔郡纽林的圣彼得广场,父亲是渔夫。他是家中长子,有8个弟妹。1906年10月23日,他在德文郡与佛罗伦萨·莫蒂莫尔(Florence Mortimore),结婚证书写着他的职业是“海员”[3]。
希琴斯曾在许多船只上担任舵手,但从未横渡过北大西洋。他曾在联合城堡航运和英属印度航运(British India lines)的邮轮和客轮上工作过。就在泰坦尼克号之前,他在运兵船栋古拉号(Dongola)来回航行到印度孟买。在美国参议院泰坦尼克号沉没调查中,希琴斯表示他曾服务于多瑙河号(Danube),航行于挪威、瑞典和圣彼得堡之间的海域。希琴斯于1912年4月6日签署船员聘雇合约,担任泰坦尼克号的6名舵手之一。合约上,他填写的居住地址为南安普敦圣玛丽圣詹姆斯街43号,他与妻子和2个孩子住在那里[3]。
Remove ads
担任泰坦尼克号舵手
1912年4月14日22时整,希琴斯与阿尔弗雷德·约翰·奥利弗(Alfred John Olliver)交接,开始值班掌舵。23时39分,当瞭望员范德瑞克·弗莱特警告航行路径上出现一座冰山时,一副威廉·默多克下令“右满舵”,他立即将舵轮转到底。4月15日,大约0时23分,沃尔特·约翰·佩克斯(Walter John Perkis)与希琴斯交接。后来,二副查尔斯·莱托勒下令瞭望员范德瑞克·弗莱特登上6号救生艇,并让希琴斯负责指挥该船。虽然救生艇可容纳65人,但它1时10分撤离下水时只载了28人[3]。
由于他在6号救生艇上的行为,希琴斯在灾难后声名狼藉[3]。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乘客指责他拒绝回去从拯救落海者,他将罹难者称为“僵尸”,并且他在掌控舵柄时不断批评协助划桨的男乘客亚瑟·戈弗雷·普乌钦。希琴斯后来在美国参议院泰坦尼克号沉没调查中作证说,他从来没有使用过“僵尸”这个词,而且他还有用其他的词来描述罹难者。他还表示二副查尔斯·莱托勒和船长爱德华·约翰·史密斯已经直接下令他们划向左舷看到的灯光(他们认为是一艘轮船),将乘客运到那艘船后再返回泰坦尼克号。后来有生还者指出,他抱怨在任何救援抵达之前,还要在救生艇上漂流好几天。至少有两名6号救生艇上的乘客公开指控希琴斯喝醉——亚瑟·戈弗雷·普乌钦少校和埃洛伊丝·休斯·史密斯[4]。
当卡柏菲亚号来救援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时,希琴斯说这艘船不是为了救他们,而是为了捞起罹难者的尸体。此时,救生艇上的其他人对希琴斯失去了耐心。虽然希琴斯提出抗议,但丹佛百万富豪玛格丽特·布朗告诉其他人开始划船。希琴斯最后一次试图掌控救生艇之后,玛格丽特·布朗威胁要把他扔到船外。这些事件后来在百老汇音乐剧《永不沉没的布朗夫人》和电影《翠谷奇凤》中都有所描写。在美国参议院调查灾难期间,希琴斯否认6号救生艇上的乘客和船员证词。他表示,最初担心泰坦尼克号沉下去的吸力,后来因为距离沉船1公里外,没有指南针且在完全黑暗之中,所以他们无法返回沉船现场。希琴斯于4月24日作证说:
“ | 我被二副查尔斯·莱托勒先生下令负责6号救生艇。我们从泰坦尼克号撤离了。我在救生艇上要求他们所有人划桨。停在泰坦尼克号旁边没有任何意义,船首正逐渐下沉。我们在一个危险的地方,所以我告诉男士们、女士们和他们所有人——“你们所有人都尽力而为”。我让一位负责划桨的年轻女士改为操控舵炳。她立刻让救生艇反过来了,船上的女士们非常紧张,所以我再次把舵柄拿回来,告诉他们尽力做好分内事。我提到的那位女士,梅尔太太,她在船上和我有很多争论,因为我对她直话直说。她指责我把所有的毯子都拿去包在身上、骂脏话、喝光了所有威士忌。这些我都否认,先生。我一直保持注意力,整夜都在驾驶救生艇,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环境。我宁愿划桨而不是掌控方向,但我没看到有人要去操控,所以我想,既然我是舵手,那驾驶就是我尽力的最好途径,特别是当我看到女士们非常紧张的时候。我不记得那些女人催促我前往泰坦尼克号,我没有朝着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地点划船,因为沉船的吸力会把救生艇和其所有乘客都拉到海里。我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回去泰坦尼克号。我正在看着所有其他救生艇,我们看着对方的灯光。在(泰坦尼克号的)灯光消失并熄灭后,我们确实听到了哭泣的声音——大量的哭泣、呻吟和尖叫,持续了两三分钟。我们快速到达了另一艘船——那是纠察长的16号救生艇。我的船上有38个女人。我算了一下,先生。一名海员,弗莱特;昨天在这里作证的加拿大少校和意大利男孩。我们抵达了卡柏菲亚号,我看到每个女士和每个男士都离开了救生艇,我看到他们小心翼翼的吊上卡柏菲亚号,我是最后一个离开救生艇的人[3]。 | ” |
在美国调查结束后,希琴斯搭乘凯尔特号返回英国,于1912年5月4日抵达利物浦。1912年5月7日,他在英国沉船专员泰坦尼克号沉没调查中作证,主席向他提出了492个问题[3]。
Remove ads
之后的生活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琴斯与皇家海军后备队和皇家陆军服务团一起服役。1919年,他在一艘名为喜鹊号(Magpie)的小船上担任三副,当时他的船员记录显示,他没有任何英国贸易委员会核发的航海资格证书。1920年代末期,希琴斯和他的家人搬到德文郡托基。1930年,希琴斯开始从事租船业务,然后从一位名叫范德瑞克·乔治·亨利(Frederick George Henry)的男子那里,以160英镑的价格买了一艘马达快艇,叫做玛丽皇后号(Queen Mary),他支付了100英镑的头期款,其余的将在2年内支付。希琴斯的100英镑是向当地人借的,他偿还了50英镑,但是由于1931年生意欠佳,他无法偿还余额,于是对方收走玛丽皇后号来抵债[3]。
1931年底,他的妻子和孩子离开他,搬到南安普敦。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希琴斯四处找工作,但是都没有成功。他成了一个贫困的酗酒者,毫无疑问,他的生活中有各种问题——泰坦尼克号灾难之后的恶名、黯淡的工作前景、贫穷,以及妻儿离开的事实。1933年底,他决定杀死范德瑞克·乔治·亨利,在希琴斯看来,这是他目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他设法以5英镑的价格买了一把左轮手枪,然后于1933年11月12日回到托基。抵达托基后不久,希琴斯遇到旧识汤玛斯·罗伯特·约翰·霍尔登(Thomas Robert John Holden),后来霍尔顿透露,希琴斯跟他说“我来这里要跟亨利做个了结”[3]。
到了晚上,希琴斯和另一位旧识查尔斯·斯特劳德(Charles Henry Stroud)喝酒,他已经认识希琴斯4年了。希琴斯向斯特劳德展示了左轮手枪,他说:“把它拿走。不要干蠢事。他不值得你这样做”。希琴斯回答说:“我会接受你的告诫,我不会叫人代劳”、“这比拳击手套更难用”。到了22时左右,希琴斯喝了大量兰姆酒,他至少去了三间不同的酒吧,严重喝醉。在酒吧都打烊之后,他乘坐计程车到亨利家。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从1933年12月1日的《托基时报》上获得的:
“ | 亨利打开门,走到外面。希琴斯双手插在口袋里,右手口袋里装着左轮手枪。他向亨利索要钱财,说“我很惨,我要你帮个忙”。亨利自然而然的说“你欠我60英镑的时候,不是帮过你了吗?”。希琴斯说“我很抱歉,我就喜欢这样”。亨利说“我的日子和你一样不好过。我不会借你一分钱,因为你对我来说是个流氓和骗子”。希琴斯说“这是你的遗言吗?”,他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只手枪,然后说“吃这个吧!”,并高举手枪。那里光线不足,亨利以为希琴斯要用拳头打他,便举起手臂想要阻挡。然后发生了2次枪击。希琴斯已经击发了左轮手枪,并且打中对方,子弹从亨利头部擦过,造成3.5英寸的伤口,但头骨没有损伤,虽然亨利失血严重,但他的伤势并没有立刻危及性命。亨利把希琴斯赶走,希琴斯继续开枪。然后亨利一拳打在希琴斯脸上,希琴斯摔倒了。在希琴斯倒下之后,亨利跑到警察局寻求帮助。希琴斯摔倒后再次站起来,但在走了30米后再次跌倒并躺在人行道上。当希琴斯躺在人行道上时,他朝自己的头部开枪,不过当警察抵达时,他全身唯一受伤的是鼻子,这无疑是亨利击中的一拳[3]。 | ” |
然后警察将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希琴斯带到警察局,并说:“他死了吗?我希望他死了”、“他是一只肮脏的老鼠”。希琴斯被捕时身上有两封信。1933年11月11日他在牛顿阿伯特写的信件内容寄给了《星期日纪事报》的编辑,第二封信的日期是1933年11月12日,希琴斯写道:“我亲爱的小弟——给你留个遗言。你可能会认出我的尸体正是你哥哥。我的家庭已经毁了,没有救济金、没有养老金、找不到船员的工作导致我自杀”。第二天早上在托基法院,希琴斯被关押了一个星期。1933年11月29日,他出现在温彻斯特巡回法院。他在还押期间试图割腕自杀,他包扎着手腕出庭,后来法官以谋杀罪判希琴斯入狱服刑四年[3],于1937年出狱[1]。
逝世
1940年9月23日,58岁的希琴斯因心脏衰竭死于商船英国商人号上,当时它停泊在苏格兰亚伯丁海岸附近[5]。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希琴斯是海葬,但是在2012年,希琴斯的曾孙女莎莉·尼尔森(Sally Nilsson)在亚伯丁市议会的帮助下,发现他的遗体实际上埋葬于亚伯丁三一公墓的第244区[3]。
文化描写
希琴斯的负面行为在1997年卖座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有所描写,由保罗·布莱特威尔饰演。电影将希琴斯描绘成一个身材高瘦的男人,有浓厚的考克尼口音,实际上他身材矮胖,说话时带有明显的康沃尔口音。他还对着玛格丽特·布朗大吼:“闭上你的嘴!”,但实际上这句话来自8号救生艇中的服务员。
希琴斯的负面行为也在1996年电视剧《泰坦尼克号》中有所描写,由马丁·埃文斯(Martin Evans)饰演。片中,当6号救生艇中的幸存者看到地平线上的讯号弹感到振奋,但希琴斯却要他们“安静下来!”。当玛格丽特·布朗开始鼓励其他女人划向光点时,希琴斯强烈抗议,于是她威胁要将他扔到船外。这种描写比1997年的卖座电影更准确。
1958年的电影《此夜永难忘》中,一位不明演员饰演了希琴斯,更准确描写了他与玛格丽特·布朗的言语冲突。
1998年,戴安娜·赫的爱情小说《漫漫长夜泰坦尼克》中,进一步描述了希琴斯的消极态度,该小说从伊丽莎白·法尔这个虚构救生艇乘客的角度,描写希琴斯和玛格丽特·布朗的言语冲突。玛格丽特·布朗敦促救生艇乘客开始划船以保持体温,而希琴斯抗议,宣称他正在指挥救生艇,他采取行动制止她:“如果你妨碍我,我就把你扔出去”。
2010年9月,希琴斯的名字又重新引起人们注意——二副查尔斯·莱托勒的孙女路易丝·帕顿在新闻采访中公开指出,当年一副威廉·默多克下达“右满舵”命令闪避冰山,希琴斯因为恐慌误解了操舵命令,将方向打成“左满舵”,导致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6][7]。不过在英国和美国调查的证词中,未能支持路易丝·帕顿关于希琴斯的指控,证词表示二副查尔斯·莱托勒和六副军官詹姆斯·穆迪就站在希琴斯身后监督他的操作,他完成转向后已经向一副威廉·默多克回报转向完成[8][9][10]。
希琴斯的曾孙女莎莉·尼尔森(Sally Nilsson)在第四台新闻中也提出反驳,她解释希琴斯是一位训练有素的舵手,拥有驾驶大型船只的多年经验。在泰坦尼克号事故前四天,他一直有在值班掌舵,并没有出现如此明显的错误。至于操舵命令,1912年的远洋航运掌舵指令系统正处于转变期,帆船时代的“舵柄令”(Tiller Orders)系统和蒸汽轮船时代的“舵令”(Rudder Orders)相反,新指令仍未完整取代旧指令的习惯,所以出现误解。莎莉·尼尔森关于希琴斯生平的传记于2011年出版[11]。
2012年3月22日,希琴斯的角色也出现在舞台剧《冰山在正前方!》中,由利安·墨尔韦(Liam Mulvey)饰演。
Remove ads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