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孚中

香港深水埗区区议员选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孚中
Remove ads

美孚中(英语:Mei Foo Central,代号F16)是香港深水埗区议会下辖的选区,1982年设立,1994年改为单议席,2003年采用现名,末任区议员为深水埗区议会副主席伍月兰

事实速览 美孚中 Mei Foo Central, 国家/地区 ...

范围

选区位于荔枝角西部,包括邻近葵涌道美孚新邨第一期、第七期、部分第二期、部分第三期,与其相邻的选区有美孚南美孚北,以及葵青区议会荔景。选区名称来自美孚新邨,投票站设于博爱医院美孚荔湾街坊会梁之潜伉俪长者健康支援及进修中心

沿革

美孚范围的三个选区都可追溯到1982年区议会选举所设立的荔湾选区,除第一届区区议会(1982-1985年)为单议席选区外,至1994年之前一直是一个双议席选区,范围包括现时的美孚南选区(当时美孚新邨范围以外已经是海岸线,其后有关海域进行填海工程,成为荔枝角公园葵涌货柜码头的一部分)。第一任区议员为香港公民协会成员涂奎如,当时对手为郑润廉。

1985年区议会选举1988年区议会选举锺沛林张永森成为荔湾选区区议员。当中1985年由于未有其他参选人,二人自动当选。1988年谭明光加入挑战,然而谭得票少于锺张二人,未得当选(谭2,083,锺2,376,张2,421)。

1991年区议会选举锺沛林放弃争取连任,而张永森继续参选,另外有两位候选人,包括加入港同盟谭明光及独立黄权威,最终张谭二人当选。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区议会,取消所有委任议席及双议席选区制度,全面实行单议席单票制,并改由选区分界及选举事务委员会制定,区议会选区数目亦随人口变动而大幅增加荔湾选区划出美孚清荔选区范围后改为单议席选区。

1994年区议会选举,该次选举由自由党文广铿与民主党陈松光争夺,最后陈松光获胜。1999年区议会选举,陈松光与独立的谭国雄争夺,最后谭国雄获胜。

2003年区议会选举选管会接纳民政处建议将本区更名为美孚中选区,谭国雄与退出民主党的陈松光再决高下,与此同时区内居民沈少雄及伍月兰参选,选举气氛激烈。结果谭国雄得959票、沈少雄928票、伍月兰692票及陈松光得294票,首两名候选人票数相近,由谭国雄当选。

2007年区议会选举,已加入民协的谭国雄,再与沈少雄争夺本区席位,加上另外两位候选人任绍伟和锺秉芙参与,结果由沈少雄胜出。

2011年区议会选举,与梁美芬等人成立西九新动力沈少雄,受到两位候选人挑战。当中2003年于本区参选的伍月兰公民党身份参选,而人民力量亦派出曾丽文参选,成为泛民政党撞区的例子。结果沈少雄以过半数的1,812票成功连任,连同黄达东及张永森分别于美孚南、北选区连任成功,建制派成功攻陷美孚三区。

2015年区议会选举,竞逐连任的经民联的沈少雄,对上公民党伍月兰及陈松光以美孚苦主联盟名义参选。结果伍月兰以1,803票成功胜出,[4]打破建制派垄断美孚三区之局面。

2019年区议会选举,伍月兰以过千票差距击败新民党的叶沛霖,成功连任,而公民党代表亦在美孚另外两区胜出,改变选前建制派控制的情况。基于非建制派于深水埗区议会占过半数,伍氏获推举为区议会副主席。2020年7月31日,伍月兰退出公民党[5]

Remove ads

历届议员

更多信息 选区名称, 届别 ...

历届选举结果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