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拉胂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美拉胂醇(INN:melarsoprol)是一种治疗非洲人类锥虫病(昏睡病)的药物[1]。特别是用于治疗罗得西亚布鲁氏锥虫引起且侵犯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第二阶段疾病[1]。对于冈比亚布鲁氏锥虫病,首选药物通常是二氟甲基鸟氨酸[1]。美拉胂醇对于大约95%的患者有效[3]。药物是透过静脉注射给药[2]。由于注射时会产生剧烈疼痛,病患之间常形容那种灼热感像是"血管中有烈火在燃烧"[4] 。
使用美拉胂醇的副作用很多[5]。常见副作用包括脑病变、麻木、皮疹及肾脏和肝脏问题[2]。约有1-5%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死亡[3]。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患者可能会发生溶血反应[2]。本药品不建议于怀孕期间的个体使用[2]。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阻断丙酮酸激酶,它是寄生虫体用产生三磷酸腺苷时所需的酶[2]。
美拉胂醇自1949年后就在美国之外用于治疗锥虫感染的用途[1]。它已名列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中[6]。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布鲁氏锥虫病好发地区免费提供美拉胂醇[5]。此药物并未在加拿大和美国上市销售[2]。但在这两国,可分别透过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及加拿大卫生部取得[1][2]。
Remove ads
医疗用途
感染锥虫的患者应接受抗锥虫药物治疗。治疗方案会依据疾病分期(第1或第2阶段)以及寄生虫种类(罗德西亚布氏锥虫(T. b. rhodesiense)或冈比亚布氏锥虫(T. b. gambiense))而定。在第1阶段,锥虫仅存在于周边组织的血液循环中。而在第2阶段,锥虫已穿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7]。
以下为有关治疗的重要事项[7]:
美拉砷醇是一种用于第二阶段锥虫病治疗的药物。它是迄今唯一可用于治疗晚期罗德西亚布氏锥虫感染的方法[8]。
由于美拉砷醇有较高的毒性,仅保留用于治疗最危险的病例。毒性较低的药剂则用于疾病的第1阶段[9]。使用复方药硝呋莫司/二氟甲基鸟氨酸的疗法 (NECT) 于2009年获准用于治疗冈比亚布氏锥虫感染后,美拉砷醇的使用便仅限于治疗第二阶段的罗德西亚布氏锥虫感染[10]。
曾有某些非洲国家的用药失败率高达27%的报导[11]。可能的原因是出现抗药性以及其他尚未阐明的机制。抗药性很可能与P2转运蛋白(一种腺嘌呤-腺苷转运蛋白)的运输问题有关,这种抗药性可能因该转运蛋白的点突变而产生[12]。抗药性自1970年代以来便已存在[13]。
WHO于2024年8月建议使用由被忽视疾病药物倡议组织及其合作伙伴开发的非昔硝唑[14]以取代美拉砷醇,作为罗德西亚布氏锥虫引起的昏睡病的一线治疗药物[15]。
Remove ads
美拉砷醇存在两种含砷的立体异构物,其莫耳比为3:1。由于美拉砷醇不溶于水,因此以3.6%丙二醇溶液进行静脉注射给药[12]为避免注射部位出现反应的风险,必须缓慢给药。[16]。
美拉砷醇用于治疗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非洲锥虫病时,其给药方案相当复杂。儿童和成人的给药方案为每日2–3.6毫克/公斤,静脉注射三天,然后每七天重复一次,总共三个疗程[7]。为监测是否复发,建议在至少两年内,每六个月进行一次追踪检查[3]。
目前不建议怀孕妇女使用美拉砷醇。WHO建议,由于该药物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尚未确定,治疗应推迟到分娩后才立即进行[3]。
目前没有足够的科学数据或研究来确定美拉砷醇是否会分泌到人类的母乳中[17],潜在风险未知。
注意事项
在开始用美拉砷醇治疗前,必须仔细评估多项警告。治疗前必须注意以下事项:葡萄糖-6-磷酸去氢酵素缺乏症[2]、肾脏或肝脏疾病、心脏问题(高血压[18]、心律不整、心肌损伤及任何心脏衰竭的潜在迹象)、既有的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任何麻风病的迹象[19]。
在开始使用美拉砷醇治疗前后,需要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测。应评估治疗效果和毒性反应的实验室参数。
为确认个体是否感染锥虫,会进行血液检查。此外,也会透过腰椎穿刺来检测脑脊髓液,以了解患者的白血球数量和蛋白质含量。这两种检测都有助于诊断。只要出现锥虫、白血球计数高于每微升五个,或蛋白质含量高于40毫克,都应被视为异常,并应考虑开始治疗。对于已接受美拉砷醇治疗的个体,应至少每六个月重复进行脑脊髓液评估,持续三年。
为评估潜在的药物毒性问题,应完成以下检查:全血球计数、电解质水平评估、肝肾功能测试,以及尿液分析以检测尿液的外观、浓度和内容物。
应使用玻璃注射器给药(须仔细消毒),药物所含的丙二醇能将塑胶溶解[20]。
Remove ads
副作用
尽管美拉砷醇能治愈约96%的晚期锥虫病患者,但其毒性让使用有局限性[8]。大约1–5%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死亡[3]。美拉砷醇为一有毒的有机砷化合物,是一种危险的治疗方式,通常只能在执业医师的监督下透过注射给药。其副作用与砷中毒相似。在临床医生之间,此药物被戏称为"含砷抗冻剂"[21]。美拉砷醇与严重且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有关。已知它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包括:抽搐、发烧、意识丧失、皮疹、血便、恶心和呕吐。在大约5–10%的病例中,会出现脑病变,这类患者中约有50%的死亡与脑病变相关[7]。美拉砷醇造成其他的潜在严重副作用有:心脏损伤、尿液中出现白蛋白(可能与肾脏损伤有关),以及血压升高[3]。
抗药性
用于治疗动物锥虫病的药物 - 地米那辛会助长药物抗药性的进展[22]
药理学
美拉砷醇是一种前体药物,是美拉砷氧化物(一种苯亚砷酸的三聚氰胺衍生物)与二巯基丙醇的复合物。它在人体内代谢为美拉砷氧化物,然后透过不可逆地结合丙酮酸激酶上的硫氢基,而破坏寄生虫的能量产生来发挥作用。由于药物无法区分宿主与寄生虫的丙酮酸激酶,导致这种药物具有高度毒性,并伴有许多副作用。
美拉砷氧化物也会与锥虫硫醇(一种在锥虫体内取代谷胱甘肽的亚精胺-谷胱甘肽加合物)反应,而形成一种美拉砷氧化物-锥虫硫醇加合物 (Mel T),这种加合物会竞争性地抑制锥虫硫醇还原酶,而有效杀死这种原生生物[12]。
美拉砷醇的生物半衰期不到一小时,但生物检定法显示其半衰期为35小时。这通常与具有活性代谢物的药物有关。其中一种代谢物 - 美拉砷氧化物在注射美拉砷醇后约15分钟可达到最大血浆浓度。美拉砷醇的清除率为21.5毫升/分钟/公斤,而美拉砷氧化物的半衰期约为3.9小时[23]。
社会与文化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