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祢市
位於日本山口縣中部山區內的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美祢市(日语:美祢市/みねし Mine shi */?)是位于日本山口县中部山区内的城市,全境地处中国山地,是山口县内唯一没有靠海的行政区划。美祢市为以喀斯特地形闻名的秋吉台国定公园所在地,包括秋吉台、秋芳洞多个石灰岩地质景观,全境也被日本地质公园委员会列为地质公园[2],观光业也因此成为本地主要的产业。
过去石灰岩、煤矿、铜矿曾是本地的主要产业,但现仍有宇部兴产、太平王洋水泥、住友大阪水泥及数家小矿业持续在此开采水泥。西部有全日本第一个采民间融资提案方式设立的监狱-美祢社会复归促进中心。
Remove ads
历史
过去在令制国时代属于长门国美祢郡,西部的丰田前町地区则是属于丰浦郡;在辖区东南部的长登铜山大约在7世纪时开始开采铜矿,过去东大寺内的大佛就是使用从此开采的铜所制作[3]。长登铜矿持续开采到约18世纪,才因开采难度的增加而暂时停止开采。
1889年,日本实施町村制,现在的美祢市在当时分属大田村、绫木村、真长田村、秋吉村、岩永村、伊佐村、东厚保村、西厚保村、大岭村、于福村、别府村、共和村、赤乡村、丰田前町共14个行政区划。
19世纪末,在现在的美祢市西部区域发现煤矿,开设了大岭煤田,同时因为日本的工业化,对铜的需求增加,长登铜山再度恢复开采,加上本地因为拥有丰富的石灰岩,使得此地因矿业开始发展[4]
甲午战争后,日本帝国海军决定改使用无烟煤,经寻找后发现大岭煤田产出的煤矿符合需求,更直接买下煤矿的经营权,开始大量开采煤矿;煤矿的产量也由原本19世纪末的年产1万吨,到1910年代开始增加到10万吨以上,1940年代的二次大战期间,更因战争的需求年产量曾经高达50万吨。
战争结束后,虽然失去了军事的需求,但随着日本工业的发展,矿产的开采仍持续进行;1950年代的昭和大合并期间,位于西部地区的大岭町、伊佐町、于福村、东厚保村、西厚保村、丰田前町于1954年合并为美祢市,东部的大田町、绫木村、真长田村、赤乡村也在同一年合并为美东町,位于中部的秋吉村、岩永村、别府村、共和村则在1955年合并为秋芳町。
1960年代,随着开采资源的枯竭,大岭煤田和长登铜山都陆续关闭,也使得原本因矿业而繁荣的此地开始落没,人口从原本1960年的近四万人,到1975年只剩下约两万两千人。
2008年,原本的美祢市、美东町、秋芳町再次进行整并,合并为新设置的美祢市。[5]

Remove ads
行政
交通

主要市区所在的西部有西日本旅客铁道美祢线以南北方向贯穿,美祢线过去最初是为了运送大岭煤田的煤矿,于1905年由山阳铁道从南方的厚狭车站开设直接进入煤矿区的铁路“大岭线”;而后随着当地市区的发展,1920年在市区内也设立了美祢轻便轨道所经营的“美祢轻便线”;随着两条铁路先后被收归国有,1924年铁路往北延伸至现在的长门后,全线也更名为美祢线,而原本进入矿区的路段则称为“大岭支线”,但随着煤矿的停止开采,该支线已在1997年停止营运。
在辖区南部有中国自动车道以东西向通过,在东部则有小郡萩道路从中国自动车道分出,计划往北通往萩市;目前该条道路已通至秋吉台附近的绘堂地区,而往北通往萩市的路段则要等至山阴自动车道于萩市的路段决定后才会确认。
此外,由于宇部兴产在辖内设有水泥开采矿场,为了运送大量水泥至宇部港,宇部兴产从美祢兴建了全日本最长的私有道路-近32公里的宇部兴产专用道路,可一路往南通至宇部港。
Remove ads
-
四郎原车
-
南大岭车站
-
美祢车站
-
于福车站
- 高速公路
观光景点


辖内的秋吉台为日本规模最大的喀斯特地形,该区域也在1955年被划为秋吉台国定公园,设有秋吉台喀斯特展望台、秋吉台东展望台。
除了地面上,在此区域地下也有秋芳洞、景清洞、大正洞、中尾洞多个钟乳洞。其中规模最大的秋芳洞全长达10,702米[8],洞穴下降最深处137米,洞内最大的湖泊面积达900平方米;在洞内的千叠敷附近,长175米,宽80米,高度35米,也是全日本最大的洞穴内空间。目前秋芳洞有约一公里的区域开放让观光可以入内参观。
自公元7世纪开始开采的长登铜山,现在虽然已经关闭,现场设有“长登铜山文化交流馆”展示有相关的历史资料。
教育
辖内过去曾经有过三所公立高中:山口县立美祢高等学校、山口县立大岭高等学校、山口县立美祢工业高等学校,但在2007年至2013年期间已经陆续整并为新设立的山口县立美祢青岭高等学校。
另外有由学校法人宇部学园所设立的成进高等学校。
本地出身之名人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