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耶尔森菌属
耶尔森菌科的一属细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耶尔森菌属[1](学名:Yersinia)又称耶氏杆菌属[2],是肠杆菌目肠杆菌科的一个属。原属耶尔森菌科。耶尔森菌属内的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这些细菌属于杆状菌,按异化类型分则属于兼性厌氧菌。该属内的细菌长达几微米,直径则不到一微米[3]。耶尔森菌属内的细菌有些是致病菌,比如具高死亡率的鼠疫的元凶鼠疫杆菌( Y. pestis)。啮齿目是耶尔森菌属的主要宿主,不过这其他的哺乳动物(比如兔子、家畜)以及鸟类也可成为这类细菌的宿主[4]。耶尔森菌属内的细菌可通过血液传播(比如鼠疫杆菌就是如此),也可通过消化道传播,比如有时耶尔森菌属就能通过食物产品(尤其是蔬菜、牛奶衍生产品、肉类)传播。另外,沾有耶尔森菌属的粪便或尿液也能传播这种细菌。
Remove ads
目前,有假说认为耶尔森菌属可能可以通过原生动物传播,因为耶尔森菌属已被证明是兼性胞内寄生生物。目前,有关耶尔森菌能否通过寄生在变形虫内(以包囊形式寄生)进行传播的研究和讨论还在进行当中[5]。
欧美地区结肠炎的大都是耶尔森菌属所导致[4]。
Remove ads
微生物生理学
有趣的是,一些耶尔森菌属的细菌在环境温度为1-4摄氏度时(比如放在冰箱中的切好的沙拉这样的食品的温度就是1-4摄氏度),不仅能存活,还能够积极增殖。不过,耶尔森菌属的细菌经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等氧化剂处理后,会较快地失活。
基因
在2015年1月中报道中被提及的YersiniaBase(参考译名:耶尔森菌基地)是一个汇编有关耶尔森菌的基因组序列的数据和相关工具,并对它们进行汇总和对比的数据库[6]该数据库是由马来亚大学和马来西亚教育部建立的[6]。
发病机制
属于该属的鼠疫杆菌是鼠疫的元凶。另外,耶尔森肠杆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可以诱发耶尔森氏肠杆菌感染症(yersiniosis)。
克隆氏症,一种肠道自体免疫病也可能与耶尔森病有关——伊朗的克隆氏症患者中不少人都在发病前与家中的冰箱接触过[7],而耶尔森菌又在低温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此外,耶尔森菌属还与假性阑尾炎(pseudoappendicitis),一种在临床上因为症状与阑尾炎相似而可能被误诊为阑尾炎的病症[9]。
历史
鼠疫耶尔森菌是该属的第一个被确认的种,于1894年[10]由瑞典细菌学家亚历山大·耶尔森和日本细菌学家北里柴三郎发现的[11]。不过,在1896年,诺伊曼和莱曼将这种细菌命名为“巴氏鼠疫杆菌”(Pasteurella pestis ),此外,这种菌还有一个通称叫做“鼠疫杆菌”( plague-bacillus)[11]1944年,van Loghem将鼠疫杆菌和P. rondentium归入了一个新的属,即耶尔森菌属[11]。在科学界引入细菌学代码后,上述归类法在1980年被学界正式接受。
治疗方法
治疗耶尔森菌引起的疾病(鼠疫)的常用抗生素有链霉素,氯霉素和四环素。另外,新型抗生素庆大霉素和多西环素也被证明能用于对鼠疫的单一治疗中[12]。
下属物种
本属包括以下菌种:[13]
- 阿氏耶尔森氏菌 Yersinia aldovae Bercovier et al. 1984
- Yersinia aleksiciae Sprague and Neubauer 2005
- Yersinia alsatica Le Guern et al. 2020
- Yersinia artesiana Le Guern et al. 2020
- 伯氏耶尔森氏菌 Yersinia bercovieri Wauters et al. 1988
- Yersinia canariae Nguyen et al. 2020
-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Schleifstein and Coleman 1939) Frederiksen 1964,耶尔森肠杆菌
-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subsp. enterocolitica
-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subsp. palearctica
- Yersinia entomophaga Hurst et al. 2011
- 弗氏耶尔森氏菌 Yersinia frederiksenii Ursing et al. 1981
- Yersinia hibernica Nguyen et al. 2019
- 中间耶尔森氏菌 Yersinia intermedia Brenner et al. 1981
- 克氏耶尔森氏菌 Yersinia kristensenii Bercovier et al. 1981
- Yersinia massiliensis Merhej et al. 2008
- 莫氏耶尔森氏菌 Yersinia mollaretii Wauters et al. 1988
- Yersinia nurmii Murros-Kontiainen et al. 2011
- Yersinia occitanica Le Guern et al. 2020
- Yersinia pekkanenii Murros-Kontiainen et al. 2011
- 鼠疫杆菌 Yersinia pestis (Lehmann and Neumann 1896) van Loghem 1944,鼠疫耶尔森氏菌,鼠疫巴斯德氏菌
- Yersinia philomiragia Jensen et al. 1969
- Yersinia proxima Le Guern et al. 2020
- 假结核耶尔森氏菌 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 (Pfeiffer 1889) Smith and Thal 1965(假结核巴斯德氏菌,假结核性巴斯德氏菌)
- 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 subsp. pestis
- 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 subsp. pseudotuberculosis
- Yersinia rochesterensis (Cunningham et al. 2019) Nguyen et al. 2021
- 罗氏耶尔森氏菌 Yersinia rohdei Aleksic et al. 1987
- 鲁氏耶尔森氏菌 Yersinia ruckeri Ewing et al. 1978
- Yersinia similis Sprague et al. 2008
- Yersinia thracica Le Guern et al. 2020
- Yersinia vastinensis Le Guern et al. 2020
- Yersinia wautersii Savin et al. 2014
Remove ads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