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联合国大会第ES-10/19号决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联合国大会第ES-10/19号决议是联合国大会第十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的关于耶路撒冷地位问题的决议,宣布将耶路撒冷定为以色列首都的行为是无效的。本次会议是联合国大会第十次紧急特别会应土耳其和也门请求在第七十二届联合国大会期间复会。在美国的强烈反对下,联合国大会于2017年12月21日以128票赞成、9票反对、35票弃权通过了该决议[1]。
背景
1950年,以色列宣布耶路撒冷为首都,此后,以色列政府的所有部门——立法机关[2]、司法机关[3]和行政机关,包括总统府和总理府——均设在耶路撒冷市内[4]。当时耶路撒冷分为2部分,分别由以色列和约旦管理,只有西耶路撒冷作为以色列的首都。1967年六日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东耶路撒冷。
1980年7月30日,以色列国会通过一项名为《基本法: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的法案,宣布耶路撒冷(包括西耶路撒冷和东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恒的与不可分割的首都”[5],但并未得到国际承认。联合国安理会478号决议(14票赞成,0票反对,美国1票弃权)宣布这项法律无效,并要求其成员国必须从该市撤出外交代表作为惩罚措施。但在478号决议之前,大部分大使馆已设在特拉维夫。在耶路撒冷设立大使馆的少数国家中,大部分按照决议,将大使馆迁往特拉维夫。2006年8月16日和26日,最后2个在耶路撒冷市内设立大使馆的联合国成员国—哥斯达黎加和萨尔瓦多先后宣布将大使馆迁往特拉维夫[6][7]。不过,在耶路撒冷郊外的Mevaseret Zion,设有巴拉圭和玻利维亚的大使馆。耶路撒冷市内设有美国和意大利的总领事馆[8]。
美国国会在1995年以绝大多数通过了耶路撒冷大使馆法案,其中参议院93票支持、5票反对,众议院374票支持、37票反对,提议将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到耶路撒冷。但该法案被美国历任总统签署命令押后生效。
2017年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表演讲,正式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且宣布将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的计划。[9]
Remove ads
特朗普的行为引发了多数国家的不满。当时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理事国之一的埃及向安理会提交了一份决议草案,该决议草案的内容与本条目所述的决议内容相近。该草案在联合国内部编号为S/2017/1060。若该草案在安理会获得通过,即成为安理会第2393(2017)号决议。
2017年12月18日,该草案提交安全理事会表决,获14票赞成、1票反对,而唯一的反对者即为美国。美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因而本草案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未能通过。
联合国大会的紧急特别会议是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为应对苏联在安理会的否决行动而向联合国大会提议的一个新的程序,这一程序可以让成员国绕过安理会寻求联合国大会的批准,包括建议运用武力。联合国大会377号决议允许成员国在安理会无法通过一项决议时召开开放式的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以解决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10]。
决议案
决议包括几点关键声明,全文如下:[11]
- 铭记圣城耶路撒冷的特殊地位,特别是需要根据联合国各项相关决议的设想,保护和保存该城独特的精神、宗教和文化特性,
- 强调指出耶路撒冷是一个应根据联合国各项相关决议并经谈判解决的最终地位问题,
- 在这方面对最近有关耶路撒冷地位的决定深表遗憾,
申明任何声称已改变圣城耶路撒冷性质、地位或人口组成的决定和行动都不具法律效力,是无效的,且必须遵照安全理事会相关决议予以撤销,并在这方面促请所有国家根据安全理事会第478(1980)号决议的规定,不在圣城耶路撒冷设立外交使团; - 要求所有国家遵守安全理事会关于圣城耶路撒冷的各项决议,对任何违背这些决议的行动或措施不予承认;
- 再次呼吁扭转实地正在危及两国解决方案的不利趋势,加强和加快国际和区域有关努力与支持,以根据联合国相关决议、包括土地换和平原则的马德里框架、《阿拉伯和平倡议》和四方路线图,在中东尽速实现全面、公正、持久和平,并结束以色列自1967年开始的占领。
决议全文并未提及“美利坚合众国”,但是“最近有关耶路撒冷地位的决定”一词可以被认为是指代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决定。
Remove ads
联合国截至2017年12月21日,共有193个成员国,其中128票同意该决议,9票反对,35票弃权、21票缺席。
Remove ads
反应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