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圣伯多禄中学

香港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聖伯多祿中學
Remove ads

圣伯多禄中学(英语:St. Peter's Secondary School),校训为“OBOEDIENTIA ET PAX”(以拉丁文书写;中文为“服膺真理,缔造和平”,英文为“OBEDIENCE AND PEACE”)。是天主教香港教区属下的一所文法中学,现位于香港南区香港仔香港仔水塘道21号(2012年之前位于香港南区香港仔香港仔大道220号)。是圣伯多禄天主教小学香港仔圣伯多禄天主教小学直属中学。

事实速览 圣伯多禄中学 St. Peter's Secondary School, 地址 ...
Thumb
圣伯多禄中学于香港仔大道220号的旧校舍
Remove ads

校政管理

历任校监

  • 李宏基神父[4]
  • 麦耀初神父[5]
  • 伍国宝神父

历任校长

更多信息 次, 在任时间 ...

学校历史

学校的历史远溯1840年代初,天主教传教士到香港仔服务居民,并于1849年获政府拨出一块为期999年的土地,作宗教用途,后来再在部分土地建校。至1950年代下旬,当时天主教香港教区先在香港仔兴办小学,继而申办该区第一所政府资助文法中学。

1965年夏天校舍落成,以堂区主保圣人伯多禄命名。创校时中文原校名为“圣伯多禄英文中学”(St. Peter's Secondary School);中学部高座启用,当年为一所男校。按当年计划拟只收录男生,开校时仅设初中9班,其后两年扩展至高中,共开设15班。鉴于校务不断拓展,而校舍设施日渐不敷应用,故自1972年起,教区当局与校董会多次向教育署申请扩建经费,以增建礼堂及特别室,可惜申请过程迭遇困难,遂令有关计划一再拖延十数年。

自1976年起,学校应政府要求,开设浮动班,全校遂按年由16班递增至18班。1982年学校获准开办争取多年之大学预科班,首届只设理组学科,翌年再增设文组一班,全校亦于1984年递增至19班,现有27班。[6]1986年为统一中英校名,该校更名为“圣伯多禄中学”。1987年正式获准兴建礼堂,工程随后将原址的小学迁往利东邨,工程直至1993年完成。期间校方于1988年接收小学部(低座)旧校舍,并同时计划进行礼堂及校舍扩建工程。中座的礼堂于1993年落成,形成“低座、礼堂(中座)、高座”的校舍建筑群。后来于1991年,学校开始招收女生修读预科。1994年开始采用中文教授部分初中课程。同年,“圣伯多禄中学学生会”成立,以取代学会联会;而干事会由全校师生以一人一票方式选出。而同年各年级亦招收女生,正式成为男女校。1998年正式转为母语教学,但高年级部分科目仍用英语教学。

2002年,圣伯多禄中学新增1E班,中一级由原本的4班变为 5 班。另将低座一楼的美术室迁至地下(设计室旁),并将原位于低座一楼的所有课室(包括多媒体学习室与美术室)改建成为电脑辅助学习室、电脑室、预备室(资讯科技教材)及 1E班房(后改为“英语角”)。另又将中座(礼堂旁)的地理室改建成语言室。并在每个课室都安装固定的投影机。但2006年取消1E班,其班房改成英语角;中一级变回原本的四班。

由于旧校舍空间不足,此校自2000年起已开始向政府商讨原区迁校[10]。直至2007年4月底,此校才获政府分派香港仔水塘道上方的土地,以兴建新校舍。属后千禧校舍的新校舍兴建工程于2012年竣工,并且在7月初正式使用新校舍上课。[6]此前校方在2007年9月向堂区借已搬迁的天主教圣伯多禄幼稚园改装成中学课室,给5A、5B、7A班使用,为期四年。而于2012年,该校为新校舍加入多个宗教标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突显天主教办学的特色。同年高中逐年增设E班,使每班人数减至约30人。当时学校发起“一人一凳”活动,让学生从旧校舍,一人搬运一张凳到新校舍,目的是让学生身体力行,一同见证迁校时刻。

及后,圣伯多禄中学于2013年9月安排校内4E、5E、6E班以英语教授数学(必修部分、延伸部分单元二)、化学、物理及生物科,还增设中一级军训营项目,以培养学生的纪律精神。2014年更改小组课室为“宗教室”。2017年在校内增设富有天主教色彩的象征及横额,突显天主教教育的五个核心价值;同年,4E班取消以英语修读化学、物理或生物科之硬性规定,转化为英文数学班。到了2018年,校内中一级取消军训营项目,改为举办生命成长营。2019年,4E班再度实施以英语修读化学、物理或生物科之硬性规定,并取消英文数学班;同时,中四级起取消历史科选修科目,增设旅游与款待科为选修科。2022年,中一级再度由原本的4班增至5班,新增1E班。

Remove ads

学校设施

校园导赏

圣伯多禄中学校园导赏[11]

更多信息 楼层, 设施 ...

[12]

组织

更多信息 学会类型, 学会名称 ...

[13]

Remove ads

校歌

圣伯多禄中学校歌曲与词源自创校的意大利神父,因年代已久,当时人的身份已不能考证。歌词内容是以耶稣门徒“伯多禄”的渔人故事,启示了同学要学习圣伯多禄的精神,并互助友爱,以致和平,以进大同。[14]

领带

圣伯多禄中学除了在穿着冬季校服时为强制打上领带外,学生可以在部分活动中自由选择打上领带与否,但部分活动则为强制。圣伯多禄中学亦为其中一间要求中六学生在毕业典礼中穿着夏季校服时须在短袖裇衫上打上领带,并没有在日常上课日要求的中学。

校友

圣伯多禄中学毕业校友遍及香港各界,如工商金融界的进智公交主席黄灵新[15]、香港银行家符致京[16][需要较佳来源];演艺文化界已故导演林岭东[17]、导演陈庆嘉 [18] 、“癫当”作者陈宇峰[19]作家子鹜(本名谭天富)[来源请求];传媒界前香港无线新闻主播及记者罗钰文[20][需要较佳来源]等人。

重大事件

2025年5月31日,该校一名叶姓资讯及通讯科技和物理科教师,在海怡半岛海韵阁住所跳楼自杀身亡,经调查后相信死因无可疑。他有超过半年抑郁症病史,有接受治疗,上一次接受治疗是5月9日。5月23日起,教师疑因工作压力导致精神状况转差,没有上班[21]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