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肺高压
特徵是肺動脈,肺靜脈或肺毛細血管的血壓升高的高血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肺高压(英语:pulmonary hypertension,PH,PHTN)或称肺动脉高压,是指因多种心、肺或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动脉压力升高,超过正常值的病理性状态,属于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肺循环疾病。[1]一般地,在标准海平面和静息下肺动脉收缩压超过30mmHg或舒张压超过15mmHg,或是肺动脉均压(mPAP)超过20mmHg,即认定肺动脉高压。[2]肺动脉高压呈进行性发展,会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导致右心负荷增大,最终导致右心衰竭,继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1]
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可呈现呼吸困难、干咳、 晕厥、胸闷、胸痛和疲劳等症状,且活动后表现明显。对于重症患者,多有右心功能不全问题,临床可有颈静脉充盈、肝淤血、下肢、腹部或全身水肿等症状。[3]根据最新的分类,肺高压共有六种形式。[4]
Remove ads
症状及征象

较罕见的症状包含干咳、运动时晕眩和呕吐[6]。部分患者有咳血的现象,特别是肺高压的某些亚型,如遗传性肺动脉高压、艾森门格症侯群,和慢性栓塞型肺动脉高压等[8]。肺静脉高压的典型症状为卧姿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及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肺动脉高压则无此现象[9]。
其他典型症状包含较强的第二心音。另外右心室肥大也会造成右心室产生第三心音,以及胸骨旁起伏。右心衰竭导致的全身性郁血则可能合并有颈静脉屈张、腹水,以及肝颈动脉回流[6][7][10] 。
Remove ads
病因
肺高压的病因常不明,也可由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疾病导致的肺动脉压力增高。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尝试将肺高压分类,当时分为原发性肺高压,以及次发性肺高压两大类,并将初级肺高压分为“丛状动脉型”(arterial plexiform)、“静脉阻塞型”(veno-occlusive),以及“血栓栓塞型”(thromboembolic)等[12]。1988年埃维昂莱班会议将次级肺高压按原因分类[13]。随着新研究的进展,2008年在达纳角召开的第四届世界肺动脉高压研讨会更新了定义。以下为达纳点的分类系统[4]:
Remove ads
治疗
肺高压可利用药物控制病情发展的程度,若针对第一型肺动脉高目前主要分有三种不同的标靶治疗途径: 1.内皮素1 2前列环素(PGI:途径) 3一氧化氮途径 而目前针对此三种不同途径的药物如下列所述: 1.内皮素1途径--Bosentan、Macitentan(双重ETA-ETB拮抗剂)、Ambrisentan(选择性ETA受体拮抗剂) 2.前列环素(PG₂I)途径--Epoprostenol、lloprost、Treprostinil(三者皆为PGl₂类似剂)、Selexipag(PGl受体奋剂) 3.一氧化氮途径--一氧化氮气体(刺激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ildenafil(PDE5抑利剂)、口服Riociguat(直接sGC刺激剂)[16] 由于肺高压不能根治,若已引发较严重的心脏衰竭,就需要进行心肺移植,由于器官移植轮候需时,所以一旦确诊,除药物控制病情外,医生都会安排病人排入器官移植的等候名单,以期病人在症状恶化至严重心脏衰竭前,有适合器官进行移植手术[17]。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