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胃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胃炎
Remove ads

胃炎(gastritis)是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症的总称,并伴有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反应和上皮再生[6]

事实速览 胃炎, 症状 ...

胃炎病因与化学、物理、微生物感染或细菌毒素、精神神经功能障碍、应急状态等多因素相关,而幽门螺杆菌感染被认为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7]

Remove ads

临床症状

胃炎的临床症状有可能短促而剧烈,也可能是长期持续的过程,但有些患者是没有症状的[1]。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上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反酸嗳气食欲不振胃灼热(pyrosis)或烧心[8](heartburn)、呕血、腹泻、黑便[1][2]

病因与诊断

常见的胃炎成因包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使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NSAIDs);相对少见的胃炎成因则包含:喝酒、吸烟、吸食古柯碱自体免疫疾病放射治疗克隆氏症及其他严重疾病。[1][9]内视镜检查、上消化道的X光检查血液检查和粪便检查,皆有助于诊断病况。[1]有时胃炎仅是疾病表征,如心肌梗塞胰腺炎胆囊疾病和消化性溃疡,均可能引发胃炎[2]

并发症

胃炎的并发症可能有出血、胃溃疡胃癌[1]。若患者因体内有胃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所引发的自体免疫疾病,进而造成缺乏维生素B12导致红血球低下,这种症状称为恶性贫血[3]

预防与治疗

避免接触引发胃炎的事物是预防的最好做法。[4]能够使用的药物治疗包括抗胃酸药物、抗H2药物、氢离子阻断剂。[1]在急性发作的时候,糊状利多卡因可能会有所帮助。[10]胃炎也可能是因为使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所引起的。如果检测发现幽门螺旋杆菌的话,建议合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1]如果合并发生恶性贫血,口服或注射补充维他命B12会有所帮助。[3]停止食用对胃部造成压力的食物会有所帮助。[11]

流行病学

全球有半数的人都有胃炎的困扰[4]。症状发生的频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得更为频繁[4]。胃炎常常并发十二指肠炎,在2013年造成六万人死亡[12]。幽门螺旋杆菌在1981年,首次由巴里·马歇尔罗宾·沃伦医师发现[13]

分类分型

按临床发病缓急,一般可分为急性胃炎与慢性胃炎。2002年日本胃炎研究会则从基本分型、诊断标准、内镜分级几方面,将胃炎进行了分类,基本分型包括:浅表性胃炎、出血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疣状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性胃炎、增生性胃炎及特殊性胃炎8类。依病因可将胃炎分为:感染性胃炎、药物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应激性胃炎。

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常见两种类型:急性浅表性胃炎(急性单纯性胃炎)和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

急性胃炎发病急骤,多因食物中毒、化学品、药物刺激或严重感染所引起,轻者仅有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呕血、黑便、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有细菌感染者常伴有全身中毒症状。急性胃炎除小部分病人转变为慢性胃炎外,大多在短期内痊愈。

Thumb
早期急性浅表性胃炎:于颈黏液区及固有层具显著中性粒细胞浸润,且有一胃小凹微脓疡。此病例由幽门螺杆菌造成。苏木精-伊红染色20倍。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可分为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疣状胃炎四种,以浅表性较多见,目前建议将慢性浅表性胃炎更名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4]

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患者常无明显症状或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肥厚性有时胃炎与消化性溃疡很相似。

萎缩性胃炎患者大多伴有胃酸过少或缺乏,有转变为胃癌的可能性,病变局限于胃窦部,称胃窦炎,伴有粘膜肠腺化生与间变者,可能发展为胃癌。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症状,个别伴有黏膜糜烂的患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