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临夏回族自治州
中国甘肃省下辖自治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临夏回族自治州,简称临夏州,古称枹罕、河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下辖的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黄河上游。州境北临兰州市,东界定西市,南邻甘南州,西毗青海省海东市。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界,地貌多为山地丘陵,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递降。黄河、洮河、大夏河、广通河等流贯境内。全州总面积7,331平方公里,人口201.21万,汉族人口比例约40%,回族人口比例约32%,州人民政府驻临夏市。首府临夏市是古代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镇,明代四大茶马司之一,有“河湟雄镇”之称。
Remove ads
Remove ads
历史
秦代置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枹罕县入河州。大业三年(607年),河州改枹罕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置枹罕县,为河州治所。天宝元年(742年),改河州为安乡郡。宝应元年(762年),安乡郡为吐蕃所占。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大将王韶收复河州,复置枹罕县,属熙河路。熙宁九年(1076年)省枹罕县入安乡县。金朝天会九年(1131年),河州为金所据。皇统二年(1142年),移州治至枹罕城。贞元二年(1154年)复置枹罕县,为河州治。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枹罕县改属临洮路。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7年),蒙古军攻占河州。元朝至元六年(1269年)省枹罕县入安乡县。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置河州卫。
清朝乾隆年间,苏四十三反清,是为第一次河煌事变。同治元年(1862年),中国西北地区发生同治陕甘回乱。回民、撒拉族等穆斯林与汉民之间相互仇杀,战乱持续十余年,终被清政府镇压。其中,河州莫尼沟阿訇马占鳌起兵反清,即第二次河湟事变。1872年,马占鳌率众归降朝廷,奠定了河州马家军崛起的基础,终成为民国时期实际控制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地方军阀。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第三次河湟事变。
民国二年(1913年),改设导河县,属兰山道。1927年,废道改区,属兰山区。1928年,马仲英反叛,引发第四次河湟事变。民国18年(1929年),改称临夏县。民国33年(1944年),属甘肃省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仍辖临夏、临洮、宁定、和政、永靖、夏河等6县。1936年5月,改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甘肃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将临洮县划归第一行政督察区。1939年4月,将夏河县划归第一行政督察区。1940年,改康乐设治局为康乐县。
1949年8月,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发布第120号命令,设立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临夏、临洮、洮沙(治今临洮县太石镇)、宁定(治今广河县城关镇)、和政、康乐、永靖、夏河等8县。1949年8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解放临夏地区。1949年9月初,在临夏县成立洮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上述8县。1949年9月下旬,改洮西专区为临夏专区;将临洮县划归新设的临洮专区。
1950年5月,洮沙县划归临洮专区,夏河县改由省直辖;将岷县分区的临潭县划归临夏分区。以临夏县东乡以及永靖、和政、宁定等县部分地区设立东乡自治区(县级)。1950年6月,析临夏县城区置临夏市(县级),临夏县由城区迁驻韩家集。1950年9月,改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临夏分区专员公署。
1953年,临夏市改由省直辖;宁定县改设广通回族自治区(县级);临潭县划归甘南藏族自治区;10月东乡自治区改为东乡族自治区。
1955年7月,东乡族自治区改名东乡族自治县;广通回族自治区改名广通回族自治县。1956年11月,撤销临夏专区,设立临夏回族自治州。辖临夏市和临夏、和政、永靖、康乐4县及东乡族自治县、广通回族自治县。寻改广通回族自治县为广通县。
1957年,广通县改称广河县。1958年,永靖、临夏2县并入临夏市;广河、康乐2县并入和政县,1961年恢复。1973年12月,甘肃省报告国务院:撤销临夏市,并入临夏县,临夏县由韩家集迁驻城关镇(今临夏市城区)。1980年6月,国务院批准:析临夏县西北部置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983年8月,国务院批准:恢复临夏市(县级),以临夏县的城关镇和城关、南龙、折桥、枹罕4个公社为临夏市的行政区域。临夏县迁驻韩家集(第三次)。
Remove ads
地理

临夏州位于甘肃中部,省会兰州以南,西为青海省边界,南面是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邻定西市。地形以高原、山区、丘陵区为主。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黄河贯穿西北部,在永靖县刘家峡前形成刘家峡水库。黄河主要支流——大夏河和洮河从邻近的甘南州流向刘家峡水库。洮河亦是临夏州与定西市的一部分边界。全年平均气温为8℃,无霜期155天,为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只有442毫米。
Remove ads
政治

Remove ads
Remove ads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州常住人口为2,109,750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946,67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63,073人,增长8.38%,年平均增长率为0.81%[11]。其中,男性人口为1,056,107人,占总人口的50.06%;女性人口为1,053,643人,占总人口的49.9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23。0-14岁的人口为595,321人,占总人口的28.22%;15-59岁的人口为1,228,010人,占总人口的58.21%;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86,419人,占总人口的13.58%,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13,638人,占总人口的10.13%。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75,371人,占总人口的36.7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334,379人,占总人口的63.25%。
全州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91,321人,占37.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318,429人,占62.4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18,449人,增长2.39%,占总人口比例下降2.19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44,624人,增长12.32%,占总人口比例增加2.19个百分点。其中,回族人口增加71,784人,增长11.6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96个百分点;东乡族人口增加62,039人,增长12.26%,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93个百分点;保安族人口增加1,995人,增长11.19%,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2个百分点;土族人口增加3,021人,增长21.82%,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9个百分点;撒拉族人口增加1,817人,增长14.44%,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4个百分点。
临夏是个多元民族、宗教的地方,回族占境内的人口约三分之一。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包括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占全州人口超过一半。另外还有土族、藏族等少数民族。
Remove ads
经济建设

临夏州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全州除首府临夏市外,其余县份均为国家级贫困县。2010年,全州人均生产总值5441元,约804美元,东乡族自治县更只有2785元,即411美元。
2015年,全州生产总值211.41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14亿元,比上年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4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130.44亿元,比上年增长8.9%。[13]
交通
213国道穿越南北,通过永靖县、东乡族自治县、临夏市、临夏县。兰青铁路在州境北部永靖县经过。
S2兰郎高速经过广河县、和政县、临夏县、临夏市。另境内还有
乌玛高速、临大高速、S34双达高速。
著名景点

-
炳灵寺石窟
-
临夏市东关大清真寺
-
临夏市老华寺
-
临夏万寿观
-
临夏城郊清真寺
教育
-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
- 甘肃省临夏中学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