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北市大同区日新国民小学
公立国小,前身为大稻埕第二公学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北市立日新国民小学,前身是日治时期的大稻埕第二公学校、日新公学校。“日新”之名,来源为《尚书・汤之盘铭》中,“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1]。
Remove ads
历史
- 1917年,日本人将水田和池沼填平,设立“大稻埕第二公学校”,只招收男生,而当时大稻埕女子公学校(今蓬莱国小)只招收女生,因此戏称“日新公,蓬莱妈”。本校建校初期借用大稻埕女子公学校校址(今永乐国小校区)上课。
- 1920年,古色古香的红楼启用,学校正式迁入太原路现址。
- 1922年,大稻埕第二公学校改称日新公学校,即是现在日新国小的前身。
- 1934年,开始招收女生,但是实施男女分班。
- 1945年,台湾由中华民国接管后,改称“台北市日新国民学校”。
- 1946年,改校名为“台北市建成区日新国民学校”。
- 1968年,配合实施九年国教,更名为“台北市建成区日新国民小学”。
- 1985年,成立日新附设幼稚园。
- 1990年,配合台北市行政区域调整,并入大同区,又改称“台北市大同区日新国民小学”,是本校今日的全名。
文化资产
- 日新国民小学红楼
乃日治时期义务教育发展史的代表作。前后皆设圆拱长廊展现建筑力学的美感,砌砖及细部作法呈现当时工艺之精致。2012年6月12日,公告登录为台北市历史建筑。[2]
2010年修复日新国小红楼,考量使用当年原建材以保存红楼古风。红砖来自基隆港西岸六号码头蔡合源冷冻厂,拆除后完整保存同期生产的TR砖来修复。
历任校长
- 第十一任校长,罗华木,(1998~2001)
- 第十二任校长,邹彩完,(2001~2009)
- 第十三任校长,陈福源,(2009~2013)
- 第十四任校长,邱馨仪,(2013~2016)
- 第十五任校长,林裕胜,(2016~2024)
- 第十六任校长,吴文德, (2024~2025)
- 第十七任小长, 尚汉鼎,(2025~
图辑
-
校门
-
校园标志
-
校园走廊
-
校园铜像正面
-
操场
-
校园内部出入口
-
大猩猩雕像
-
外部走廊
-
旺台楼大门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