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北市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
Remove ads

台北市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英语:Taipei Media School,简称TMS),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与台北市文化基金会共同创办,是一所培育影视音人才的非学校实验教育机构,位于台北市公馆宝藏岩聚落[1]

事实速览 台北市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 地址 ...

简介

Thumb
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校园所在的宝藏岩聚落

台北市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为台北市第一所立案的非学校型态实验教育机构,专门培育影视音乐幕后人才。[1]2016年依《高级中等以下教育阶段非学校型态实验教育实施条例》第5条由台北市文化基金会办学部筹设,向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申请立案。台北市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于2016年9月开学,一学年有四学季,当时两学季学费新台币八万元,2016年将招三个班、共收四十一位学生。2016年5月18日正式启动招生,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团队到宝藏岩举办第三次说明会,化解当地多数居民对台北市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进驻、校舍空间分配疑虑[2]

招生

依照《高级中等以下教育阶段非学校型态实验教育实施条例》,台北市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每学年仅招收41位学生。[3]

学生不限年龄,只要有国中相等学历者,经评估兴趣、动机与潜力后,面试后即可入学。然而第一届学生出走三成,学校在107学年度招生上新增家庭晤谈项目。[4]目前学费两学季为九万8000元,扣除政府补助为六万8000元。[2][5]

校长

台北市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首届校长是台北市文化基金会董事长小野[6]。小野表示,他接任台北市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首届校长是他欠台北市市长柯文哲的人情,强调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是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事;若只想当社会定义的成功者,“千万不要来报名。”[7]

课程

台北市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采大学选修制,上下课没有钟声,上课地点则在台北市历史聚落宝藏岩。一年分成两学期、一学期两个学季,有四次长假两周。[8][9]

现学校课程皆采大学选修制,分为七大领域学习,包含:国际行动力、自学力、体育、实习、影像、音乐及博雅。[10]

强调自主学习,上课时能在课堂中自由走动,甚至直接在地板上讨论功课。毕业后可取得高中同等学历。[9]

大学合作

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陆续与多所国内外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包含日本映画大学日本映画大学日语日本映画大学[11]台北艺术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台南艺术大学[12]韩国东亚放送艺术大学

小野校长在2017年与日本映画大学日语日本映画大学校长天愿大介签署合作备忘录,映画大学是一所日本唯一以“电影”为教育目的的大学。小野接受访问时强调“台湾满需要这种影视教育的交流”,盼促成台日学生跨国交流拍片技术与心得。[11]

2018年2月26日,机构和北艺大台艺大南艺大签署合作备忘录,未来预计最快三月,不仅师资、课程交流共享,学生毕业后还能免考学测、有机会凭作品直升艺大。[12]

争议

2018年2月,民主进步党台北市议员李庆锋质询时爆料,台北市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近1/3学生出走,及上课没有桌椅,遭质疑绩效差;前立法委员罗文嘉的女儿是出走学生之一。而台北市市长柯文哲缓颊,称情况渐稳定。[1][8][1][13]

李庆锋发现,有家长不满学校无课桌椅,1年多还没改善,向校方反映课纲问题,还遭呛不要干预;罗文嘉女儿也曾在台北市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就读,念不到一学期即离开,还公开发文直指该校不符合标准:“有人因为之前看到我写女儿进入前所实验教育机构的文章,表示他们孩子也有兴趣,为了负责与避免误解,我必须说,我们选择离开,是因为以我们的标准而言,该机构是不符合的。每个人标准不同、期待不同,所以仍请多了解、慎重评估。”[1]

柯文哲表示,做一件事很难百分百符合所有人的期望,实验学校基本精神就是实验,有很高的失败风险,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他强调,自己问过校长小野,第2届出走学生已少很多了,第一次比较不稳定,慢慢修正就好,台湾是多元化社会,同一件事不可能所有人都说赞。[1][13]

机构办学部前主任陈怡光表示,第一届学生大多数为高中重读生,当初认为影视音是好选择,后来发现不是他们的兴趣,校方尊重他们的选择;而第二届多是应届毕业生,2个学季下来,43名学生仅一位离开。[13]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