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柯文哲

台湾政治人物、前台北市长、台湾民众党主席、医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柯文哲
Remove ads

柯文哲(1959年8月6日),台湾外科医师、政治人物,台湾民众党籍,台湾民众党创党主席,曾任台北市市长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教授、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医师,专长为外科重症医学器官移植人工器官,是体外膜氧合在台湾的推手之一。[6][7]

事实速览 柯文哲, 第1任台湾民众党主席 ...

柯文哲于2006年开始在媒体曝光而知名。2014年参选台北市市长,成为台北市改制直辖市后首位无党籍市长[8],并于2018年连任[9]。2019年,创立台湾民众党并担任党主席[10][11]。2022年卸任台北市长,隔年自台大医院退休[12],并代表民众党参选2024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最终排行第三败选告终。[13]

2024年,柯文哲因涉入政治献金案京华城案遭检察官依法侦办与羁押,并于2025年1月1日请辞民众党主席。[14]

Remove ads

早年及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Thumb
柯文哲陪同父母参访二二八纪念馆
Thumb
柯文哲与妻子陈佩琪

柯文哲出生于新竹,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祖父柯世元在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担任新竹督学,同年10月由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派任为新竹女子高等家政学校校长[15]。在228事件清乡时被军队拘禁将近一个月,其间遭殴打,返家后曾卧床3年多,后于1950年,以54岁之龄病逝[16][17][18]。2003年8月2日,第十任中华民国总统陈水扁颁发“228回复名誉证书”给491位受难者及家属[19],其中就包括柯文哲[20]。父亲柯承发为新竹市东园国小教师,母亲何瑞英为退休公务员

柯文哲为家中长子,其弟柯宇谦是中华大学资管系教授;么妹柯美兰台大医院新竹医院医师、国立清华大学合聘教授,曾投入2024年新竹市立委选举但未当选[21]。妻子陈佩琪澎湖县人,现任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和平妇幼院区中正门诊部主任[22],两人育有1子2女[23]

Remove ads

个人生活

有报导称柯文哲有亚斯伯格症[24][25][26],柯文哲也自称具备这种特质[27],但从未正式经过医师临床诊断[28][29]

柯文哲表示,自己的祖先有“茹素修道”的传统,自己也读过许多佛经。在医院中看了很多人生无常,愈理解佛教四圣谛”中“苦谛”所揭示的“八苦[30]

求学时期

柯文哲就学于新竹县新竹市民富国民小学[31]新竹县立育贤国民中学,1977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台湾省立新竹高级中学[32]。就读国立阳明医学院医学系1年后,1979年重考进入国立台湾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因为受其师朱树勋影响而选择外科为专业,投入“急诊”与“重症加护”的前线工作。1986年进入中华民国陆军服兵役,在第二六九师少尉军医预官,1988年退伍回到台大医院任职。

医师生涯

Thumb
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

柯文哲返回台大医院工作后为研究器官移植赴美进修,1993年至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外科担任研究员,研究“人工肝脏”。隔年返台回到急诊室工作,并进入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博士班。经台大医院外科主任朱树勋指派,柯文哲建立起台大器官移植小组,并以心脏移植为目标。其所负责的创伤急救团队使用体外膜氧合,将病患存活率从19%提高到51%,并曾于2008年1月30日创下让病患连续使用体外膜氧合117天再移除且成功复原的世界纪录[33]。1999年11月起,任台大医院器官移植管理委员会委员兼执行秘书,并兼任器捐劝募小组负责医师职务,柯文哲参考美国标准医疗程序及台湾医疗技术,在台大医院建立了“标准器官移植程序”,以维持器官移植手术的水准,增加病人存活率。后经行政院卫生署推广至全国。2000年后,至中国大陆参加多次医学会议,将体外膜氧合技术传入中国大陆[34]

2002年,取得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医学博士。2002年6月6日卫生署成立“财团法人器官捐赠移植登录中心”,柯文哲接受卫生署医政处委托,与台大资讯室挂名专案方式,建立网络器官捐赠登录制度,并由柯文哲执行[35][需要非第一手来源][需要第三方来源]

2006年7月15日,柯文哲于《民生报》撰文 〈反省、认错、道歉 谈赵建铭案〉[36],自此受媒体注意,偶尔受访表达对政治事件的看法。11月18日,台中市市长胡志强妻子邵晓铃在为中国国民党高雄市长参选人黄俊英辅选行程中,因车祸陷入深度昏迷,柯文哲建议为邵晓铃安装体外膜氧合,并立刻指派台大急救小组安装体外膜氧合,最终得以治疗康复[37][38]。11月26日,连胜文枪击案发生,由柯文哲和台大医院医疗团队配合下抢救连胜文,由于连胜文康复迅速,一度引发枪击造假的传闻,对此柯文哲出面来驳斥此传闻[39]

2011年8月24日,台湾发生首例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案[40][41]。由柯文哲负责的台大医院器官移植团队将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给了五名病人[42]。卫生署认定柯文哲有督导之责,对他进行惩处。2012年,监察院认为器官移植办法由柯文哲拟定,认定柯文哲应负“严重行政疏失责任”,通过弹劾案,公惩会决定惩处“降两级改叙”。但柯文哲为公立学校(台大医学院)教师身份,朱武献认为据1992年大法官释字第308号解释,柯文哲非《公务员服务法》规范的公务员,监察院与公惩会应无管辖权[注 2][43]。台大医院在收到监察院公文后,决定扣薪处份。其妻陈佩琪医师对此感到不满,于8月20日召开记者会批评台大,部分医界人士对柯文哲进行连署声援。

2012年6月,柯文哲等医界人士组成陈水扁民间医疗小组,并由柯文哲担任召集人,该小组判定陈水扁身体状况不佳并发起连署,希望法务部能让扁保外就医[44][45][46][47]。2017年9月30日,由于柯文哲在TVBS少康战情室》接受赵少康专访时称“他(陈水扁)一开始是装的,后来变成真的病”,因而被陈水扁民间医疗小组免除召集人一职[48],而且此番言论遭到民众检举。2018年6月,台北市政府卫生局依违反《医师法》裁罚柯文哲新台币2万元罚锾[49]

2013年5月1日,柯文哲收到法务部调查局台北市调查处公函,将他列为大专院校教授涉挪用国科会补助款弊案的犯罪嫌疑人[50][51]。5月10日,柯文哲前往台北市调查处接受约谈,在约谈中他表示有三个国科会研究计划,许多项目混合,但发票与报账是由助理处理,并非由他负责[52]。在约谈后,检方并未起诉柯文哲,柯文哲对约谈举动不满,认为是司法选择性办案[51],国科会补助弊案是制度设计错误使然[53]。因对公立大学教授是否为“公务员保险法”、“国家赔偿法”、“贪污治罪条例”上所称的“授权公务员”,舆论看法不一,最高法院也未做出统一见解[54][55]。最高检在2014年10月3日针对适用对象除了教授涉诈国科会补助款、还包括MG149账户等执行3项国科会研究计划,总长裁示公立大学教授不具《刑法》的公务员身份,不依贪污罪侦办[56]。2013年6月,柯的学生台大医院急诊部主治医师曾御慈遭一酒驾闯红灯的汽车业务员撞击,送至亚东医院,柯文哲虽至该院指挥急救,但最终宣告不治。柯文哲在此事件后成立台湾酒驾防制社会关怀协会,投入酒后驾车防治[57]。2013年8月,经监察委员黄煌雄邀请,至北京市参加蒋渭水学术研讨会,会议后与黄煌雄一同探访陕西省延安市

2022年12月25日,柯文哲自台北市长卸任后返回台大医院工作[58][59],隔年2月1日,柯文哲从台大医院提前退休[60]

Remove ads

早期政治活动

Thumb
参加330反服贸保民主50万人大游行声援太阳花学运以反黑箱为主的柯文哲

1994年民进党籍的陈水扁选台北市市长时,柯文哲为扁医界后援会干部[61]。2000年,柯文哲担任陈水扁竞选总统台大医院后援会召集人[62]。2012年4月,柯文哲参与凯达格兰学校当学生[63][47]

柯文哲曾支持民进党籍的蔡英文竞选总统,为蔡组织竞选后援会与进行募款,也是小英之友会常任理事[64]。但柯文哲也曾批评蔡英文提出的台湾共识内容不够清楚[65]

柯文哲曾多次批评中国国民党[66],曾表示与民主进步党有共同的战略目标,就是“台湾人要做台湾这片土地的主人”[67]

柯文哲在被媒体访问关于连胜文枪击案中表示自己是“深绿”的立场[68]

台北市市长

参选

Thumb
独立台北市市长候选人柯文哲与动保人士何宗勋(左)在“打造动物友善城市”记者会上

2013年9月,柯文哲接受节目采访时表示可能参选台北市市长,但其父亲坚决反对他踏入政治,因此还在思考[69]。 2014年1月6日,柯文哲表态参选,并在座谈会中表示,台大医院失误移植艾滋病患器官案是决定参选的主因[70]。1月16日,成立竞选办公室,并以青年海选计划征求人员。他决定以无党籍身份参选,与获得民进党第一阶段初选出线的姚文智举行3场辩论,进行在野整合[71]。6月,整合民调由柯文哲胜出[72],民进党同意不推出候选人,由柯文哲代表在野联盟竞选[73]。柯表示选后不会加入民进党[74]。竞选团队成员包括:姚立明为总干事;李应元负责政党平台;纪政负责公民团体平台;邱于芸负责We Care青年公民营;郭正亮杨蕙如张益赡范扬杰等担任幕僚;民进党市议员简余晏、医师潘建志、以及从青年海选招聘来的林筱淇廖泰翔为发言人。选举期间曾参访日本东京、大阪、美国纽约和旧金山[75][76][77]

11月7日,台北市市长辩论中被问到:“国家的认同立场是什么?支持台独吗?如果当选后会加入民进党吗?”时,柯文哲回答:“我当选以后不会加入任何政党”、“台湾政治上最大的问题就是蓝绿恶斗。”、“来自228家庭,我有我的背景,但是我常常在思考,难道我们要继续分裂下去吗?台湾不能是一个继续分裂的国家。”、“中华民国就是我的底线,我今天选的就是中华民国首都的市长”、“台湾必须要有一个机会重新开机,暂时摆脱蓝绿互斗的泥淖,这种意识型态的对立不断激起,只是谋求个人或政党暂时的政治利益,这不符合台湾的长期发展。” [78]

9月10日,柯文哲阵营在选前80天公布第一波竞选经费,包括募款收入和竞选支出,并表示当选市长后也会要求市府各局处上网公告开会纪录与经费[79]。9月14日,柯文哲在民进党造势场合致词,曾重话质疑对手连胜文的财务状况[80]。9月18日(选前72天),柯营公布柯文哲夫妻十八年以来(1995年到2013年)全部的所得税扣缴凭单和个人财产,以及MG149一案体外膜氧合团队(SICU)互助金账号、存折和所有私账细目等,以此反击连胜文阵营的质疑[81]。11月10日,选前19天,又公布8月1日起至10月31日的第二波竞选经费,同时为了遵守竞选经费控制在新台币8,000万元的承诺,宣布停止对外募款,并在11月15日关闭小额捐款账户[82]。11月30日(当选翌日),其竞选官方网站率先公布4月25日起至10月31日期间的竞选经费明细,包括竞选支出汇总表、人事费用支出、宣传支出明细、租用竞选办事处支出明细、集会支出和收入统计明细、交通旅运支出明细、杂支及公共关系费用支出明细等[83][84]。在选前公开竞选收支及个人财产、达到法定限额时即宣布停止募款而关掉捐款账户以及在选后隔天即公布竞选收支明细[79][85]。2015年1月7日,决定将新台币25,619,490元的选举补助款全数捐出[86][87]

11月29日之开票结果,柯文哲以853,983票、57.16%的得票率当选,成为台北市改制直辖市后首任无党籍市长[8],也是时隔60年,继吴三连高玉树之后的第三位无党籍市长。柯文哲确定胜选后发表感言时提及:“造就台北改变成真的力量,来自于庶民、乡民和公民。我来自庶民,未来进入台北市政府会继续倾听庶民的声音。”[88]

2015年2月1日,公布去年11、12月竞选经费;由于电视广告、文宣和选前密集举办活动等经费超出预期,致使竞选期间募得的总收入新台币138,720,691元不敷总支出新台币141,220,460元,赤字新台币2,499,769元的部分将由选举补助款支应[89]

Remove ads

连任

2018年,柯文哲再度竞选寻求连任,但在2014年礼让柯文哲参选的民主进步党在此次选举中推出了该党候选人姚文智加入选战。最终柯文哲险胜中国国民党参选人丁守中,丁因而提出“选举无效”诉讼,另要求法院重新计票处理。同年12月13日,台北地方法院公布重新计票的结果,丁守中仍输柯文哲3,567票,相较于11月25日的开票结果多输了313票[90]

政绩与表现

Thumb
2017年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柯文哲任内举行,图右为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左为台北市市长柯文哲

柯文哲在2014年12月25日就职,并组成市政府团队。他表示有竞选连任的意图,并对连任有信心[91][92]

12月28日拆除从未启用的忠孝西路公车专用道,作为首个兑现的政见。2015年1月成立台北市政府廉政委员会,针对竞选期间提出的五大弊案(远雄集团的台北大巨蛋、太极双星的台北双子星弊案日胜生集团的美河市弊案富邦集团的台北文创大楼,以及鸿海集团的台北资讯园区暨停车场兴建及营运案)进行调查。

政策部分,为落实“开放政府,全民参与”政见,任内推动北市参与式预算,并成立北市开放资讯平台“Data. Taipei”数据库、台北市道路管线暨资讯中心台北市公共住宅战情中心

交通部分,在西区门户计划执行期内拆除忠孝桥引桥、调整忠孝西路路型、台北车站路廊调整,也于2018年与新北市联手推出1280定期月票

2018年8月16日,中国中央电视台以两分半篇幅报导柯文哲,说他很有可能会投入参选2020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柯文哲回应,“我绝对没有买央视广告。”[93][94]

Remove ads

台湾民众党

Thumb
柯文哲与胞妹柯美兰及时任新竹市长高虹安出席民众党于2024大选选前造势大会

2019年7月31日,蔡壁如证实柯文哲想筹组政党,名为“台湾民众党”[95]。8月1日,柯文哲召开记者会向外界说明台湾民众党成立的理念,“以台湾为名、以民众为本,我们希望台湾就是我们,我们就是民众”[96][97]。8月6日,台湾民众党在台大医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创党成立大会,柯文哲被推举为首任党主席[98]

2020年立法委员选举中,台湾民众党获得158万余票政党票,成功取得5席不分区立法委员席次,从而也获得了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由政党直接推荐总统候选人的资格。

2023年1月,柯文哲连任台湾民众党主席,并于5月获得民众党提名、11月与时任民众党不分区立法委员吴欣盈搭档正式登记参选总统、副总统。[99]

参选总统

Thumb
柯文哲与吴欣盈搭档参选第十六任正副总统选举

当选台北市市长以后,柯文哲参选总统的意愿受到媒体关注[100][101]。2017年10月在大学演讲,柯文哲被问到他对人民、媒体及政府的看法时,他回应:“什么样的国民就会选出什么样的总统,所以本人还没有达到选总统的程度,因为国民的素质还没有到。”[102]他没有明确表态[103],直到2019年12月,首度表达有意愿参选2024年总统选举[104][105]

卸任市长前,他已经确定竞选办公室位置[106]。尽管党内提名作业尚未进行[107],他2023年4月时即以民众党总统参选人身份展开为期21天的访问美国行程[108][109]。美国行结束后,他投入党内作业[110],于5月17日获得提名[111],20日在淡水区举行参选政见会[112]

柯文哲的竞选活动,包括7月29日的募款演唱会《KP Show》,在Corner Max大角落多功能展演馆举行[113]

由于民主进步党提名的候选人赖清德民调持续领先、中国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侯友宜民调长期落后柯文哲,更未接近赖清德,在野阵营(主要包括中国国民党与台湾民众党)内有一部分人力主整合,只推出一组候选人与赖清德对决[114]。尽管中国国民党政党实力强于台湾民众党,但由于柯文哲的民调在2023年5月至10月期间基本都领先侯友宜,柯也被包括部分国民党立法委员拟参选人在内的一部分人认为更有胜选的可能性[115]

柯文哲10月初第二次访问美国回台后,柯阵营与侯友宜阵营正式开始接触商讨整合事宜,但柯文哲竞选总干事黄珊珊、柯竞办主任周榆修、侯友宜竞办执行长金溥聪及国民党秘书长黄健庭之间的会晤未能取得任何共识[116]。而尽管柯文哲与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就政党协作达成一定共识、柯文哲、朱立伦、侯友宜与前总统马英九也在11月15日达成了内含总统候选人整合的“六点共识”[117],但是柯文哲方面在11月18日拒绝接受该整合方法所产生的整合结果[118],并最终在经历媒体拉锯战之后,于11月23日同连署通过的无党籍拟参选人郭台铭、侯友宜、朱立伦、马英九进行了君悦会谈进行最后努力,但最终仍然无法就总统候选人的整合问题取得共识[119]

总统候选人层面的“蓝白合作”破局之后,柯文哲于11月24日正式与时任立法委员吴欣盈登记参选总统、副总统,简称“柯盈配”[120],开票结果是柯盈配以3,690,466票、26.46%的得票率成为第三名未能胜选。

刑事指控

Thumb
柯文哲遭羁押后民众党于立法院群贤楼旁济南路举办集会,呼吁“司法与程序正义”[121]

自2024年起,柯文哲因涉及京华城容积案与政治献金申报争议,先后遭到检举、调查与起诉,并引发政治与司法上的重大风波。

指控与调查启动

2024年5月2日,中国国民党籍台北市议员锺小平指控柯文哲在市长任内,违法将京华广场容积率提高至840%,涉嫌图利,向台北地检署告发,北检以“他字案”展开调查[122]。7月18日,监察院公布总统选举候选人财产申报资料[123],柯文哲被指政治献金申报不实,并与多家企业有不当资金往来,涉及数千万元下落不明。[124]

请假与羁押

2024年8月29日,柯文哲因政治献金案向民众党请假三个月并接受党内调查[125]。隔日,因涉京华城案而被廉政署带返台北地检署接受调查[126],并于9月5日被台北地院裁定羁押禁见[127],又于11月1日延长羁押两个月[128]。 2024年11月18日,民众党中央委员决议柯文哲继续请假三个月,并暂不设代理党主席,由党秘书长统筹政务[129]

起诉与交保攻防

2024年12月26日,检方依《贪污治罪条例》违背职务收贿、图利、侵占、背信等罪起诉柯文哲,总求刑28年6个月及并科罚金5000万元,褫夺公权10年。[130]隔日,北院重开羁押庭,最终以7000万元保释,须配戴电子脚镣、不得与相关证人联系[131]。交保后社会舆论两极,有舆论认为司法应坚持侦办,亦有声援者批评政治追杀。[132][133]

2025年1月1日,柯文哲向民众党中央请辞,并召开临时中央委员会,决议由同党立委黄国昌担任民众党代理主席,其将担任至该任期结束为止[14]。同日,北检抗告成功,[134]而台北地院于1月2日裁决柯文哲等四人羁押禁见[135]。因应此裁决,民众党于1月11日发起111钉孤枝,抗议政府对司法正义的破坏[136]

奔丧与延押

2025年2月17日,柯文哲的父亲柯承发病逝。3月7日,其妻陈佩琪向法务部矫正署台北看守所申请解除柯文哲的禁见,并返家奔丧获准[137]。3月10日告别式当天,柯文哲在警员戒护下出席仪式,离开会场时,陈佩琪高喊“司法迫害人权”,引发现场关注与媒体报导[138]

3月28日,台北地方法院以案情重大、仍有串证之虞为由,裁定自4月2日起续押柯文哲两个月。[139]

同年5月,台北地院裁定从6月2日起继续羁押2个月,并且停止接见与通信。[140]

两岸论述

Thumb
2017年7月2日,台北市长柯文哲赴上海出席台北上海城市论坛期间会见上海市市长应勇

两国一制

2015年台北市长柯文哲在接受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专访时,提议用两国一制来取代一国两制。内容提到,两岸应深化交流,使文化差异减少,所以一制才是最重要的,两制硬凑在一起是貌合神离;民主自由法治人权、关怀弱势与永续经营是普世价值,两岸的普世价值愈接近,合作就会愈顺利。一制是指一种社会基本价值,一个地区人民对社会基本价值的看法。缩短两岸文化、生活态度及软件的差距是重点,因为,两岸软件如果差距很大,要继续交流会遭遇很多的困扰。一制的目的在于缩短两岸在软件的差距,比统一更重要的是合作[141]

一五新观点

是由前台北市市长柯文哲提出的两岸观点,认为九二共识不适宜;因为在2015年提出,柯将其命名为“一五新观点”,又被称为“四个互相”或“五个互相”,其重点讲求与中国和平交流,而不是增进仇恨,也不是禅让国家主权(中华民国)[142]。柯描述“九二共识是下跪投降,我跟中国都是坐着交流。”其九二共识的内容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的统一,因而提出一五新观点。一五新观点中有描述到“一个中国”柯认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非否认中华民国其主权[143]

两岸一家亲

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沙海林代表市长杨雄赴台北参加“2016年台北上海城市论坛”,其统战部长身份引发外界质疑。柯文哲表示,他“觉得还好”,台湾民众之所以反弹,系因两岸文化隔阂。“统战”在台湾是被污名的名词,但对岸认为统战二字很正常[144]。柯文哲解释,对岸政府为尊重台北,派出比副市长层级更高的官员,既然对岸愿意派人来,我方当以礼待之,毕竟“两岸一家亲总比一家仇好”[145]

柯文哲竞选办公室发言人林昆锋指出,早在2015年柯文哲已提过“两岸一家亲”的概念,且柯文哲的“两岸一家亲”定义非指政治状态。柯文哲也表明“两岸一家亲不涉及政治[146],其初衷是希望两岸彼此谅解,因此柯文哲也提出“五个互相”原则(即一五新观点),并促成蔡英文中华民国总统身份在台北世大运致词[147]

两岸关系

2017年,台北市议员陈慈慧问台北市长柯文哲“台湾是不是主权独立国家?”,柯文哲回他听过标准答案。柯文哲回答“是,但不是正常国家”。陈慈慧又问台湾是不是中国的一部分?柯回,“目前不是。”[148]

2019年6月6日,柯文哲接受中国评论通讯社专访时指出,中华民国的政府组织有外交部、也有大陆委员会,这很清楚地说明“两岸事务不是外交关系、不是国际关系,而是一个有专属定位的两岸关系”;两岸需要互相交流、互相理解,“遵守体制,改善现状”[149]

2021年3月28日,柯文哲对于中国新疆棉抵制潮的问题,受访时表示:“两岸关系是太平洋两岸与台湾海峡两岸之间的关系。是世界大事,反中在未来15年仍会是世界趋势,中国要想办法改善它的国际形象。中国不管做什么都让台湾人不高兴,不买凤梨、派战机飞来飞去不让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WHO),‘我都不晓得他们在干什么’。”并且坚持对台湾不能加入世卫表达不满:“对医生誓词里有提到不能因病患的宗教、种族等因素而影响到医疗行为,台湾不能加入WHO怎么讲都不对,其他国际组织有涉及到政治就算了,但WHO还不让台湾参加,在国际上对中国绝对是扣分。”[150]

双城论坛

2022年7月19日,台北市、上海市连线举行。柯文哲致词时未提及“两岸一家亲”等敏感字眼,并首度以中国解放军军机绕台、台湾农产出口受阻等,点出政治操弄让两岸关系愈来愈恶化,他坚持“5个互相”原则,用交流累积善意,期望两岸能避免冲突,“甚至避免战争。”[151]

争议事件

歧视及物化女性

2014年9月,当时参选台北市长的柯文哲到嘉义市替民主进步党嘉义市长参选人涂醒哲造势时,称其对手国民党参选人陈以真“年轻漂亮,适合坐柜台,不适合当市长”,随后引起一片哗然[152];同月,柯文哲到国立阳明大学(今国立阳明交通大学阳明校区)演讲时开黄腔,说出自己会从事外科医师的原因是因为妇产科“只剩下一个洞(指女性阴道)”,并不想“在女人大腿中讨生活”,引起议论[153]

2015年2月,柯文哲说道台湾女性30岁未婚是国安问题[154]

2017年5月柯文哲对于“未征收公共设施保留地”与“已被政府划入机关用地”两者表示就像“被强暴的比被诱奸的便宜”。[155]

2018年8月柯文哲在网络直播说道,如果直播节目点阅破千万的话就让学姐黄瀞莹“陪吃饭”,引起物化女性争议[156];同年10月,柯文哲说台湾有些女性同胞会直接上街吓人,意指不化妆的女性,引发议论[157]

2023年9月,柯文哲参选总统时称“在当住院医师时候,抽签不要跟孕妇同一组”、“女生不见得会投给帅哥,男生很容易投给美女”,引发歧视孕妇及性别歧视争议[158]

殖民进步论

2015年1月31日,柯文哲接受美国杂志《外交政策》专访时说“被殖民越久,果然越高级,蛮丢脸的”等语,文章刊出后引发议论。2月1日,柯文哲质疑外媒翻译差太多,强调自己说的是“接触”,否认曾说过“殖民”等语。2月2日重申,日后接受访问时回答要更精确。柯文哲最初回应,是“翻译错误”[159],外交政策随后公开当时的录音档[注 3][160],柯文哲才承认曾作过相关发言[161][162][163]

被指控是骗子

2018年10月,美籍作家伊森·葛特曼在其著作《屠杀》中文版的记者会上,指控柯文哲在器官活摘事件担任中间人和业务,并且教导中国医师体外膜氧合技术,同时称呼柯文哲是骗子[164][165]

柯文哲控告葛特曼妨害名誉公然侮辱。台北地检署在2020年8月对葛特曼做出不起诉处分[166]高检署驳回再议,柯文哲声请交付审判,台北地方法院在2023年9月驳回声请,全案确定。 [167]

2019冠状病毒病期间相关事件

2020年,卫生福利部部长陈时中原不公开因2019冠状病毒病而滞留武汉的台湾人与中国大陆籍配偶返台后的隔离安置地点,而柯文哲于同年2月2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台北市的安置场所,引起争议;陈时中于同日表示不排除对此开罚。2月3日,柯文哲受访时表示台北的收容地点需要北市府支援医疗人力、警卫、后勤补给,几百人在一个收容所,不可能家属、周边居民和支援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柯文哲认为,与其遮掩躲藏,不如公开透明,并认为如果陈时中要开罚,“那你就先跟我讲,什么是我可以讲的,什么是我不能讲的”、“不然卫福部给我们台北市公文,上面就给我注明密件”。同日,指挥中心应变监测官庄人祥表示,对于柯公开隔离场所,指挥中心依规定办理,“没有说要罚他。”;指挥中心内部对于隔离地点会再研议后续做法,“也没说一定不公布”。依据“指定征用设立检疫隔离场所及征调相关人员作业程序与补偿办法”第四条,设立机关为地方政府,应是“依指挥官指示”,公告隔离场所,也就是说公开需要是依照指挥官的指示,而非自行贸然公开[168][169][170][171][172]

2021年6月7日及8日,好心肝诊所为1285人施打了AZ疫苗,并声称被施打者为诊所志工,但当媒体取得施打名单联系后,发现其中很多人并非优先接种人员,包括艺人郭子乾侯昌明翁家明永丰余生技总经理何奕佳,PCHOME集团董事长詹宏志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鸣皆承认已施打疫苗[173]。好心肝诊所为心脏病及肝脏病诊所,诊所负责人许金川是台大医院肝病权威且为台北市长柯文哲的恩师。[174]

2022年4月27日,柯文哲称必要时会软性封城。因按确诊数图表预测,预估到5月18日北市单日确诊数将达50万例[175]。最后实情并不如柯文哲所预测[176]

学历歧视

2023年7月,柯文哲在著作《白色的力量》中提到“我们台湾,第一流的人才读医学院,二流的读工学院,三流的商学院,读法和农的,占第四第五,文学院的差不多第六流的,艺术的就根本不入流了。所以,我看台湾是不会有莎士比亚的,也不会有米开兰基罗,艺术创作也要很聪明的人才做得好。我想应该要有些聪明的人去读政治经济,台湾才会有希望。不过,读医学系会使聪明的人变笨,笨的更笨。我们就是这样变笨的。所以台湾才会变得这样没有希望。”遭批[177]

2023年11月15日,柯文哲出席《2024总统大选青年论坛》,昔日称国中毕业不升学“吸毒机会是99倍”引发争议,柯文哲说,从前后文来看都没有问题,但网军、名嘴与侧翼剪接后就有问题。他重申,发现国中毕业没有升高中,吸毒比率比有升学多99倍,这是‘台北市’的数据,国中毕业没有念高中、高职的,把智障、身体不好或是去公司上班的,剩下的那些人,吸毒的百分比比在学念书的多好几百倍,如果继续没有人理他,在社会上会发生什么事不知道。[178]

2024年2月3日,柯文哲在与支持者见面会提及民众党选情,他认为民众党支持度现在已经达到22%,要泡沫化不容易。他分析,民众党在全国拿下最高票的前10个票箱,除了前3名之外,其他7个全都在新竹科学园区,认为这里的基本盘已经有30%,新竹县的总统票拿到35.6%、政党票也有28.8%,未来只要对的人来选,甚至连新竹县长都有机会赢。柯文哲还说:“民众党的支持者有几个特色,包括中间、年轻、高教育,还比喻民众党很像新加坡的人民行动党,是菁英政党,如果有规定念大学的人才有投票权,那我们一定赢”[179]

农地使用

2024年总统选举期间,柯文哲遭指控其名下位于新竹市的农地未作农业用途,反而铺上水泥游览车使用[180]新竹市政府勘查后确定该地违规使用,同时要求限30日内恢复农用[181]。柯文哲描述该土地是由父亲购入,在这2年才作为停车场,并称将与游览车公司解约、挖除水泥铺面以及将购入土地以来的租金捐予新竹市使用[182][183]。民进党发言人卓冠廷调阅过往土地资料,发现2008年7月柯文哲和其他5人买地后,10月时停车场就已出现。他质疑柯文哲多年来是否有收租金、报税,又是谁主导农地违规使用[184]?数日后,柯文哲派挖土机挖除水泥并进行网络直播,直播时即发现其下埋有钢筋水泥等事业废弃物[185],而被民众检举请新竹市政府调查,事后同党的高虹安市府稽查后认定“初步未见事业废弃物或营建废弃物等弃置的情形”[186]。事后柯按照规定处理,决定过一阵子要把土地卖掉,但截至2024年1月底仍未见改善,民众党新竹市议员李国璋称已向新竹市政府申请展延[187],但截至2024年2月底仍未见改善,民众党新竹市议员李国璋称已向新竹市政府申请展延[188]。民众党新竹党部主委李国璋表示,已整地并种植芭乐树苗恢复农用;市府说,已收到地主恢复农作使用资料将审查[189]

该农地于2025年6月售出。[190]

其他争议、歧视言论

台北市市长任内

2015年1月,当时柯文哲担任台北市市长,时任英国运输大臣麦克洛林来访时将一支手表赠予柯文哲。事后,柯文哲称要将该表“卖给收破铜烂铁的”,言论引发社会舆论争议,后来柯表示将公开道歉,以示负责[191]

2016年1月,柯文哲12日下午受访时被问及美河市案和国民党基隆立委候选人兼前市长郝龙斌,柯文哲指称“如果郝龙斌对美河市案什么都不知道的话,可以去一死”,郝龙斌随后反击“药不能乱吃、话不能乱讲。”柯文哲晚间受访时表示,小时候常被母亲用比较粗鲁的台语骂,今日才不慎脱口而出[来源请求]

2019年2月,柯文哲快闪60小时访问以色列,行程前往位于圣城耶路撒冷犹太大屠杀纪念馆参观,27日返抵国门时接受媒体访问,表示希特勒屠杀600万人的历史悲剧,是犹太人对国际上最大‘宣传’。对此台北市可巴德犹太协会表示柯用语轻率,[192]犹太人透过教育、展览及其他活动纪念大屠杀,目的不在于“宣传”,而是“提醒”世人记住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193]

2020年末,柯文哲脱口“不希望社宅里面全是穷人”引发争议,蔡壁如表示,柯市长上任后致力兴建社会住宅,过往社宅总是给人是提供穷老脏的人居住,兴建初期撒冥纸抗议频频,随着兴隆、健康、东明等社宅兴建落成,民众眼见为凭,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为让社宅落实混居的概念,房型主要以一至两房型为主,依比例提供低收入户、青年及一般户等申请。遭批歧视贫穷[194][195]

2022年曾在“原住民族青年论坛”而被问到原民升学优待导致校园适应等问题,柯文哲表示:“你已经很不错了对这个社会有贡献有正面的,这样就好了,不然你想怎样,我就给你一个评语叫无病呻吟。”[196][197]

参选总统期间

2024年1月总统选举前夕,动保政见挨轰歧视原住民族。长期关注动保议题的独立媒体“窝窝”公布3党总统候选人动保政见,对于如何改善野生动物保育与原住民狩猎文化冲突,柯文哲提出“对原住民教育宣导,改变其宗教、猎食方式,严格取缔伤害动物的手段与工具”,遭批评不尊重原住民族文化[198]。柯文哲回应没走智库流程有失误,独立媒体“窝窝”脸书贴文回应,民众党政策内容有经其党部确认。

2024年7月30日,柯文哲受黄光芹专访时,于节目中表示“赖清德留个小胡子,会愈来愈像希特勒[199]

公众形象

  • Google“2014年台湾十大快速窜红人物搜寻排行榜”第一名[200]
  • Google“2014年快速窜红关键字排行榜”第八名[201]
  • Yahoo!奇摩“2014年十大新闻人物”第二名[202]
  • Google“2018年快速窜升人物”第二名[203]
  • Youtube“2024年1月初占据影片发热榜前五名”

中正大学研究生温青凰认为,柯文哲被认为在市长任内除了保留他在政治素人时期的“有话直说、不假修饰”、“庶民气息的亲和力”、“机智幽默的应答对策”、“争议性言论”、“回避”五种说话风格外,更增加了“我行我素”风格,面对敏感政治议题则使用较多“回避”风格,展现“政治素人”到“政治人物”的改变;因为其医生的背景身份,柯文哲市长在执政时期说话也大量使用从政前身份的背景知识,这也影响了媒体对柯文哲的评价[204]

大众文化

柯文哲2016年在电影《52 Hz I Love You》中客串自己[205]

图文自传《漫画柯文哲》,作者为柯文哲本人、绘者为识御者,由商周出版[206]

全民大剧团音乐剧“倒垃圾”3度加演巡回,邀民众党主席柯文哲扮演“柯P”。[207]

选举纪录

更多信息 年度, 选举届数 ...

著作

  • ——; 林裕峯; 台大医院驻院医学团队. 《熱血仁醫:開創新局的臺大醫院駐院醫學團隊》. 台湾商务印书馆. 2013年10月1日. ISBN 9789570528817.
  • ——. 《白色的力量:我改變不了四季的變化,只能讓其盡善盡美》. 三采文化. 2014年1月17日. ISBN 9789862299678.
  • ——. 《白色的力量2:改變成真:柯文哲的城市進化論》. 三采文化. 2014年10月9日. ISBN 9789863422396.
  • ——. 《白色的力量3:柯P模式:柯文哲的SOP跟你想的不一樣》. 三采文化. 2015年11月6日. ISBN 9789863424703.
  • ——; 蔡壁如. 《ECMO手冊》. 金名图书. 2016年5月1日. ISBN 9789578804760.
  • ——; 蔡壁如; 赖建亨. 《ECMO手冊(第二版)》. 金名图书. 2016年7月1日. ISBN 9789865640408.
  • ——. 《光榮城市》. 三采文化. 2018年6月29日. ISBN 9789576580062.
  • ——. 《生死之間︰柯文哲從醫療現場到政治戰場的修練》. 商周. 2019年8月31日. ISBN 9789864777075.
  • ——. 《生死之間2︰葉克膜的故事》. 商周. 2020年12月26日. ISBN 9789864779352.
  • ——. 《柯P管理學︰價值,領導,創新》. 商周. 2022年8月4日. ISBN 9786263183438.
  • ——. 《柯文哲的台灣筆記》. 商周. 2023年10月19日. ISBN 9786263188327.

演讲

更多信息 时间, 主题 ...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