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中县 (日治时期)

台灣日本時代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中县たいちゅうけん Taichū ken)是台湾日治初期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划,其源头可追溯到清治末期的台湾府,台湾府在日治初期先后改制为台湾县台湾民政支部,最后在1896年5月20日改称“台中县”[1][2]。辖区范围涵盖中台湾,约当今之苗栗县台中市彰化县南投县云林县[1]:165

事实速览 台中县, 国家 ...
事实速览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

1901年11月11日,全台改为20厅,原台中县辖区分成台中厅苗栗厅南投厅彰化厅斗六厅[2]:52[1]:227

Remove ads

沿革

台湾县与台湾民政支部时期

台湾总督府于1895年6月17日在台北城举行“始政式”后,在明治廿八年(1895年)6月28日依据〈台湾总督府暂行条例(台湾总督府假条例)〉第23条的规定,以〈台湾岛地方暂行官制制定之件(台湾岛地方官假官制制定ノ件)〉[3]、〈地方官暂行官制制定(地方官假官制制定)〉[4]等公文划设地方行政区,最后制定出〈地方官暂行官制(地方官假官制)〉,是以清治时期的“三府一直隶州”为基础,将台湾划分“三县一厅”[1]:156、158。清治的台湾府便被改为“台湾县”,底下设有彰化支厅、埔里支厅、云林支厅、嘉义支厅[1]:156、158。县知事为海军少将儿玉利国[2]:47。但因为当时台湾中南部仍在进行抗日行动,所以此规划有名无实[1]:158

由于抗日势力难以在短时间内平定,于是决定改行军政,之后基于〈民政支部及出张所规程〉[注 1],于8月25日将台湾县裁撤,改为“台湾民政支部”[1]:158[2]:48。而在此一时期,日军的攻势已从北部到了中部一带,在8月28日时已攻占彰化[5]:41。而攻打嘉义城则是10月9日的事[5]:42

最初台湾民政支部底下设有嘉义、彰化、云林、苗栗、埔里社五个出张所[1]:158[2]:48。至于支部厅舍的位置,儿玉利国请通译吉野利喜马作评估,之后选出了鹿港街、崁仔脚(在乌日与大肚之间)、东大墩街(原台湾省城,清末为台湾府城兼台湾县城)三个地点,其中吉野利喜马所推荐的是东大墩街[2]:44。然而他的建议不为其他人所认同,书记官龙冈信熊、警部长有川贞寿等人[注 2]认为彰化是更为理想的地点[2]:44。1895年9月10日,儿玉利国向民政局长水野遵发出电报,表示“台湾”(指今台中市中区一带)将来或许有发展可能,但在当下该处并不便利,所以希望暂将支部厅舍设在距离不远的彰化[2]:44。之后此事得到总督同意,支部厅舍遂设在彰化城内[2]:48[1]:161

之后在11月6日,以“训令第20号”裁撤彰化出张所,改设鹿港出张所[2]:48[1]:161。11月13日,以“训令第22号”将嘉义出张所改划为台南民政支部管辖[2]:48[1]:161。而后在12月5日[注 3],经台湾总督裁定接纳吉野利喜马的建议,将台湾民政支部的办公处迁往东大墩街,并暂时以小北门外的考棚为临时厅舍,同日揭牌[2]:44

台湾民政支部详细的行政区划如下[1]:161、162

更多信息 出张所, 办公处 ...
Remove ads

台中县时期

设县(三县一厅)

明治廿九年(1896年)4月1日恢复民政,并正式施行3月31日公布的多项敕令[1]:164。其中的〈台湾总督府地方官官制〉(敕令第91号)将全台恢复“三县一厅”的规划,但台湾县改为台中县,为“台中县”之名的正式出现[1]:164。之后台湾总督府也以府令第1号(1896年4月28日[注 8][7])公布县、岛厅及支厅的名称位置,以府令第3号(1896年5月20日[8])公布管辖区[1]:164、166

最初台中县底下设有苗栗、鹿港、云林、埔里社四个支厅,但其中的鹿港支厅在1896年9月14日以“府令第35号”改为彰化支厅,办公处也移往彰化。当时的台中县行政区划如下[1]:164[7][8]

更多信息 支厅, 办公处 ...
Remove ads

分割(六县三厅)

台湾总督府在明治三十年(1897年)5月27日以敕令第152号公布新的〈台湾总督府地方官官制〉[注 9],将三县一厅改为“六县三厅”,同时废除支厅,改在县、厅之下设“辨务署[1]:167[2]:49。台湾总督府则于同年(1897年)6月10日发布“府令第20号”公告各县厅位置与管辖区域,并以“府令第21号”公布辨务署名称位置和管辖区域[1]:167[2]:49。在此次变动中,台中县的辖区只剩下原本的直辖区、彰化支厅、埔里社支厅[注 10],下设15个辨务署[1]:172[2]:49。此时的行政区划如下[1]:172-174

更多信息 辨务署名称, 位置 ...
Remove ads

再次整并(三县三厅)

明治卅一(1898年)6月20日,全台六县三厅整并回“三县三厅”,台中县辖区恢复原有范围[1]:208。在同年7月8日公告设立12个辨务署[1]:212,此时的行政区划如下[1]:212-215

更多信息 辨务署名称, 位置 ...

然而到了该年(1898年)7月21日,除了葫芦墩、大湖以及后来新设的东势角、林圯埔支署外,台中县境内的各支署都予以裁撤[1]:215。之后葫芦墩支署也在同年(1898年)10月18日裁撤[1]:215

1899年1月26日,修正南投、鹿港、员林、北斗、埔里社、北港、苗栗辨务署的街庄社长管辖区[11]˙;3月11日,修正斗六、台中、梧栖港、彰化、大甲辨务署的街庄社长管辖区[12]。3月30日,台中辨务署管辖的猫罗堡田中央庄、快官庄、竹巷庄、风吹厝庄、番仔田庄改隶彰化辨务署,北港辨务署管辖的西螺堡、打猫北堡改隶斗六辨务署[13],斗六辨务署增设新社区、西螺区、莿桐巷区、大埤头区[14];9月12日,梧栖港辨务署改为“台中辨务署牛骂头支署”,鹿港辨务署改为“彰化辨务署鹿港支署”,原员林辨务署管辖的武西堡、武东堡的社头区、卓乃潭区改为“北斗辨务署员林支署”,燕雾上堡并入彰化辨务署,武东堡的埤仔藔区并入南投辨务署,埔里社辨务署改为“南投辨务署埔里社支署”,大甲辨务署改为“苗栗辨务署大甲支署”,台中辨务署管辖的罩兰区并入苗栗辨务署,此时台中县设有7个辨务署[15][16];10月27日,南投辨务署北港溪区的龟仔头庄、干坑庄改隶土城区[17]。1899年10月26日,台中县的辨务署再次调整如下[18][19]

  • 台中辨务署
    • 牛骂头支署:管辖大肚上堡、大肚中堡
    • 涂葛窟支署:管辖部分大肚下堡
    • 东势角支署:管辖部分栋东上堡、蕃地
  • 彰化辨务署
    • 鹿港支署:管辖部分马芝堡
    • 溪湖支署:管辖二林上堡、部分马芝堡
  • 北斗辨务署
    • 二林支署:管辖二林下堡、深耕堡
    • 员林支署:管辖燕雾下堡、部分武西堡、部分武东堡
  • 南投辨务署
    • 草鞋墩支署:管辖北投堡、北港溪堡的龟仔头庄、干沟庄
    • 埔里社支署:管辖埔里社堡、五城堡、北港溪堡其他地区、蕃地
    • 集集支署:集集堡
  • 斗六辨务署
    • 林圯埔支署:管辖沙连堡、鲤鱼头堡、蕃地
    • 西螺支署:管辖西螺堡
  • 北港辨务署
    • 土库支署:管辖大坵田堡、部分白沙墩堡、部分布屿堡
  • 苗栗辨务署
    • 大甲支署:管辖苗栗三堡(鲤鱼潭庄、内城庄、南片山脚庄、北片山脚庄、外口庄以外地区)
    • 通宵支署:管辖苗栗二堡
    • 大湖支署:管辖部分苗栗一堡、部分栋东上堡、蕃地

1900年5月1日,台中辨务署修正其街庄社长管辖区[20];5月7日,增设“北港辨务署仑背支署”,并将土库支署管辖的亢长庄、亢长藔庄、三房藔庄、葱仔藔庄、水磨庄、瓦磘庄、潭内庄、令和庄改隶北港辨务署直辖[21]。1901年4月8日,台中辨务署增设“葫芦墩社口支署”,北斗辨务署增设“番挖田中央支署”,斗六辨务署增设“他里雾崁头厝支署”,北港辨务署增设“下湖口支署”,苗栗辨务署增设“后垅三叉河支署”[22]。此时,台中县设有7个辨务署、26个辨务支署。

Remove ads

二十厅时期

明治卅四年(1901年)11月9日制定、11月11日公布的“敕令第202号”〈台湾总督府地方官官制〉,将原有的三县三厅改制为“二十厅”[23][1]:227。台湾总督府随之在11月11日以“府令第66号”公布厅的位置与管辖区域[24][1]:227。在这次改制之中,台中县裁撤,其辖区拆分为苗栗厅台中厅彰化厅南投厅斗六厅5个厅[1]:227、228

历任首长

台中县知事

木下周一村上义雄后藤松吉郎牧朴真
更多信息 任次, 肖像 ...

支厅长、辨务署长

三县一厅时期

  • 苗栗支厅长:横堀三子
  • 彰化支厅长:川田藤三郎
  • 埔里社支厅长:桧山铁三郎日语桧山鉄三郎
  • 云林支厅长:宫川武行

六县三厅时期

  • 台中辨务署长:关口隆正
  • 犁头店辨务署长:关口隆正(兼任)
  • 葫芦墩辨务署长:关口友爱日语関口友愛
  • 牛马头辨务署长:和田纯
  • 大肚辨务署长:江川芳次郎
  • 南投辨务署长:荒贺直顺
  • 彰化辨务署长:肥田野畏三郎
  • 和美线辨务署长:肥田野畏三郎(兼任)
  • 鹿港辨务署长:山口直三郎
  • 二林辨务署长:松本富弥
  • 北斗辨务署长:田中锳太郎
  • 社头辨务署长:中西政人
  • 员林辨务署长:旭谷岩
  • 埔里社辨务署长:相浦丈一郎
  • 集集辨务署长:冈田兼次郎

三县三厅时期

  • 台中辨务署长:关口隆正[25](1898年6月25日~1901年)
  • 彰化辨务署长:肥田野畏三郎[25][26](1898年6月25日~1899年9月11日)、笕朴郎[27](1899年9月28日~)、小柳重道[28](兼任,1901年10月21日~)
  • 南投辨务署长:矢野武平[25](1898年6月25日~1901年)
  • 北斗辨务署长:稻田纲吉[25](1898年6月25日~)、宫本专一郎[26](1899年2月28日~1899年9月11日)、小柳重道[26](1899年9月12日~1901年)
  • 斗六辨务署长:坂崎半也[25](1898年6月25日~)、熊谷直亮[29](1899年2月22日~)、山形脩人[30](1900年4月27日~1901年)
  • 北港辨务署长:和田纯[25](1898年6月25日~)、荒贺直顺[31](1898年8月4日~1901年)
  • 苗栗辨务署长:家永泰吉郎[25](1898年6月25日~1901年)
  • 梧栖港辨务署长:关口友爱[25][26](1898年6月25日~1899年9月11日,同日裁撤)
  • 埔里社辨务署长:越智元雄[25][29](1898年6月25日~1899年2月22日)、稻田纲吉[29][26](1899年2月22日~1899年9月11日,同日裁撤)
  • 鹿港辨务署长:矢矧昇二[25][26](1898年6月25日~1899年9月11日,同日裁撤)
  • 员林辨务署长:后和巽[25][26](1898年6月25日~1899年9月11日,同日裁撤)
  • 大甲辨务署长:熊谷直亮[25](1898年6月25日~)、小柳重道[26](1899年2月28日~1899年9月11日,同日裁撤)
  • 牛骂头辨务署长(1899年9月12日~同年10月26日)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