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湾总督府专卖局 (文化资产)
台灣國定古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湾总督府专卖局的厅舍及相关建筑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爱国西路、公园路与南昌路口圆环,邻近台北府城南门。建于日治时期大正初期,该建筑群已公告为中华民国的文化资产,作为直辖国定古迹。该建筑至今仍作为台湾烟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总部使用。[1]
沿革

明治三十年(1897年)1月21日,台湾总督府颁布《台湾阿片令》,将鸦片生产与贩售列入专卖。并于1897年4月1日实施,时任台湾民政长官后藤新平于台北府城小南门旁推动设置台湾制药所,主要的目的是制造鸦片,提供专卖,以达成督府财政自给自足的目标。
随后,在1901年合并台湾盐务局和台湾樟脑局,将盐和樟脑专卖机关统一后;总督府于905年实正式施香烟专卖。专卖所衍生的专卖收益已经达台湾总督府收入的40%,为了统驭该制度,台湾总督府于决定在南门近郊儿玉町址,觅地并兴建专供专卖局所使用的官署建筑。[2]
专卖局厅舍于1912年7月15日始建,并于1913年4月28日举行上栋式,建筑主体于1915年完工,至1922年延伸专卖局厅舍之东翼兴建新厅舍,作为专卖局酒课办公室之用,于1923年为止,整体建筑的建设则告一段落并宣告竣工。[3]建筑旁则是台湾总督府专卖局台北南门工场(今国立台湾博物馆南门园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台湾唯一及东亚规模最大的樟脑及鸦片加工厂,后业务量不断扩增状态下,造成空间使用一直变迁,特别是将一些接待性空间改为办公室,而同一空间中使用的单位也有增加。[4][5]
二战后,专卖局由政府接收,专卖局厅舍改为“台湾省专卖局”的总部使用,1947年2月28日,因应圆环缉烟事件,台北市民于台湾省专卖局台北分局进行抗议活动而发生焚烧事件,随后,抗议民众前往专卖局总局,对专卖局职员宿舍和南门工场进行了攻击。当时担任警总参谋的王民宁阻止了抗议民众前往公卖局本局,并建议他们前往行政长官公署。二二八事件发生后,为避免引起民众反感,专卖局将其“专卖规则”改为“公卖规则”,并将“烟”字统一改为“烟”。于1947年5月改制为台湾省烟酒公卖局。[6]
随着烟酒公卖局因人员组织编制的调整而有变化,1975年,烟酒公卖局于厅舍筑南侧再建新大楼,厅舍则于1998年被中华民国政府宣布为国定古迹,并于2006年连同国立台湾博物馆、劝业银行旧厦、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旧厦、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专卖局台北南门工场等共6处古迹整合修建成首都核心区台湾博物馆。
自2002年烟酒公卖局进行公司化,改制为台湾烟酒股份有限公司,而专卖局的建物目前由台湾烟酒股份有限公司租用,维持原有用途,今日不定期开放民众参观。对于古迹未来活化再利用为博物馆的展示资源的调查与规划设计工作,2009年则由文建会、文建会中部办公室以及后续之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的指导与协助下,进行对于台湾总督府专卖局厅舍的调查研究。
Remove ads
建筑设计


专卖局厅舍于1913年建立于南门近郊,与台北府城南门相望,东隔南昌路与财政部原址相望,西隔一巷弄现与总统官邸相望。该建筑由台湾总督府营缮课技师森山松之助设计[7],并由神户组施工。因与总统府建筑物如出一辙,施工资料被列为机密,不对外公布。[8]
其建筑共5855.29平方米,平面呈“L”字型,建筑高度约18米[9]采用钢筋混凝土加强砖造壁体,地上总共有3层。该建筑的中央部分为6层的塔楼,在始建时先兴建两翼,最后于两翼交接处扩建半圆型中央尖塔,建筑全馆于1922年落成。建筑尖端为出入口,平面呈曲尺形,专卖局的建筑风格与同一时期落成的台湾总督府极为相似,结合著英国红砖建筑与后期文艺复兴样式的,除了尖塔楼的半圆形山头不太相同之外,其外观皆具辰野金吾式样的水平红白色横带,华丽的浮塑装饰、马萨式屋顶、柱式、山墙、翼塔、门厅及拱廊等设计。正面有一个半圆形的山顶,门厅上则装饰有球形圆顶,以此强调街角主入口的设计。[10]
在入口处上方则装饰了勋章饰纹,中央部分突起呈椭圆形,周围还加入了漩涡花纹,展现了标准的文艺复兴勋章纹饰,门廊则是以立体饰柱支撑,顶部有古典式的圆顶,台基没有抬高,并在无形中减弱了原本的权威感,在市内部分,其左右两翼设置环抱型的旋梯,中间有一道直达二楼半的正梯,楼梯扶手以木质材料制作成如意状,楼梯旁的柱子由下到上逐渐变窄,顶部饰以葡萄果叶装饰。
建筑物的窗框采用木质双扇外推的方形窗,并在三楼的窗户增加了半圆形的固定小窗。每层楼层的平均高度约为3米,通风良好。此外,在两翼的塔楼上,共设有四个牛眼窗,既增进了光线的进入,也装饰了塔楼的山墙部分。配置部分,建筑主要空间则依序安排于两翼,一楼原以仓库及其他服务空间为主,目前因空间不敷使用,二楼以上是办公及会议室等,高阶主管办公室、扇形会议室则多位于三楼。[11][12]
高塔部分为该建筑最高区域,落成之处可遥望台北市天际线景观。[13]
公卖局球场为公卖局依《职工福利设置办法》设置的育乐设施之一,其原为1961年启用的露天篮球场,在1965年改建为大跨距铝架的室内体育馆,约可容纳2500名观众。于1975年举办的第一届威廉琼斯杯即在此开赛。2004年改建拆除。[14][15]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