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苏联炮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联炮兵
Remove ads

苏联炮兵苏联陆军的一支主战兵种。由于自斯大林始,苏军高度重视炮兵火力在地面战争中的作用,因此炮兵兵种产生了多名军事家。

Thumb
炮兵军徽
Thumb
炮兵军旗

结构

历史

战前

火炮制造厂主要是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布尔什维克工厂,以及位于伊热夫斯克、莫斯科、高尔基、第聂伯罗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彼尔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等地的工厂。

火炮产量:

  • 1930-1931:1911门
  • 1932-1934:3778门
  • 1935-1937:5020门

1934年1月,苏联红军各型火炮17000门。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苏联红军火炮数量56000门。1941年6月22日开战时,苏联红军装备超过59000门的各型火炮。

苏德战争初期,红军在溃退中丢失了近一半的火炮,而德军在1941年底前修复了25 696门红军遗弃的火炮。在斯摩棱斯克战役,德军缴获3820门火炮。在基辅会战中,德军缴获了3718门红军火炮。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德军缴获5396门各型火炮。

1941年全年,苏联生产各型火炮总量只有7282门。1942年生产火炮29600门。1943年生产火炮21735门。1944年生产火炮23841门。1945年生产火炮13511门。1941年生产炮弹5100万发,1942年生产8000万发,1943年生产8600万发,1944年生产9500万发,1945年生产6100万发。苏联共生产了3.81亿发炮弹,其中包括878万发火箭炮炮弹,年平均炮弹生产数量达到了7860万发。德国战时年平均炮弹生产数量为7100万发。因而苏联相对于德国并没有压倒性炮火优势。

1941-1942年莫斯科保卫战中,红军在每公里战线上布置30-35门火炮。1942年11月19日斯大林格勒会战大反攻,苏军布置了17000门各型火炮。1943年7月5日,库尔斯克会战苏军的炮火反准备使用了20000门火炮。1944年1月15日上午7时10分,苏军发起了列宁格勒彻底解围的总进攻,使用了2.16万门火炮,包括海军的1个铁道炮旅及波罗的海舰队的舰炮、岸炮,至8时40分炮击结束,共向德军阵地发射了22万发炮弹。1944年夏季反攻中,苏军在东线战场集结了2.4万门火炮。1944年7月的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使用了火炮和迫击炮13900门。1944年8月20日凌晨,乌克兰第二方面军与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发起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113个炮兵团装备6200门火炮,进攻当日向前推进了12公里。

战争后期每公里战线上苏军平均布置325门火炮。1945年1月12日凌晨3时整,维斯瓦河战役炮火准备,苏军集结了39320门火炮炮击持续了1个小时;早上7点展开第二轮补充炮火准备。近卫第8集团军军在7公里宽的阵地上集结了2438门各型火炮,在33公里宽的阵地上火炮的数量达到了7600门。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在25分钟内朝德军阵地倾泻了31.5万发炮弹,炮弹总重超过5000吨。

1945年4月16日柏林战役炮火准备从凌晨3:50开始,6:30结束,使用41600门火炮,每公里295门火炮,战役第一日共发射将近45万发炮弹。 向纳粹德国总理府的最后进攻,每公里集结了500门大炮。

战争结束时,苏军拥有常规火炮88900门,火箭炮2167门。    战争中1800名炮兵部队官兵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500个红军炮兵连队受嘉奖。

Remove ads

预备炮兵

1939年苏芬战争前,有24个预备炮兵团与几个203毫米超重榴炮营。苏芬战争结束后,预备炮兵撤销所有122榴炮团,每个步兵师增编1个122榴炮连。预备炮兵团改编为辖4个炮兵营、每营辖3个炮兵连,每连4门152榴炮。

1941年9月预备炮兵团的炮兵营改为辖2个炮连。

1941年下半年,组建了2个榴炮团、24个集团军直属炮兵团(辖3个152毫米加榴炮兵营,每营辖2个炮兵连)、12个加农炮兵团(2个122加农炮营与1个152加榴炮营)。1941年,预备炮兵大约有110个连,占炮兵总数的8%。

1942年4月预备炮兵的新编制并使用到战争结束:每个炮兵团缩减为2-3个炮兵营,每营有3个或2个炮兵连,榴炮连辖3门炮,加农炮连辖2门炮。1942年预备炮兵团:

  • 38个预备榴炮团
    • 23个预备榴炮团编制24门152毫米榴炮
    • 9个预备榴炮团编制24门122毫米榴炮
    • 6个预备榴炮团编制20门122毫米榴炮
  • 79个预备加农炮兵团
    • 25个预备榴炮团编制18门152毫米加榴炮
    • 27个预备榴炮团编制12门152毫米加榴炮
    • 12个预备榴炮团编制12门107毫米或122毫米加农炮

1942年10月31日组建26个炮兵师,每个师辖3个122毫米榴炮团、2个加农炮团(各有18门122或152毫米加榴炮)、3个反坦克歼击炮兵团(每个有24门76mm加农炮)、一个观测营。1942年12月6日炮兵师改编。1942年12月初,预备炮兵有255个炮连。

1943年2月,预备榴炮团全部改装152毫米榴炮。并扩编组建了独立重榴弹炮兵旅,辖4个榴炮营,每营辖4个炮连,每连有2门152榴炮。组建了11个独立加农炮兵旅,辖2个加农炮兵团,每团18门炮。独立炮兵旅逐渐合并到炮兵师中,1944年只剩下一个独立加农炮旅。

1943年4月,集团军直属炮兵编制为1个加农炮兵团、1个反坦克歼击炮兵团、1个近卫迫击炮兵团、1个高射炮兵团。1943年4月组建5个炮兵军,并改编组建7个“突破炮兵师”(Breakthrough Artillery Division),比标准炮兵师增编152榴炮团与203榴炮团各1个。1943年6月改变组建了1个重型加农炮兵师,辖1个观测营和4个加农炮旅,每旅辖3个炮营,每营辖4个炮连,每个炮连有4门加农炮,全师有144门152mm加农炮。1943年10月改编组建第二个加农炮兵师,每个旅中有一个营被换装为76mm加农炮。1943年底,26个炮兵师中有17个“突破炮兵师”,6个1942年12月编制炮兵师,3个加农炮兵师。

1944年5月,所有的集团军属炮兵团都改编为集团军属炮兵旅。每旅辖1个观测营、2个炮兵营(每营12门152榴炮)、1个加农炮兵营(12门122加农炮)。共组建了45个集团军直属炮兵旅。

1944年9月,组建了5个炮兵军,下辖10个新组建的“突破炮兵师”,加农炮旅被160毫米重迫击炮旅和1个火箭炮兵旅代替;3个“突破炮兵师”的炮兵师和重加农炮兵师同时改编为为1943年编制“突破炮兵师”。1944年底,共有10个炮兵军、10个1944年编制“突破炮兵师”、22个1943年编制“突破炮兵师”、2个加农炮兵师和3个1942年编制炮兵师。

1945年战争结束时,预备炮兵占炮兵连总数的35%,有63个加农炮兵旅、2个榴炮旅、57个独立炮兵团(其中33个加农炮兵团或集团军属加农炮兵团,24个榴弹炮兵团),以及炮兵军、炮兵师与集团军属炮兵建制。

Remove ads

队属炮兵

军属炮兵

1937-1938年组建的步兵军,直辖2个摩托化炮兵团,其中一个用于反炮兵作战(2个122加农炮营,1个152加农炮营),另一个装备3个152榴弹炮营用于火力支援。1939年陆军规模迅速扩编,火炮产量不足,新组建的步兵军缩编为直辖1个炮兵团(2个122加农炮营,2个152榴炮营)。1941年6月战争爆发时,共有40个步兵军直属两个炮兵团,13个步兵军直属1个炮兵团。1941年9月撤销步兵军,军属炮兵团被集中到预备炮兵。

1942年1月重新组建了辖步兵旅的小编制步兵军,并组建了11个军属炮兵团,每团有16门76毫米加农炮与12门122毫米榴弹炮。1942年末,组建了18个大编制的步兵军,并组建了10个军属炮兵团,辖1或2个122毫米加农炮兵营和1个152毫米加榴炮兵营。

1943年6月至1943年底,组建了40个军属炮兵团,辖4个122榴炮连或2个152加榴炮连,员额512人。

1944年4月,4个军属炮兵团改编为军属炮兵旅,辖1个观测营与2个炮兵团,分别为100毫米加农炮与152毫米加榴炮,每团有5个炮连。

1945年在远东成立7个军直属炮兵旅。

Remove ads

历任领导

Remove ads

其他炮兵元帅

  • 尼古拉·德米特里耶维奇·雅科夫列夫英语Nikolai Dmitrievich Yakovlev(1898.12.31—1972.5.9),炮兵元帅(1944.2.21)
  • 尤里·巴甫洛维奇·巴扎诺夫(Yuri Pavlovich Bazhanov)(1905.4.23—1975.1.8) 炮兵元帅(1965.6.18)
  • 巴维尔·尼古拉耶维奇·库列绍夫(Pavel Nikolaevich Kuleshov)(1908.12.26—2000.2.26) 炮兵元帅(1967.10.28)
  • 格奥尔基·费多托维奇·奥金佐夫(Georgy Fedotovich Odintsov)(1900.3.6—1972.3.1) 炮兵元帅(1968.6.22)
  • 格奥尔基·叶菲莫维奇·佩烈杰利斯基(Georgy Yefimovich Peredelsky)(1913.4.7—1987.11.21)炮兵元帅(1973.11.5)
  • 叶菲姆·瓦西里耶维奇·博伊楚克(Yefim Vasilyevich Boychuk)(1918.12.24—1991.6.4)炮兵元帅(1980.11.4)

院校

  • 炮兵科学院
  • 以十月革命命名的科洛姆纳高等炮兵指挥学校
  • 以红十月命名的列宁格勒高等炮兵指挥学校
  • 捷尔任斯基炮兵学院俄语Михайловская военная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1932年6月3日命名。1938年迁莫斯科。1953年迁回列宁格勒。1960年改为以加里宁命名。现名“圣彼得堡米哈伊洛夫炮兵学院”
  • 以М.В.伏龙芝命名的敖德萨高等炮兵指挥学校
  • 以М.В.伏龙芝命名的苏密高等炮兵指挥学校
  • 以А.И.利久科夫少将命名的萨拉托夫高等军事指挥学校
  • 以“二十六名巴库委员”命名的第比利斯高等炮兵指挥学校
  • 赫梅利尼茨基高等炮兵指挥学校
  • 喀山高等军事工程学校
  • 以炮兵主帅Н.Н.沃罗诺夫命名的奔萨高等炮兵工程学校俄语Пензенский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ий инженер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имени Н. Н. Воронова
  • 以图拉无产阶级命名的图拉高等炮兵工程学校
Remove ads

装备

苏德战争装备

更多信息 型号, 原型 ...

现役装备

迫击炮

更多信息 型号, 绰号 ...

反坦克炮

更多信息 型号, 绰号 ...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