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英皇书院同学会小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英皇书院同学会小学(英语:King's College Old Boys' Association Primary School),简称KCOBAPS,或按中文简称英小,位于香港上环必列者士街,是一所全日制资助男女小学,隶属港岛区的11小学校网。该校的办学团体为英皇书院同学会,英皇书院同学会小学第二校为其姊妹学校。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3月26日) |
Remove ads
校政管理
- 李杰之(办学团体校董,30/09/2008 - 31/08/2023)
- 林仲岷(办学团体校董,16/12/2015 - 31/08/2023)
- 邓兆堂(办学团体校董,01/09/2020 - 31/08/2023)
- 陈焯标(办学团体校董,04/09/2019 - 31/08/2025)
- 吴浩云(办学团体校董,23/01/2018 - 31/08/2023)
- 林国荣(办学团体校董,01/09/2020 - 31/08/2023)
- 彭泽强(替代办学团体校董,19/06/2018 - 31/08/2023)
- 郑文标(独立校董,09/2022 - 31/08/2024)
- 林盼(校友校董,17/01/2020 - 31/08/2023)
- 郭贝贝(家长校董,01/09/2019 - 31/08/2023)
- 林珮怡(替代家长校董,01/09/2019 - 31/08/2023)
- 屈嘉曼(校长当然校董,7/10/2022 - )
- 郑爱远(教员校董,28/10/2022 - 31/08/2023)
- 麦凯仪(替代教员校董,01/09/2021 - 31/08/2023)
Remove ads
- 李荣根 先生[2]
- 陈象魏 先生
- 陈淑英 女士
历史
英皇书院同学会的教育事业,早在1950年代初期展开。太平洋战争后,社会百废待兴,尤以学校学额严重缺乏,同学会借用英皇书院校舍课室,在夜间开办免费小学。另外成立了英皇书院同学会学校有限公司,由一群热心的英皇书院校友,专责发展教育事业。
1960年英皇书院同学会获政府贷款资助,在中环必列者士街自建现址校舍。奠基礼由时任副教育司富嘉新先生(Mr. G. P. Ferguson)主持。1961年由时任教育司高诗雅先生亲临主持揭幕,英皇书院同学会小学正式成立。
为响应政府推行小学全日制计划,原来的“英皇书院同学会小学上午校”于2000年迁入上环普庆坊40号。荷蒙英皇书院校友方心让主持开幕典礼。自此,“英皇书院同学会小学第二校”正式成立。而下午校则仍留原址,名称不变,成为“英皇书院同学会小学”。
校训
英皇书院同学会小学以“慎思笃行”为校训,致力培养学生凡事要谨慎思考、明辨事理、信守真理、切实履行,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仍可以绰有余裕的迈步前进。同时,学校本着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的宗旨,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及编订均衡的课程,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并有充分机会发展个人潜能。由此,学生可以培育成为“德、智、体、群、美”五育兼备的好学生,并发展成为积极向上、能独立思考及不断学习,兼且富责任心的好公民。
著名/杰出校友
- 教育界
- 王玉棠(1962年):中华基督教会协和小学校长
- 李少鹤(1963年):前圣公会基显小学校长
- 陈焯标(1966年):前英皇书院同学会小学校长
- 欧阳美婵(1966年):前大埔循道卫理小学校长
- 刘贺强:前沙田循道卫理中学校长
- 信广来(1965年):香港中文大学哲学教授
- 刘国英:香港中文大学哲学教授
- 医学界
- 陈世松(1962年):美国俄勒冈州医学药理学研究所主席
- 刘少怀: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企业研究院客席副教授、香港医务行政学院院长职业健康及医疗顅问、前香港医院管理局代理总监(质素及安全部)及总行政经理(感染及应急事务)
- 广播、演艺界
- 其他界别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