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范亚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范亚峰(196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博士,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范亚峰提出“政法系”概念,做为中国改革开放时的体制改革建议理论[2][3]近年来更多地投身于为受迫害的基督徒辩护(如蔡卓华牧师案),同时关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他对太石村事件曾经做过深刻详尽的分析。2006年一直被警方跟踪盯梢、监听监控,多次受到警方威胁。2006年5月9日原准备应邀访问美国,在北京首都机场被边防安全部门带入一房间,被宣布“接上级指示,你已被列入禁止出国名单。”此后人身自由一直受到严格限制。[4]

事实速览 范亚峰,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

范亚峰于1969年生于江苏省泗洪县洪泽湖苏北水乡[4][5]于1992年,范亚峰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6]于1995年,范亚峰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外国宪法)。[6]

毕业后,范亚峰任教于北京教育学院,至2000年才辞去其教师职业。于2003年,范亚峰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比较宪法),并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从事学术研究。[6]翌年,范亚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担任副研究员一职,至2009年为止。现为中福圣山研究所所长。[6]

2009年4月,范亚峰获得美国国会山庄所颁发的约翰.李兰德宗教自由奖,表彰其在中国组织基督徒维权律师团,主持家庭教会维权行动和组织中国公民维权联盟等方面的杰出奉献。[5]2012年,范亚峰、滕彪江天勇等三位中国著名维权人士荣获对华援助协会(China Aid Association)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国会山庄颁发的2012年度“捍卫宗教自由和法治勇气奖”。[7]

Remove ads

主要学术成果

  • “内圣归内圣 外王归外王——自由主义与儒家传统初论”,《原道》第七辑,贵州人民出版社。
  • “宪法解释的可能性”,《政法论坛》2005年第2期。
  • “公民民主宪政论”,美国《中国法律与宗教观察》2008年第2期。
  • “中道取势与战略选择”,美国《中国法律与宗教观察》2009年第2期。
  • 维权论系列评论,(见[1][2]
  • “程序理性论”,博士论文。
  • 《自由与权力》(阿克顿),与侯健合译,商务印书馆。
  • 《宪法决策的过程——案例与资料》,(译第五章约36万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主要学术活动

主持公法译丛(贵州人民出版社)、法学论丛.公法系列(北京大学出版社);创办“公法评论”网、中福圣山研究所。[6]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