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莫德惠
中華民國第3任考試院院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莫德惠(1883年4月16日—1968年4月17日),字柳忱,满族,莫塔哈利氏[1],吉林省双城县(今属黑龙江)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早年为清朝警察出身,曾任总统府资政、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主委、考试院长、行政院政务委员、副总统候选人、国大代表、国民政府参政会主席团主席,有数名孙儿为中华民国国军军官。

Remove ads
生平
莫德惠1883年4月16日生于新疆其父的军营中。其父明海,1870年从左宗棠平定陕甘回乱,参与收复新疆之役。以军功晋佐领。母马氏为当地回族。1875年举家迁入吉林双城。
1906年考入天津北洋巡警学堂,毕业后分配吉林省警察厅任西局局员,旋即升任西局局长。1910年调任哈尔滨警务局滨江巡警局局长。是年年底东北爆发鼠疫,由满州里蔓延至哈尔滨,势不可遏。莫德惠身为疫区中心警务官员,在清廷特命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伍连德指挥之下,协助防疫有功。1912年冬,莫德惠以社会贤达被举众议院议员,这是他跻身民国政坛的发端。
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莫德惠受奉天都督张锡銮之邀出任双山县知事并兼理司法,成绩裴然。1918年出任清理吉林官产处处长,继为吉林永衡官钱银号监理官,清查土地局会办、财政部顾问,吉林省公署顾问,奉天省公署咨议,吉林省依兰道道尹。
1921年与在吉林剿匪的张学良相结识,1923年促成粤皖奉联合反对曹锟贿选,得到张作霖倚重,出任奉天财政厅长代理省长、北洋政府农工部总长。
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中,随张作霖返奉专车遇险负轻伤。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出任东北保安、政务、外交等各委员会委员。东北易帜前夕,衔命赴日折服田中不干涉易帜成功,为张的密切合作者之一。
中东路事件发生后,他被委派为东三省铁路公司理事长兼督办,以中国方面首席代表身份赴莫斯科参加中苏谈判。谈判取得成效[2],后因九一八事变,协议夭折。
1937年1月7日,东北元老莫德惠、刘哲往见张学良,张认为西北战端将起,有违其“兵谏”之初衷;称中央军进入潼关系何应钦主谋,促莫、刘二人往见何应钦劝阻用兵;张并致函杨虎城称,“此事仍有转圜办法,切盼勿发生战事”[3]:5332。抗战时期,1937年任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主席团主席。1945年10月任东北宣慰使、东北救济会副会长。1946年任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7年,任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任政府宪政督导委员会会长,亦曾在1948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中角逐副总统一职,同年被蒋中正聘为首批总统府资政。
Remove ads
1949年随政府转进台湾,同年3月21日起任行政院政务委员。1954年8月任考试院院长达12年。任内曾着手改革考试制度与技术,推行职位分类,倡导考用合一,创办、改进公务员保险制度等。1966年5月转任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学良被幽禁大陆期间,莫德惠曾多次探望过张学良。张学良到台湾后,莫依然是张家的常客。
1968年4月17日,莫德惠逝世于台北,终年85岁。同月27日在台北市市立殡仪馆举行大殓公祭后,暂厝于阳明山第一公墓殡舍,5月7日上午自公墓殡舍发引至墓地安葬。[4]编订有《双城莫德惠自订年谱》。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