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华语文能力测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华语文能力测验(英语:Test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简称TOCFL),是由中华民国教育部委托台湾师范大学国家华语测验推动工作委员会(简称华测会)承办[1],针对母语非华语者而举行的华语语言能力测验,其对象为想要了解自己华语程度,或是想要在使用华语的国家求学、工作或进行贸易之人士[2]。
华语文能力测验每年于台湾定期举办正式考试,测量非母语人士在听力、阅读、口语及写作方面的华语能力(听力与阅读主要采用不分等级的电脑化适性测验)[3]。华测会还推出适合七至十二岁母语非华语儿童的“儿童华语文能力测验”[4],以及快速评估华语能力的快筛测验[5][6]。专案办理之不定期考试,由有需求之学校联系华测会办理[7][8]。海外考试则是委托当地驻外机构协助办理或建立海外代理的合作模式[9][10][11]。
自2020年12月起,华测会推出网络居家考试之服务,适用于受COVID-19疫情影响未能办理正式考试的地区,以及尚未设立海外考场的地区。疫情结束后,该居家考试仍持续办理[12][13]。
Remove ads
历史
华语文能力测验从2001年8月筹划,由台湾师范大学国语教学中心、华语文教学研究所及心理与教育测验研究发展中心三个单位共同研发。自2003年12月起正式对外开办考试,测验华语的听力和阅读能力,其英文名称为“Chinese Proficiency Test”。2005年11月教育部委托台湾师范大学专案成立“华语测验中心”,作为华语文能力测验研发与推广之专责单位,并肩负转型此测验成为国家级测验的任务[14][15]。
2006年12月,华语文能力测验的英文名称更改为“Test of Proficiency-Huayu”[14]。随后,华语测验中心也在2007年1月正式更名为“国家华语测验推动工作委员会”[15]。华测会在2008年着手研拟能与欧洲共同语文参考架构(CEFR)接轨的新版华语文能力测验。2010年8月,华语文能力测验的英文名称更改为“Test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并于2011年5月正式改换至新版测验。2011年10月,华语文能力测验加入口语和写作测验的正式考试。新版测验在2013年调整为三等六级的架构,但部分等级的试题仍在研发中。至2016年11月推出最晚完成的流利精通级写作测验,始完备整个三等六级的测验体系[16][17][18][19][20]。华测会透过一系列的标准设定研究订定通过门槛,确认新版华语文能力测验可分别对应至CEFR三等六级的架构[21][22][23][24][25]。
2017年初,因应海外地区零起点学习者的需求增设两个准备级,形成四等八级的架构,并于下半年正式推出准备级测验。准备级的指标参照美国外语教学协会能力指标(ACTFL大纲)设立,并透过标准设定研究确认准备级之一级和二级可分别对应至ACTFL大纲之初级初等和初级中等[21][26][25]。
早期的华语文听读测验为纸笔考试,随着电脑技术的发达,逐渐转为电脑化测验。但海外听读测验若无法寻觅到适合场地,仍会采用纸笔考试。另外,华测会于2016年正式推出“华语文听力阅读电脑化适性测验”,是以试题反应理论为基础,由电脑按考生答题的程度挑选出适合的题目进行测验。自2023年起,听力阅读适性测验加入准备级试题,让可测量范围从三等六级向下延伸至准备级。口语和写作测验则在设计之初即为电脑化测验的形式,场地必须要有可供操作的相应设备(如麦克风录音及键盘打字),方能施测[19][27]。
Remove ads
华测会自2006年投入儿童华语文能力测验的研发。该测验专为七至十二岁母语非华语的儿童所设计,测验听力和阅读。自 2008 年开始预试,于2009年末推出正式考试,制定了萌芽、成长、茁壮三等级,萌芽级对应至CEFR的A1以下,成长级、茁壮级分别对应至CEFR的A1、A2[28][29]。
华测会于2017年8月推出“ 快筛系统 ”的听力和阅读测验,采用华语文能力测验的正式考题,但用较少的题目进行多阶段测验。其特色是随到随考、即测即评,能够快速协助学校和企业单位评估受测者的华语能力[19][30]。自2021年起,快筛测验加入准备级试题[31]。2023 年推出口语和写作测验,受测者作答后,可由单位自评或系统自动委派评分人员,从而快速获得测验结果[32]。
测验等级
其考试等级分为“入门基础级”(1级、2级)、“进阶高阶级”(3级、4级)及“流利精通级”(5级、6级),在“入门基础级”前又规划更浅显之两个“准备级”,共计四等八级,测验对于华语听、说、读、写之能力[33]。通过华语文能力测验等级标准者将取得证书,可作为母语非华语人士在台湾入学、求职以及申请特定奖学金(如教育部的台湾奖学金、华语文奖学金以及外交部的台湾奖学金)所需之语言能力证明[34][11][35]。
测验参考范围
华测会以《华语八千词表》作为命题时的词汇参考资料[14]。该词表源自张莉萍于2003至2004年执行的国科会研究计划。其选词来源包括中研院词库小组词表(包含核心词汇、通用词汇、参考词汇)、2002年的师大华语文能力测验(Chinese Proficiency Test)词汇分级表、1992年的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HSK)。以相对词频和加权值,制定了初、中、高三等级词汇[36][37]。
之后,华测会因应测验等级的新增或调整,对《华语八千词表》也多次进行了相应的修订。2013年又推出新版的测验词表,按入门级、基础级、进阶级、高阶级、流利级这五级分列。对入门基础级词汇,参考多个来源建立情境词表,对进阶高阶和流利级词汇,则以“电脑写作考试语料库”为主要来源进行修订[38][39]。2017年增设两个准备级,准备一级与准备二级的词汇亦为情境词表,拆分自原先的入门级词汇[39]。2022年,又依据台湾华语文能力基准(TBCL)的词表以及等级对应研究,对《华语八千词表》进行修订[40]。
Remove ads
国家教育研究院邀请专家学者研发,于2020年完成了“台湾华语文能力基准”(Taiwan Benchmarks for the Chinese Language,TBCL)。这是为母语非华语人士制定的华语能力指标及分级标准,也可作为对外华语教学的课程指引[41]。TBCL就“听、说、读、写、译”五个面向建立三等七级的能力指标,分别为基础(1-3级)、进阶(4-5级)、精熟(6-7级),并在各等级中列出所应认识的汉字、词语以及具特定语法作用的词语、短语、固定句型结构及话语标记等语法项目(Grammar Points,或译为语法点)[42][11]。TBCL包含了:字表、词表、类词缀表与语法点表,又于1-5级的词表建立情境分类,1-3级的基础词汇提供例句和英译。这些字、词、语法点表,是以国教院建置的“台湾华语文语料库”作为主要的依据来源[39][43]。在后续出版的《参考指引》中,补充了“文化”面向,并将各表的1至4级进一步细分,难度较高者以 * 号标示[44]。
自2020年起,华语文能力测验的试题设计,已扩大运用“华语文语料库与能力基准整合应用系统”的丰富资源,TBCL亦成为试题设计的参考依据之一[43]。自2021年8月起,成绩单上增加了TBCL等级的对应栏位[45][11]。
Remove ads
等级对照
华语文能力测验(TOCFL)与汉语水平考试(HSK)、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新标准)、欧洲共同语文参考架构(CEFR)、美国外语教学协会能力指标(ACTFL大纲)、台湾华语文能力基准(TBCL)大致上之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21][23][11][46][47][41]:
1 HSK 2.0版指2010年采用的汉语水平考试,分为三等六级,汉办声称与CEFR对应。但据德语区汉语教学协会的研究,此六级HSK不管是在词汇量、学习时数,甚或对语言能力的要求,与CEFR有不小的落差。此研究认为这一版本的HSK比CEFR要来得简单许多,一级及二级皆未达CEFR-A1程度,而六级仅相当于CEFR-B2程度[23]。
2 新标准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21年发布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分为三等九级。据称,此一新标准是为了让HSK符合CEFR的对应难度。HSK将依据新发布的等级标准,在保持现有六等级的基础上,增加HSK7-9级,而未来的HSK1-6级将依据此标准和各国中文学习者实际情况,逐步进行调整[48][49]。HSK7-9级考试于2022年11月26日首次进行[50],目前是和HSK 2.0版的1-6级考试同步实施[51]。
3 TBCL的2级难度大约在TOCFL的准备级二级至入门级(1级)之间。
4 TBCL累计词汇量表格中的括号为累计的“类词缀”数量。类词缀是附加在词根前后,类似词缀但仍保有其实义的字词,尚未完全虚词化,例如 :~人(本国人、外国人…)、第~(第一流、第二手…)、~店(杂货店、连锁店…)。
5 TBCL的词汇量有调整过。按照2020年出版的《遣辞用据:台湾华语文能力第一套标准》,累计至七级的词汇数为14470,按照目前的台湾华语文能力基准介绍,累计至七级的词汇数为14425。
6 HSK 2.0和TOCFL仅设有词表,各等级的识字量得透过将词表中的词汇拆分出汉字来计算,没有另立字表。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和台湾华语文能力基准(TBCL)则设有独立于词表之外的字表。
Remove ads
海外考试
华语文能力测验于2006年在泰国、韩国、日本、英国、美国办理海外考试之预试。自2007年开始正式施测,并逐步扩增考试地区。至2023年,已在日本、韩国、泰国、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印度、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等47国举办考试[52][53][54]。海外考试之试务委由当地驻外机构协助办理,或交由海外代理单位负责处理[9][10][11][55]。
自2020年12月起为因应COVID-19疫情,华测会推出网络居家考试之服务,适用于受疫情影响,申请时前后二个月内未能办理正式考试的地区,以及尚未设立海外考场的地区。疫情结束后,该居家考试仍持续办理,凡前后二个月内未办有正式考试的地区,以及尚未设立海外考场的地区皆可申请。仅开放入门基础级、进阶高阶级、流利精通级之听力及阅读测验,以远端监控方式执行采用云端技术的远距线上测验[12][13]。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