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家教育研究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国家教育研究院,简称国教院,是中华民国关于教育研究工作的最高专责机构,隶属教育部。由“国立教育研究院筹备处”(后更名为国家教育研究院筹备处)陆续整并台湾省国民学校教师研习会、台湾省中等学校教师研习会、国立编译馆、国立教育资料馆等教育机构的人员与业务,于2011年3月30日正式成立。国教院除了进行整体性、系统性、长期性的教育研究以外,也负有教科书审定、课程研发、原住民族教育及测验评量及办理中小学行政人员研习等任务。
![]() |

Remove ads
沿革
- 1932年,“国立编译馆”在南京成立,直属国民政府教育部。
-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国立编译馆于10月迁徙至庐山,随后又迁至长沙。1938年1月,由长沙再迁至重庆。1939年5月,重庆遭日军轰炸,编译馆又迁至四川江津县白沙镇[1]。
- 1942年3月,国立编译馆合并了教育部教科用书编辑委员会和中国教育全书编纂处,从白沙迁至北碚[1]。
-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但由于国立编译馆重要度较低,1946年5月才回迁南京[1]。
- 1949年,国立编译馆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在台北市复馆。
- 1956年5月1日,“台湾教育资料馆”改为“国立教育资料馆”。5月10日,教育部成立“台湾省国民学校教师研习会”,由台湾省政府主席兼任会长。
- 1958年,教育部令国立教育资料馆筹设教育广播电台(1960年正式成立,今国立教育广播电台)。
- 1959年,台湾省国民学校教师研习会改隶台湾省政府教育厅。国立教育资料馆迁馆至台北市南海学园原国立台湾科学教育馆平顶圆形大楼4楼。
- 1983年8月8日,台湾省政府教育厅成立“台湾省中等学校教师研习会筹备处”。
- 1987年12月3日,“台湾省中等学校教师研习会”正式于台中县丰原市(今台中院区)成立。国立教育资料馆迁馆至南海学园南海路43号(今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南海剧场)。
- 1999年,台湾省国民学校教师研习会位于台北县三峡镇(今新北市三峡区)的第一、二期工程完峻,正式迁入新会址(今总院院区)。7月精省后,省属教育单位再改隶属教育部,分别更名为“教育部台湾省中等学校教师研习会”、“教育部台湾省中等学校教师研习会”。
- 2000年5月,国家教育研究院筹备处成立。
- 2002年7月15日,整并教育部台湾省国民学校教师研习会。国立教育资料馆迁馆至台北市和平东路新馆(今台北院区)。
- 2007年8月24日,再整并教育部台湾省中等学校教师研习会,调整业务重点为课程及教学、测验及评量、制度及政策、教育人力发展、教学资源等研究及教育人员之研习训练。
- 2010年12月8日,公布《国家教育研究院组织法》。
- 2011年3月30日,国立编译馆与国立教育资料馆合并成立国家教育研究院。
Remove ads
历任首长
- 筹备处主任
- 院长
Remove ads
院区


组织[4]
- 三峡总院区
- 院长室
- 综合规划室
- 秘书室
- 人事室
- 主计室
- 资讯推动小组
- 图书馆
-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
- 测验及评量研究中心
- 课程及教学研究中心
- 教育人力发展中心(原教师研习会业务)
- 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
- 台北院区
- 语文教育及编译研究中心(原国立编译馆业务)
- 教科书研究中心(原国立编译馆业务)
- 教育资源及出版中心(原国立教育资料馆业务)
- 台中院区
- 教育人力发展中心(国中教育会考闱场)
交通
- 新北捷运
- 三莺线(兴建中):三峡(国家教育研究院)站(车站编号:LB06)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