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葛仲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葛仲卿
Remove ads

葛仲卿(1925年—1951年6月29日),山东省海阳县人,中国共产党员,国防医学院学生,参与中共中央社会部台湾工作站活动,受牵连判处死刑,1951年6月29日枪决于台北水源路刑场[1]

事实速览 葛仲卿, 个人资料 ...

生平

葛仲卿,1925年生于山东省海阳县,受家庭影响为虔诚基督徒,山东省立第十一临清中学毕业,1937年抗战爆发,葛仲卿加入游击队在山东抗击日军,于海军医务训练班受训六个月后进入国防医学院牙科就读,1949年国防医学院因战争因素迁校至台湾,葛仲卿随校到台北就读[2]

1948年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先后派遣朱芳春(化名于非)、萧明华于凯等多名特工赴台发展组织,于非开办“实用心理学补习班”讲课,借机吸收组织成员,成立“台湾青年解放同盟”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于非在国语日报担任编辑,实际上则是执行情报工作,吸收组织成员、策动国语日报高层及搜集文教方面情报。1949年8月于非返回中国,李克农即指示不可再组织读书会,以免被破获,要求他们化整为零,改为单线联络[3],并且以搜集情报与策反为工作重点,1949年10月于非回台后,将组织名称改为中共中央社会部台湾工作站,负责情报侦搜与策反工作[3]

于凯负责学运,除了在台湾大学姜民权张庆组成小组发展组织外,也利用社团耕耘社吸收学生入党,葛仲卿在山东即与于凯认识,来台后不久就被于凯吸收加入组织,以学生自治会为首成立读书会,并约定一但台湾解放时,保存学校文件与学生,葛仲卿介绍迟绍春入党,迟绍春进而吸收李勉、王孝敏加入,由葛仲卿领导[2][4]

1950年2月情治机关发觉于非身份,在于非住处逮捕萧明华于非将相关档案移藏严明森处,前往花莲孙玉林处躲藏,透过孙玉林周一粟买通白静寅取得谍报证,1950年3月22日于非带着包含“海南岛作战计划书”、“台湾省作战计划书”等多达二十几种相关军事情报之相片胶卷[5],从基隆搭船往香港返回上海,同年5月海南岛全岛遭到中共解放[6]。同时,保密局扩大搜查将中共中央社会部在台组织成员一网打尽。

起初,萧明华并未透露成员,而谍报活动都使用化名,保密局缺少证据之下,许多人无罪释放,然而,随着于非带回的李克农的两项方针与九大指示在姜民权的台大宿舍蚊账上蒙皮内被寻获后,保密局扩大侦查范围[3]。在军法处时,保密局利用干员渗透入狱中,并策反组织成员路齐书进行侦搜,案情逐渐扩大,中共中央社会部台湾站瓦解,上百人受到牵连抓捕。1951年于凯以自新身份将葛仲卿供出。1951年7月全案侦查进入后续收网阶段,调查局在香港新闻天地周刊刊登整刊的特稿,以李克农照片为封面,标题中共社会部首领李克农的潜台组织已被一网打尽[3]

1951年5月葛仲卿与同案苏艺林陈平田子彬安学林张庆严明森孙玉林刘维杰白静寅徐毅周一粟李学骅谭兴坦林振成简桂生马学枞余熙共18人被判处死刑,1951年6月29日枪决于水源路刑场[1][5][7]

Remove ads

纪念

2013年10月,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无名英雄广场上立有无名英雄纪念碑,为纪念来台湾在1950年代被处决“隐避战线烈士”而设立,葛仲卿铭刻于纪念碑上[8]。实际葬于台北市六张犁戒严时期政治受难者第三墓区,立有墓碑。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