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蒙博托主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蒙博托主义(法语:Mobutisme或Mobutuisme)是20世纪下半叶扎伊尔(今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官方意识形态,当时该国由革命人民运动实行一党专政。蒙博托主义以赞颂和宣扬扎伊尔总统、并自称“国父”的蒙博托·塞塞·塞科的思想、愿景与政策为核心。这一意识形态包括了“扎伊尔化”等蒙博托的重要举措。

革命人民运动在扎伊尔被确立为唯一合法的政党,形成了一党制国家。 [1]最初,蒙博托在起草扎伊尔宪法时曾设想设立一个象征性的反对党,但他后来声称宪法只是“建议”而非“要求”这样做,于是便建立了一党制。自1966年起,除革命人民运动外的所有政党都被取缔。[2]该意识形态体现在《恩塞莱宣言》中,其核心包括“民族主义”、“革命”和“真实性”三项原则。[3]宣言中将“革命”定义为“一场真正的民族革命,根本上是务实的”,主张“同时拒绝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并提倡“民族革命”。[3]《恩塞莱宣言》还阐明了政府的施政目标,包括强化中央政府权力、改善劳动条件、实现经济独立,以及在扎伊尔建立一种“真正的民族主义”。[4]
蒙博托以独裁者的身份领导着革命人民运动和扎伊尔。他否定在国家中存在多位领导人或多个政党的理念,并宣称:“在我们的非洲传统中,从来不会有两个首领……正因如此,我们刚果人为了遵循本大陆的传统,决定把全国公民的全部力量集中到一个民族党的旗帜之下。[5]
在宣传中,蒙博托和革命人民运动被赋予了神圣的地位,政权试图以对蒙博托和革命人民运动的宗教式崇拜取代扎伊尔的基督教信仰。内政部长恩古卢·班安加·姆蓬戈曾在一次对革命人民运动支持者的讲话中说:“上帝派来了一位伟大的先知——我们尊贵的领袖蒙博托。这位先知是我们的解放者,我们的弥赛亚。我们的教会就是革命人民运动,它的首领是蒙博托。我们尊敬他,就像人们尊敬教宗一样。我们的福音就是蒙博托主义。因此,十字架必须由我们弥赛亚的画像取而代之。”[6]
蒙博托和革命人民运动在扎伊尔推行了一项名为“真实性”的民族文化复兴运动。这一运动始于1967年,旨在清除扎伊尔社会中的欧洲殖民文化,恢复本土文化。政府禁止使用基督教姓名和相关文化,提倡采用非洲本地姓名与传统习俗;同时禁止穿着西式套装,推行一种由国家认可的统一服装,称为“阿巴科斯特”。[7]
这一意识形态至今仍在一些组织中延续,例如纳赞加·蒙博托领导的蒙博托主义民主联盟。
Remove ads
另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