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蒙古帝国御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蒙古帝国御玺,是蒙古帝国时代其大汗使用的,上刻畏兀儿文字

沿革

Thumb
贵由使用的御玺,意思是“凭借长生天的力量,大蒙古国统领四海之可汗圣旨所到之处的顺民和异民,必须敬畏(遵奉)之”,原文为:
ᠮᠥᠩᠬᠡ ᠲᠩᠷᠢ ᠶᠢᠨ
ᠬᠦᠴᠦᠨᠳᠦᠷ ᠶᠡᠬᠡ ᠮᠣᠩᠭᠣᠯ
ᠤᠯᠤᠰ ᠤᠨ ᠳᠠᠯᠠᠢ ᠢᠨ
ᠬᠠᠨᠤ ᠵᠷᠯᠭ ᠢ ᠪᠣᠯᠭᠠ
ᠢᠷᠭᠡᠨ ᠳᠦᠷ ᠬᠦᠷᠪᠡᠰᠦ
ᠪᠦᠰᠢᠷᠡᠲᠦᠭᠦᠶ ᠠᠶᠤᠲᠤᠭᠠᠶ

蒙古史书中记载成吉思汗登基时,上天赐予“哈斯宝”(宝),这则传说也被同时期的吐番亚美尼亚史书所记录[1]。蒙古帝国第三代可汗贵由罗马教宗英诺森四世的回信就使用一方写有畏兀儿蒙古文的御玺。根据欧洲使者柏郎嘉宾的说法,这玉玺由俄罗斯工匠科兹马制作献给贵由汗,而蒙古族学者则认为这枚御玺从成吉思汗时代就开始被蒙古帝国所使用[2]

该玉玺一直保留在元朝皇室手中,元顺帝北逃时被带回蒙古。而17世纪的蒙古史书《阿萨喇克齐史》曾明确记载,当初岱总汗时失落的象征统治权力的玉玺,直到晚期才由达延汗的后人彻辰汗重新夺回。蒙古汗统灭亡后玉玺不知所踪[1]

1635年,作为后继的察哈尔部首领额哲投降后金,一枚小篆文“制诰之宝”也落入清太宗皇太极之手[3],此玺非元朝常用的叠篆印玺;系其父林丹汗征服右翼蒙古时从顺义王卜失兔手中获得[1],而这枚来历不明的“制诰之宝”成为皇太极对外宣称统治蒙古部落的象征,日后又成为清朝玉玺之一。经一些投降清朝的汉臣渲染,该印玺被包装成所谓的“传国玉玺[1]

Thumb
外蒙古博克多格根所使用的印玺

20世纪外蒙古独立时,博克多汗国也有自己的御玺,印玺所用文字从左至右分别为索永布文、传统蒙古文和八思巴文,意思是“圣洁-博克多汗保持宗教与权威”[4],以彰显其藏传佛教的神权性质,此印从1911年末哲布尊丹巴登基为共戴皇帝,一直使用到其圆寂的1924年,随后蒙古的君主制被废除,同年末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

Remove ads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