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蒙古高原沙尘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蒙古高原沙尘暴(即东亚沙尘暴、黄沙、黄尘)是东亚冬春之际的季节性现象。
- 汉语:黄沙、黄砂。
- 朝鲜语:황사(黃沙/黃砂),读作:“hwangsa”。
- 越南语:Hoàng Sa(黃砂)、bão cát vàng。
- 日语:黄砂(こうさ),读作:“kousa”。
- 英语:“Asian Dust”(亚洲粉尘),“Yellow dust”(黄尘),“Yellow sand”(黄沙),“Yellow wind”(黄河风),或“China dust storms”(中国沙尘暴)。
![]() |
![]() | 此条目可参照日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此条目在对应语言版为高品质条目。 (2022年4月12日) |



蒙古高原草原-内蒙古草原-东北草原草原退化是主因之一。沙尘起源于蒙古高原沙漠、中国北部和哈萨克斯坦,而表面高速的风及激烈的尘暴可将土壤颗粒吹起并形成云雾。之后这些尘埃经由冬季季风向东吹,并飘过了中国、朝鲜和韩国及日本以及部分俄罗斯远东地区。有些时候,飘尘的情况加剧,在浓度相当高的时候会影响空气质量,甚至飘洋过海影响了更东方的地区,如美国。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工业污染物(原先并不构成威胁)与蒙古的荒漠化,已使沙尘暴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Remove ads
原因
近年来,中国的过度采集、大量的工业开发、再加上缺乏立法监管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及燃烧煤炭广泛不被充分过滤,破坏的中国的环境[来源请求]。另外,在哈萨克斯坦,一个失败农业政策已经离开了咸海地区。此地干旱且暴露,而苏联曾经在这里进行绝密生物武器试验。
![]() | 此条目部分内容或许离题或与主题关联稀疏。 (2025年4月) |
污染
硫磺(酸雨的其中一种成分)、煤烟、煤灰、一氧化碳和其他有毒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如汞、镉、铬、砷、铅、锌、铜)及其他致癌物质,经常伴随着沙尘暴以及病毒、细菌、真菌、农药、抗生素、石棉、除莠剂、塑胶原料与燃烧产物,还有影响荷尔蒙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科学家已经知道到大陆间的灰尘可以传播细菌及病毒。但是在圣彼得堡的美国地质调查局工作的微生物学家Dale W. Griffin说:“大部分人都以为太阳的紫外线可将这些灰尘消毒。”又说:“现在我们发现这是不正确的。”[1]
影响
当一个地区受到沙尘侵袭时,会使能见度降低,且这些灰尘也会引起各式各样的健康问题,例如喉咙痛和哮喘。依据暴风的严重程度,人们会被告知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沙尘对于已经有气喘或呼吸道感染的人,可能具有致命性。目前已证明沙尘能使每日的死亡率增加约1.7%。
虽然沙本身未必是有害的土壤,但是酸雨以及硫的排放会使土壤退化,进而摧毁农耕地。沉淀灰、煤烟,重金属也能造成污染,包括污染农场及地下蓄水层等。此外沙尘暴也影响野生动物、毁坏农作物、毁坏动物栖息地,而有毒重金属位影响生物繁殖。珊瑚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有重金属能经由食物链向上,从鱼类传播到高等哺乳动物。当空气能见度降低时,会使航班、户外活动取消,且可对经济活动造成显著的损失。日本有报导显示洗干净的衣服沾满黄色。
韩国时报报导,为了清洁一部珍宝客机,花费了300万韩圆、6000加仑的水,以及6个小时的时间。[2]
严重程度
上海于2007年4月3日纪录到的空气污染指数为500[3],以美国的标准来说,空气污染指数达300就进入定“有危险的”(Hazardous),超过200则是“有害于健康的”(Unhealthful)。到目前为止,2007年的纪录似乎是最差的。
荒漠化在中国情况加烈,1,740,000平方公里的“干燥”土地,打乱了400多万中国人民的生活,并且直接造成每年54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4]。而且这些数字可能比实际还低估许多,因为他们只考虑直接影响,而不包括医疗、污染、和其它二级效应,以及对于周边国家的影响。
缓和
近年来,韩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在沙尘暴起源的地区进行植林,中国政府施行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5]等政策,较为成功及著名的工程有塞罕坝、库布其沙漠治理工程[6]、三北防护林、柯柯牙防护林[7],沙尘暴发生频率减少较为显著[8]
成分
2001年中国进行的分析资料显示,亚洲沙尘当中含有高浓度的硅(24-32%)、铝(5.9-7.4%)、钙(6.2-12%)及铁。另外也有一些毒物,其中以较重的物质为多(如有毒的水银与镉,多由燃煤释出),这定出亚洲沙尘的渊源。
但是,由英国诺汀罕大学的Sarah O'Hara在期刊《柳叶刀》(Lancet)中表示,这并不代表接近沙尘发源地的人们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在更远处的人们更容易暴露在几乎看不见且细小的灰尘当中,并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将灰尘深深地吸入肺部;反而较粗的颗粒并不容易被吸入[1]。灰尘吸入之后,会伤害肺部组织并可能诱导癌症及其他肺部疾病的产生。美国的一项研究,分析了位于科罗拉多的沙尘,此研究显示出一氧化碳的存在。这些一氧化碳可能是在沙尘吹过亚洲工业地带时与其结合。
历史
最早的沙尘暴记录是在古代中国的文学作品里。[9]目前认为最早的中国沙尘暴记录是在竹书纪年中,"帝辛五年,雨土于亳",商朝帝辛五年即公元前1150年,黄沙落于亳(在河南省境内)。
在韩国最早的沙尘暴的纪录是在公元前174年新罗王朝[10]。尘土被称为雨土,并根据传说,人民深信这是在当时由愤怒的神派下来的灰尘,而非雨或雪。具体记录指,亚洲灰尘事件也在韩国存在,并存在于百济、高句丽及朝鲜王朝时期。
灾情(按年份)
参见
- 韩国环境
- 朝鲜环境
- 韩国相关专题名单
- 中国相关专题名单
脚注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