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萧同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萧同兹
Remove ads

萧同兹(1895年11月4日—1973年11月11日)原名,字同兹以字行,号涵虚湖南省常宁人,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委员、中央通讯社创社社社长。育有一子萧孟能

事实速览 萧同兹, 个人资料 ...
Remove ads

生平

Thumb
萧同兹与三名妻室于台北市北投区阳明山第一公墓的墓园

1895年11月4日,萧同兹生于湖南常宁县。1911年,从衡郡联合中学毕业,1917年,从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毕业并在湖南电灯公司任职,就读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期间加入中华革命党。1918年,赴天津市,在法国投资的永和机械厂担任设计师。1920年冬,和黄爱、庞人铨两人密切合作,参加湖南劳工运动。1922年秋,担任湖南省立乙种工业学校数学教师。1923年9月,被谭延闿聘为湖南讨贼军总司令部行政委员。[1]

1924年,追随孙文,加入中国国民党。1928年,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自1932年起任中国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总社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一职约20年,同年与陈再君(约1912[2]-1960年10月7日[3])结婚。1935年12月,在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后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委。

抗日战争时期,萧同兹在重庆国民政府时期当选为全国新闻联合会主席。1949年4月前往台湾,先后担任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总社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1964年12月21日,卸任后由曾虚白接任。晚年曾任台北市报业评议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新闻专科学校董事长、复兴剧艺实验学校董事长。

1973年11月11日晚上10点15分,萧同兹在台北市寓所水晶大厦(1970年11月10日开工兴建,1972年12月22日竣工[4][5])十一楼病逝[6],享寿78岁。[7]现设有萧同兹先生新闻奖学金、萧同兹先生文化基金会。1974年,杨英风创作萧同兹铜像。2009年9月1日,中央通讯社举行萧同兹铜像安座揭幕仪式,萧同兹的孙女萧近仁及其夫婿周其新一家人共同为萧同兹铜像揭幕。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