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薛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薛谨(401年—444年3月10日),字法顺河东郡汾阴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东晋、北魏官员。

生平

薛谨容貌魁伟,读了很多史书,才能高超学问广博。刘裕擒获姚泓后,征召薛谨为相府行参军,跟随刘裕渡过长江,薛谨很快转任记室参军。薛辩将要归附北魏时,秘密派人报告薛谨,薛谨于是从彭城前来投奔。北魏朝廷称赞他,任命薛谨出任河东郡太守。薛谨后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平西将军、汾阴侯。薛谨治理的地区与胡夏赫连勃勃区域连接,他聚集部众抗击敌人,很有声威和恩惠。始光三年(426年),魏太武帝拓跋焘诏令司空奚斤率领四万五千人出兵蒲阪,宋兵将军周几率领一万余人出兵陕城讨伐赫连昌,敕令薛谨率领侧翼部队作为前锋带路[1],薛谨活捉了胡夏东平公乙兜。北魏攻克蒲阪后,魏太武帝把新旧之民合并在一郡之中,薛谨仍为太守、平西将军。神䴥三年(430年),薛谨出任使持节、秦州刺史,平西将军如故。山胡白龙据险叛逆,魏太武帝诏令镇南将军奚眷与薛谨一起担任都将,从太平向北进军,讨伐平定了白龙。薛谨加号安西将军,封涪陵郡公,仍然为秦州刺史。太延元年(435年),薛谨讨伐吐没骨将其平定[2]。薛谨从太守升任刺史后,恩威兼施,地方的风气大为改观。当时处于兵荒马乱之后,儒学沉寂。薛谨命令建立学校,教授儒家诗书,春夏秋三季闲暇之时,都要求人们接受学习,薛谨亲自巡视乡里,主持考试,于是黄河汾水一带儒学兴盛。太平真君元年(440年),薛谨被征召返回京师,出任内都坐大官,辅佐朝政。薛谨很受赏识器重,魏太武帝经常向他咨询为政之道,多次上门拜访。太平真君五年(444年),薛谨担任都将,跟随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与中山王拓跋辰、尚书奚眷等人因为延误预定的日期被定罪。二月辛未(444年3月10日),薛谨等人在都城南边被斩首[3],时年虚岁四十四。不久,朝廷赠予薛谨镇西将军、秦雍二州刺史,谥号元公[4][5][6]

Remove ads

家庭

夫人

儿子

  • 薛初古拔,北魏镇西大将军、开府、南豫州刺史、河东康公
  • 薛洪隆,北魏河东郡太守
  • 薛破胡,北魏河东郡太守、仇池都将
  • 薛破氐,北魏州别驾
  • 薛积善,北魏中书博士、临淮王拓跋提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